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_张桂萍

张桂萍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在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且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入院的脑出血患者38例,对这38例入院诊疗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归为研究组;另外择取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归为参照组.结果 研究组的脑出血患者其术后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参照组显著要好,p<0.05.结论 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脑出血患者; 术后运动功能; 影响【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04-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使得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也出现了改变,由此而引发的脑出血疾病患者也越来越多.脑出血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高发性脑卒中疾病之一,它的发生与患者的脑血管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脑出血的主要临床特点就是起病急、病情的变化较快, 这也是导致大多数入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病情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此次研究主要分析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内容经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择取在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且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入院的脑出血患者3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23:15,其年龄在54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43±4.33)岁.其中左侧偏瘫以及右侧偏瘫的患者例数分别有18例、20例.另外基底节结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脑干出血的患者分别有7例、10例、9例、12 例.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是(53.13±3.54)ml.患者的GCS(Glasgowcomascale)昏迷评分达(9.62±1.69)分.此为研究组脑出血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另择取同期入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22:16,其年龄在55 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2±3.29)岁.其中左侧偏瘫以及右侧偏瘫的患者例数分别有19例、19例.另外基底节结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脑干出血的患者分别有8例、9例、10例、11例.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是(51.14±2.32)ml. 患者的GCS(Glasgowcomascale)昏迷评分达(9.54±1.61)分.此为参照组脑出血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1],均经过了MRI以及CT的临床诊断. 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研究将患有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研究排除了贫血、低钾血症、活动性颅内出血患者;将患有心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排除;研究排除了合并肺部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的患者. 经确认,组间脑出血患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Glasgow昏迷评分、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后,P值大于0.05.

1.2 护理方法1.2.1 研究组 给予该组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治疗.1.2.1.1 心理护理干预 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其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所以患者的心理普遍会存在着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应该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对其进行心理疏导.(1)应该与患者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鼓励患者与家属以及朋友多交流,同时家属与朋友应该多给予患者鼓励.(2)对患者进行脑出血产生的原因、发展情况、治疗方法的讲解,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3) 还可以向脑出血患者介绍同样病情且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信心.总之,应该通过语言的沟通、暗示疗法以及解释鼓励对脑出血患者心中郁结进行疏导.

1.2.1.2 康复治疗:(1)体位护理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更,辅助患者选择半侧卧位或者是侧卧位,并且要保持每2个小时转换一次.(2)肢位护理:对长期处于卧床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患肢使用拮抗位,具体的操作是将患者的上肢各个关节进行伸展开来,下肢的各个关节则全部做屈曲的护理,保持良好的肢位.(3)关节活动护理: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每日辅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一天活动2次至3次,每次活动的次数为5次至7次,并且活动的顺序按照大关节至小关节的顺序进行,注意活动的范围,避免过度,同时也注意操作的轻重力度, 尽可能保持动作轻柔.如果患者的神志清醒,则可以辅助并指导患者使用健侧的肢体对患肢进行带动完成被动运动,待有成效之后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4)坐位训练护理:经过了早期的康复护理治疗,可以对患者进行坐位训练, 首先将患者的病床床头调至30°的位置,然后让患者保持坐位,直到保持坐位的时间可以持续在30分钟之后,再以每2天调升10°的方式继续调升床头,持续训练,确保患者能够保持90°的坐位维持30分钟以上.接着再进行起坐练习,起坐训练一次15分钟,每天进行4次至7次.(5)平衡、站立、步行训练:起坐训练完成之后,可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鼓励患者每天在床边无支撑进行坐位平衡的训练.患者能够较好的完成床边坐位后,可以鼓励患者进行床边站立训练以及站立平衡训练,站立训练可以一天进行2次,一次持续10分钟,同时进行膝关节屈曲15°的练习.患者病情恢复较好,可以对其进行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时在患者的患肢上绑一根宽绷带,并由医生在一旁指导,确保患者能够成直线行走,每次训练可以走6分钟,歇息3分钟,并随着患者的病情好转而逐渐延长步行训练的时间.1.2.2 参照组 对该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患者进行体征观察,给予必要的卫生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1.3.1 运动功能 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法对组间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评定,Fugl-Meyer包括上肢以及下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其中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分为66分,而下肢的运动功能评分为3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得越好.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使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进食、洗澡、控制大小便、穿衣、平地行走等日常活动项目的自理能力,分数在60分以上表示患者仍有轻度的功能障碍,分数在41分至60分之间,表示患者存有中度的功能障碍,分数在40分及其以下表示患者存有重度的功能障碍情况.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将参与此次研究的76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情况数据,于此次研究结束之后,准确无误地录入进SPSS19.0软件中做数据处理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组间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即当p 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实验研究的参照组和研究组之间治疗护理方式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研究组经过了护理干预与康复治疗,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参照组要好,p<0.05. 2.2 组间运动功能比较研究组的脑出血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其运动功能较参照组显著要好,p<0.05.具体数据可以参见附表:

附表 .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比较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脑出血不仅临床治疗难度高,其致残率、致死率均非常高[2].所以,脑出血临床护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即降低致死率、致残率,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早日回归到家庭与社会中.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存在负性的心理情绪,对治疗的效果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脑出血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护理.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没有倾诉、交流、宣泄的平台,加上患病时间长,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逐渐增大,所以会出现悲观与失望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为患者介绍同类病例治疗成功的案例,用积极的语言以及耐心的态度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脑出血对于大部分不从事医疗行业工作的人来说,存在着“无法救治”的概念,加上部分患者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所以会存在恐惧的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向患者介绍脑出血以及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3].

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康复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脑血管疾病协会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指南?中就指明: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干预,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肢体功能的残障,还可以减少长期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所需要的成本[4].另外也有临床研究表明:脑出血患者的偏瘫肢体如果制动的时间在3周以上,患者的肢体关节会出现致密结缔组织从而有导致挛缩变形的危险[5].这对于术后的运动功能康复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阻挠.因此,需要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无法一蹴而就,因此此次研究中对研究组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分别从体位护理、肢位护理、关节活动护理、坐位训练护理以及平衡、站立、步行训练依次展开,训练难度由简到难.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脑出血患者其术后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参照组显著要好,p<0.05.这说明护理干预与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杨磊,金玉红,高志杰等.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7(z1):13-13. [2] 刘向荣.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29-30. [3] 柏慧华,姚秋近,祝晓娟等.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299-301. [4] 袁燕,李德翠,王宇霞等.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1-3. [5] 苏雅云,阮小芳.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0):22-23.

论文作者:张桂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探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_张桂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