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提高,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对衣食住行方面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之我国本就是人口大国,当前人们都更加倾向于城市化,所以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在此情况下,城市的建筑往往会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而进行高层建筑,这也就对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质量,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受高层建筑特殊性的影响,相较于比普通的建筑工程而言,其使用到的混凝土工艺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而言尤为重要,一旦缺少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则难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况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设立专业的部门,对混凝土工程技术进行监管与指导,针对技术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不平衡的现象进行控制,只有当人员对混凝土工程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二、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施工前期控制
当施工企业接收到设计图纸后,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参建单位对照施工合同进行图纸审核,完成复杂工序的逐层分解,明确具体技术要求与实施范围。随即组织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具体质量目标,预测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对应的预防控制举措。最后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工程管理理论与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方案综合设计,与质量管理计划相对照,保障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2施工过程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质量控制要点,落实全过程管理理念,强化质量监督。其次应完成质量目标的细化分解,结合具体质量标准进行分级目标的细化与传达,构建岗位责任制,保障专人负责。同时注重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环节、工艺技术选择环节的严格把关,保障原材料质量合乎设计标准。最后还应进行监督手段的创新,引入先进质量监督手段与新型检测仪器,检查施工器械、设备的型号、质量,完成设备的试运行,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2.3工程竣工验收
在竣工验收环节,应针对未达标项目进行审核并给出整改意见,针对施工主体要素质量进行检测,当发现存在问题环节与质量缺陷时,则应查明原因、责任人并进行返工,确保整体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为工程施工质量与交付后的使用性能提供保障。
三、质量控制手段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探讨
3.1工程实例
以某民用建筑施工项目为实例,该工程项目建筑面积为14.59万m2。工程涵盖高层住宅5栋,每栋11+1层,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涵盖多层建筑32栋,每栋6+1层,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的耐火等级设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拟针对该工程主体混凝土施工区域的质量进行控制。
3.2 质量控制难点与对策分析
鉴于该工程涵盖了框架与剪力墙双重结构,混凝土用量较大,导致原材料质量、模板质量、支撑方式等设计精度有所提高,对于施工工艺提出了高标准与严要求,尤其需要做好混凝土防护工作,合理选择水泥材料、加强配比调控,避免因水泥收缩变形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并落实施工检查工作,排除安全隐患,为工程施工与质量管控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质量控制措施的具体应用
3.3.1 混凝土材料选择与配比控制
依据该工程特点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时,应排除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尽量选择强度大于32.5# 的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消耗、防止出现泌水问题,把好工程质量第一道关卡。在砂石材料的选择上,本工程选用了细度模数为2.4 的中砂与级配碎石,依据混凝土运输与后续浇捣作业要求选取大粒径粗骨料,满足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防范后续施工中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缩反应。在外加剂的选择上,依据商品泵输送要求在混凝土材料中适当增添了粉煤灰,在减少水泥量的同时提升其润滑效果与粘性,并参照混凝土用水标准进行了用水量、PH 值等检测,保障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抗裂性、缓凝等性能,为工程质量打下前期基础。在混凝土配比环节,施工管理人员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混凝土运输条件、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以及工艺标准等原则,将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的比例设为356:718:1123:203,依据合理配比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性能。
3.3.2 施工工艺与技术操作控制
在具体施工环节,务必要严格依照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核,明确浇筑面积、浇筑顺序、原材料、工程量、劳动力等具体施工信息,并预先考虑到停电等应急情况下的处理对策,确保问题处理对策的有效落实。随即围绕预检、隐检两环节进行模板、钢筋的质量检查,保障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等参数符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并做好模板内杂物的清洁工作。在此过程中需针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测,明确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等具体情况,检验搅拌机、料斗等施工设备是否准备齐全,落实水电、照明等系统的检查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与紧急处理措施。
从混凝土泵送环节入手进行质量控制,先用水将泵管浸润,再用砂浆润管,避免润管砂浆污染结构构件,保障后续泵送顺利进行,减少水泥浆流失浪费;其次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确保坍落度小于180mm,结合施工现场温度与距离调整技术参数;接下来将混凝土卸入料斗,持续均匀搅拌混凝土,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避免后续发生堵管问题;最后利用泵送机输送混凝土,监督施工人员进行连续操作,避免因停泵造成堵管,清洗呈初凝状态的混凝土以保持清洁。
在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管理人员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振捣作业,以快插慢拔为原则控制混凝土振捣速度与时间,待混凝土无泛浆、冒泡现象后立即停止振捣,避免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漏振、过振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时,操作人员应从柱顶开始浇筑,待浇筑完1/2 后进行振捣作业,再完成另外1/2 的浇筑作业;在进行梁浇筑时,同样从梁一端起进行浇筑,待完成后再浇筑另一端,保障梁两端的混凝土在初凝前可以前后合龙;倘若发现存在部分构件深度较高、结构较为狭窄的问题,则应先在构件底部位置处浇筑水泥砂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还要注意随时监督检查,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等问题,同时也要针对模板、钢筋、支架等进行查验,避免构件发生位移或变形问题,便于及时处理。此外,在结构剪力较小的区域还可以设置施工缝,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2.3.3 混凝土养护管理
待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还需注重加强混凝土养护管理,在浇筑后的3~5h 内选用麻袋、草席等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保障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并在浇筑区域周围做好隔离围挡与提醒标牌,避免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或遭到人为踩踏,为工程质量再添一重保障。
四、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决定其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标准越来越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众多,为满足不同的受力形式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现场实际情况充分把握,对施工技术交底足够熟悉,专业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合理的调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资源,对混凝土性质进行改良,保证其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艳芝.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冶金丛刊,2016(04):24-25.
[2]韩静.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法[J].江西建材,2016(07):53-54.
论文作者:张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环节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