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龙隼[1]2002年在《《诗》兴象考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兴象”一词初与《诗》并无关联,由于人们将其源头推至《诗》的比兴,所以“兴象”就被当作《诗》用象的表达词。“兴”本是周代诗乐演述的一个程式,作为媒介而引发《诗》兴象。《诗》兴象是介质形态用象的典型形制,代表了古代中国用象制度变迁的一个特定阶段,是远古原型具象和晚周观念具象之间的一个发展环节。
李洪润[2]2009年在《诗性思维与《诗》兴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维柯“诗性思维”及相关研究的探讨,让我们注意到诗性思维与诗的艺术思维的共同特性: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情感的内在驱动;有象思维的参与;不确定性与创造性无处不在。我们探究古今对《诗》兴的阐释及其表现出的特点,发现《诗》兴已经具有一种成熟的艺术思维,并表现出与诗性思维的直观类比的本质特点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绝对不只是一种巧合。具体结合《诗》兴,我们可以发现,诗性思维对《诗》兴形式的影响;而且,《诗》兴表现出的与天地万物同在的自然性、与天地万物共感的情感性、丰富多彩的形象性和无处不在的创造性,证明了原始的诗性思维的以己度物、情感性、形象性、创造性等特点对《诗》兴参与诗意表达的深刻影响。
佚名[3]2011年在《沉痛悼念杨诗兴先生》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原常委,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所所长,着名动物营养学家、教育家,本刊顾问杨诗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5月29日14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岳蔚敏[4]2018年在《“诗兴开封”:文化盛世的壮丽诗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漫游在古典文化长廊,最令人流连忘返的,依旧是沁人心脾的悠悠诗词;跨越千年时空,八朝古都时下最动人心弦的,自然是“诗兴开封”所彰显的文化盛世的壮丽诗篇。2014年以来,由开封市委宣传部、中华诗词学会、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以“
王海红[5]2016年在《杜甫对《诗经》“风雅”与“兴”传统的接受与求新》文中指出《诗经》开创了立足于人生与现实的"风雅"传统,以及讽喻时政的"比兴"传统,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杜甫一生奉儒守法,在诗歌创作上倡导"风雅"传统反映社会现实及民生疾苦,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杜甫身处盛唐和中唐转折时期,盛唐时期的狂飙突进之风以及中唐的日趋衰飒之气,在其诗歌中都打下极深的烙印,诗继风雅的"诗史"风格以及力主发兴吟咏、诗兴通"神"的诗歌理念,则反映出创作上注重创新性,这都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刘斌[6]2012年在《宋诗“兴发感动”的审美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着名古典诗词研究者叶嘉莹先生提出了诗歌“兴发感动之作用”的评诗标准,在这个理论中,她将感发分为“美感之感知,情意之感动和意趣之感发”叁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为诗歌意趣之感发。意趣感发即为超越了诗歌具体的形式方面的审美之感知和内容方面的情意之感动,而引发读者更广阔更高远的感受,形成了诗歌生生不已的巨大感发力量。叶嘉莹从古诗讲到唐诗,列举了最赏爱的叁家诗人:陶渊明、杜甫和李商隐。叶嘉莹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发理解,表明了诗歌给予读者的“兴发感动之作用”的观点。本文运用叶嘉莹的关于评诗的感发研究理论,论述了优秀诗作的感发正在于意趣方面的感发,同时也探讨了叶嘉莹没有讲到的宋诗也具备意趣之感发的特点,所以本文将叶嘉莹的意趣之感发理论和宋诗意趣之感发的特征结合起来,参照叶嘉莹“兴发感动”的理论对宋诗的意趣感发特点进行了补充性研究。论文主体共由叁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地介绍了叶嘉莹“兴发感动”之意趣感发的理论含义,并将该理论内涵与宋诗意趣感发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第二部分参照叶嘉莹的感发理论和具体作品的解读方法,列举了宋诗六位代表作家,分别从理趣之感发、情趣之感发、机趣之感发、兴趣之感发等由意趣之感发统摄之下的几大方面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感发解读。通过对宋诗代表作家作品的具体感发理解,本文认为,宋诗不但符合叶嘉莹提出的“兴发感动之作用”的评诗标准,而且还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意趣之感发”的特点。第叁部分对宋诗“兴发感动”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做了总结和评价。本文通过对宋诗意趣感发的审美表现的思考,补充和完善了叶嘉莹“兴发感动之作用”的理论。同时,本文通过具体诗作证明了叶嘉莹“兴发感动”理论适用于对宋诗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叶嘉莹“兴发感动之作用”理论的包容性和普适性。
朱寿桐[7]2003年在《犁青早期“诗兴”的揭示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如果说“诗性”是人类尚未完全译码的诗的根性 ,那么“诗兴”是在特定情形下能够感动特定人群的审美感兴 ,是激发起诗人在特定情形下创作热忱的情绪因素。犁青早期诗作多具天籁式的自然清新 ,故而充盈着“诗性”。不过 194 6年以后 ,诗人从愤激、强烈的现实生活感兴出发构筑自己的诗歌 ,从而是自己的诗歌创作开始走向诗兴的表现。如果诗人能在后来的时代诗兴、社会关怀乃至国际关怀诗兴的勃发中保持着天然清新的诗性 ,其诗歌成就则可望更其辉煌
参考文献:
[1]. 《诗》兴象考原[J]. 饶龙隼. 中国诗歌研究. 2002
[2]. 诗性思维与《诗》兴的关系研究[D]. 李洪润.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 沉痛悼念杨诗兴先生[J]. 佚名.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4]. “诗兴开封”:文化盛世的壮丽诗篇[N]. 岳蔚敏. 开封日报. 2018
[5]. 杜甫对《诗经》“风雅”与“兴”传统的接受与求新[J]. 王海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宋诗“兴发感动”的审美表现研究[D]. 刘斌.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7]. 犁青早期“诗兴”的揭示与评估[J]. 朱寿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