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范式:高考历史复习教学的新思路_现代化理论论文

现代化范式:高考历史复习教学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新思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3+X考试成为高考的基本模式、综合能力测试成为重要的考试科目的形势下,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对此,我们不应有任何怀疑。那么,怎样加强和改进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呢?应该说,在这方面广大历史教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不过,仅凭点点滴滴的经验和零零碎碎的办法是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突破凝固的思维定势的束缚,按照与时代合拍、与高考命题改革发展趋势同步的新思路去设计和组织历史复习教学。在这里,笔者郑重地向广大同行提出如下建议:适当运用现代化范式,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史,从而大幅度提高近代现代史复习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这就是中外近代现代史复习教学的新思路。

这里所说的范式,是指学术研究的范型和模式。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作者库恩认为,范式就是一组共有的方法、标准、解释方式和理论,或者就是一种共有的知识体。通俗地说,范式是观点、范畴、方法的统一体。史学研究范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几十年来,我国史学研究以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为主导(近乎于惟一的)范式。中国史研究如此,世界史研究也如此。古代史研究如此,近代现代史研究更如此。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指出:“长期以来,革命史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中心和主题。所有一切其他研究,如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国际关系史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的。革命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即惟一的解释模式。(注:罗荣渠:《近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11页。)史学研究的这一范式,影响和制约着包括历史教材编写在内的整个历史教育。半个世纪来,我国的各种历史教材都是按阶级斗争——革命史的范式来编写的。因此,世界近代现代史实际上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为轴心的世界近代现代革命史;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则是典型的中国近代现代革命史著作的浓缩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的出现和广泛运用有其必然性。但是,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历史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时,如果我们仍固守这一范式,甚至视其为惟一科学的范式,拒绝或排斥其他一切范式,就未免太保守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现代化研究在我国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现代化理论对我国史学研究的发展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出现了现代化范式。罗荣渠指出:“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新范式。”(注:罗荣渠:《近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99页。)“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同以革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历史定位。”(注:罗荣渠:《近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02页。)罗先生这里是仅就中国近代现代史研究而言,实际上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而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范式对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的影响更大,所获得的成果也更多。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作为历史教师,对于处在史学研究前沿的现代化范式应加以关注。

现代化范式对近年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影响已日渐明显。高考试题要有时代性,历史试题重视现代化进程是很自然的事。高考命题要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历史试题受现代化新范式的影响在情理之中。此外,命题专家中很多人熟悉现代化范式,有的还深有研究,这对命题也不可能没有影响。如果说,考查现代化问题、体现现代化范式的题目前两年已初显端倪的话,那么,在2001年的高考试卷中,此类题目已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无论是历史单科试题还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均是如此。如全国卷历史试题第35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何重要意义?”此题实际上是考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作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历史试题上海卷第38题首先提出一个论断:“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在此过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接着围绕此论断设置5个问题,第1小问为“一般认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第5小问为“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此题是按现代化范式立意,着重考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典型题目。历史试题广东河南卷考的早期维新派与康梁维派特点比较(第9题)、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第25题)荣氏兄弟兴办企业(第33题)等,都是现代化进程史研究的对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14~17题考近代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20~22题考中国近代现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同属文化现代化问题。第38题(材料解析题)考1885年~2000年之间科技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及其相互关系。第41题(问答题)考非洲殖民地化和民族独立问题。按传统分类,此题属民族解放运动板块。按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殖民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扩张和弥散的产物,而争取民族独立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这方面的问题是现代化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已成为历史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可以预测,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类似的题目不仅会出现,而且数量可能会更多,要求可能会更高。

既然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然现代化范式是处于史学研究前沿的新成果,既然现代化进程史已成为历史高考命题的重点,那么,在我们已按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完成了常规教学的任务后,为什么不转换范式、调整视角,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范式、以现代化进程为重点,进行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呢?两种范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学生对中外近代现代史的掌握和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更灵活,各种能力会更快地提高。

总括以上所说,可知现代化范式的确为我们进行中外近代现代史复习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接着要研究的是,在复习教学中,怎样随着这一思路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是“现代化”这一重要概念。什么是现代化?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95页。)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当我们引导学生理解以“现代化”为核心,由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等概念构成的系列概念的含义、相互关系、及其在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后,学生对现代化理论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了。

