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城市系统中复合型文化介入性空间设计的探讨论文_刘振锋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城市空间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城市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复合型文化中心的介入性空间设计作为新兴城市的重要设计方式,对展现城市发展,发挥城市功能性特点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以城市系统中复合型文化中心的介入性空间设计为研究载体,梳理以建筑为主体的结构体系空间介入逻辑,尝试从形态元层面整合结构主义理论下的文化中心空间体系介入性建构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献力。

关键字:城市系统;复合型文化;介入性空间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趋势下,公共文化建筑功能日趋复合化,并且城市性和社会性功能日益加强。城市系统中复合型文化中心的介入性空间也成为了当前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如何充分发挥该空间结构的最大特点,提升我国的城市设计发展水平也成为了我国城市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事情。

一、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概述

(一)城市系统

城市系统也称之为城市体系,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以城市的中心为核心,结合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也是城市带动区域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当前我国城市系统主要以金字塔形、多核形、网络形、带状性所组成。其中金字塔型是以一个大城市或是特大城市为中心,以周边的中小城市为主要分散区域,其发展的职能特点是以核心大城市为中心,依赖核心大城市发展。多核形指的是区域内具有多个核心城市,其规模、引力和影响范围相当,对其他中小城市也可以充分发挥出空间作用,区域内城市的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间距较远。网络型指的是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其作用不相上下,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带状型城市是指在交通干线或是江河流域的沿线地区,形成在空间上一字排列的带状结构城市体系。

(二)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指的是在满足实际使用功能前提下,让空间更加灵活、实用,更加具有创造性、艺术性,同时又更具美感的设计。同时,现阶段的文化建筑也更加注重半室外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结合、相互利用,例如主体设计中,形成更多的半室外架空区域,半室外连廊、架空通道等,空间更加灵活,又完美的融入城市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设计逐渐兴起。城市设计指的是充分利用空间设计概念来高水准的完成平面以及三维城市空间以及城市环境和布局等方面的形象设计,坚持以功能为基础,注重因地制宜和城市开发的市场规律,从而尽量展现城市中的美好形象,也能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三)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兴起于20世纪初,是奥地利学家哲学家在《逻辑哲学论》中所提出的,在这本书中,该名哲学家强调世界上的许多状态构成的总体,并且每个状态都处于关系确定中,这种状态的结构也就是最开始的结构主义理论。后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后,结构主义理论被深化,法国人类学家将结构主义理论当做社会文化现象当做一种更加深层次的结构来体现,并且将其看做是一种语言元素,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主要是由两个方面所组成,第一个方面也是整体性。结构主义理论主张整体对于部分而言更加重要,任何一个组成的部分都不能以个体的状态呈现。其次是共时性。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是属于相互依存的,并且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也是具有一定共时性质的。上述结构主义理论中提到的整体性与共时性,洽洽和文化中心空间设计与城市融为一体的理念完美贴合。那么在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构建时,应用到结构主义理论可以使得为整个设计理念提供灵感和借鉴。

二、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研究的城市系统中复合型文化中心的介入性空间设计策略

(一)以交通体系整合环境元

以交通体系来整合环境元是目前基于结构主义的一项重要的复合型空间设计方式,该方式能够以介入性的方式来对城市的交通和建筑交通起到整合的作用,并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延伸交通贯穿建筑来形成介入廊道。在以往的城市建筑中,交通的发达也会带动交通架构数量的增加,长此以往会影响甚至限制城市架构的单元尺度,对于更加广阔的文化中心体而言,城市架构可以延伸其交通到具体的建筑单元中,从而消除与环境元的尺度差异。并且复合型的介入性廊道也能够保持空间城市交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这一空间设计的典型代表为葡萄牙的艺术文化中心,该文化中心串联了小镇历史环境与自然要素,也成为了重要的连接性的构架,这种构架也成功打造了更加城市与建筑相互连接的介入性走廊。其次是更新城市局部地区的交通,以此来形成连接网络。一般来说,文化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一是坐落于市区范围内,而这些文化中心建筑往往是在周边交通已形成的情况下,后期加入的个体元素。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连桥、架空步道、下沉广场等方式将建筑单元与环境元形成一个整体,融入到城市空间中。另一种情况是文化中心离城区较远或位于市郊,周边属于较弱的交通体系,并没有被固有的城市架构起到影响,那么就可以结合文化中心单元与环境单元之间的关系来重新构建其交通体系,以此来形成更加完善的有机整体。对于这一设计方式,深圳坪山文化中心的设计将这个理论体现的淋漓尽致,该文化中心包含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剧院、书城等空间场馆,既体现出一体性,也能够做到整合的作用。

深圳坪山图书馆及书城大台阶

(三)以渗透手段引入环境元

基于结构主义理论进行城市文化中心空间设计的又一种方式是以渗透手段来引入。介入性空间对文化中心与环境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方面体现在实体空间的表达层面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使用者的空间感知方面上。在渗透手段下,可以通过空间的透明度来形成视线通廊等方式提升其单元边界的渗透力,也能将其应用到文化中心单元体中。世界上利用渗透手段引入环境元的杰出建筑是阿姆斯特丹的孤儿院,该建筑的方式是沿着城市延伸而来的内街设置,在这种设计下也为内街和外部环境提供了独立的空间。渗透手段的设计方式主要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调节边界空间的透明性。曼达尔文化中心便是充分利用这一方式,选择更加透明的大尺度阶梯来作为介入性空间,这种空间方式采用了精简的玻璃界面打破了外界环境的对立性,也能形成具有层次性和介入性的空间,也能与文化形成调和的状态。其二是打造内外视线的通廊。这种设计方式的经典建筑体现在葡萄牙的贝伦文化中心,该地区的文化中心有着极强的文化张力,临海的位置以及标志性的建筑等等所打造的复合型文化园区,设计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达到渗透的目的,也能让人们逐渐的接受并且认同这一设计方式,也能提升人们对环境渗透方面的感知程度,特别是该文化中心在对海景环境的渗透处理方面,采用了一种切割园区,这种方式也能够达到城市与建筑之间的介入性被渗透性所取代,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场馆元素之间的关系。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结构主义理论中,强调整体性、个体共存性以及强调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的共时性,这些理论及方向也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复合型文化中心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而文化中心所在的城市作为一种复杂开放系统,通过多种物质信息和能量之间的交换和传递,也能够保持一种平衡和所属平衡的过程。那么在结构主义理念下,未来的文化中心空间设计发展将更加朝向渗透方式、空间形态呼应以及交通体系整合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琼?希利尔,曹康.绘制青龙:面向中国战略空间规划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5):88-95.

[2]孙鹏.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的空间规划范式转变——兼论城市规划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融合[J].城市规划,2016(11):67-71,100共6页.

[3]周尚意,杨鸿雁,孔翔.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J].地理研究,2011, 30(9):1566-1576.

[4]王兴中,张宁.中国大城市康体保护空间研究——以西安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3):364-369.

论文作者:刘振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  ;  ;  ;  ;  ;  ;  ;  

结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城市系统中复合型文化介入性空间设计的探讨论文_刘振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