当我们提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化理论时,也许有同志会问,这不是“超纲”复习,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吗?其实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一方面,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方面的情况,历史教材讲了很多,只不过是以描述为主,缺少理论概括。教师要做的仅仅是将这些内容加以提炼,形成相应的概念,并以“现代化”为核心将其系列化。另一方面,在政治课中学生已学了很多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历史教师要做的仅仅是将其迁移过来。

第二,引导学生以现代化为线索总揽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

历史是复杂的,近代现代史尤其复杂。人类社会存在着多种关系,历史可以用不同的线索来梳理。现行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基本上是按阶级关系、阶级斗争和革命发展的线索来贯串的。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可以也应该改变线索,以现代化这根线来贯串中外近代现代史。

从历史本身来看,现代化是世界近代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研究者指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之所以做如此断言,是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化。”“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尽管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到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现代化。……所有那些历史的线索都可以归结为一根主线,即现代化的线。几百年的近现代史只能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近现代世界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注: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

在中国近代现代发展史上,同样存在很多的线索。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学界都以“两种矛盾”和“两个过程”这根线来贯串中国近代史,应该说这是科学的合理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甚至可以说是最佳的。但是,“两种矛盾”和“两个过程”这根线实质上是阶级斗争、革命发展的线,由它贯穿起来的中国近代史实际上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如果说,用“两种矛盾”和“两个过程”来贯串中国近代史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而要用它贯串整个中国近代现代史则难以办到。可是,当我们把中国近代现代史作为一门完整的课来学习时,却又需要有一线索来贯串始终。其实,这条线是存在的,那就是现代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说以现代化这根线贯串中国近代现代史,其实质就是着重把握近160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个伟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的历史。著名民国史研究专家张宪文认为:“学科体系要有严谨的科学性,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民国史应围绕一个基本线索来建设它的完整架构。这个基本线索,就是中国近代社会如何经过艰难曲折,逐步地、缓慢地向现代中国发展。围绕这一主题,将中国人民为建设成现代化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内的奋斗历程,构建一个有紧密联系的、有丰富内容的科学网络,形成一个科学性的时空整体。”(注:张宪文:《民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000年11月2日;《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第71页。)这一设想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作为断代史的中华民国史尚需如此,包括清朝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阶段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不是更应如此吗?

第三,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的视角去审视近代现代史

历史是复杂的,任何历史现象都可以说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要使认识全面深刻,视野应宽一些,视角应多一些。况且,现代化这个角度又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看看历史现象。加之,在常规教学中师生一般都是从阶级斗争、革命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历史现象的,复习教学中变换视角就更有必要了。转换视角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的认识,得到新的启迪。如从革命的角度看,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前期的三次革命高潮,十分重要。而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前期几次重要的现代化尝试,也十分重要。2001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有的地方把纪念活动和学术讨论的主题确定为“辛亥革命和中国现代化”,这就是从新的视角去认识这次革命的意义。又如通商口岸也是近代中国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近代前期的通商口岸主要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因而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但这是问题的一方面,换个视角,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这些地区又是“传统中国接触外部世界和面向文明的前沿地带,成为中国现代商业、工业、金融业、运输业以及文化事业的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和半现代化发挥了带头作用。”(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00页。)又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以及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在常规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如果从现代化的角度去审视,认识还可以加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动机之一是阻止中国的工业化。这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立的沿海沿江的大部分通商口岸城市陷于敌手,上海、武汉等工业中心损失惨重,“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二十年时间。”(注: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17页。)又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往我们考虑的主要是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而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对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以深远的影响。

第四,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化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近年的一些高考试题给我们这样一个印象,即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与传统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有很大不同。如美国的西进运动,以往强调的是它的血腥性和掠夺性,而1997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6题的参考答案却强调它对“资本主义向宽广方向的发展”,对“西部的开发和美国经济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对于清朝末年的“新政”,以往多斥之为“骗局”,而2001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9题却排除了“新政”只是一场“骗局”这一选项,第11题则指出“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如果说这还只是对清末“新政”的含蓄肯定的话,那么200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8题则对清末“新政”作了明确的肯定性评价。该题的答案认为,这次新政是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中的一次,其历史地位可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并列。讲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以往的历史教材多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为章节标题,内容则以揭露其“黑暗”为主。但1998年的高考历史试卷第45题则对北洋军阀政府派出的外交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活动作了很高的评价。参考答案写道:“(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2000年高考历史广东卷第15题实际认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除“北京政府更迭频繁”外,那时“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思想文化一度繁荣”。这两道题的共同特点,不是引导学生去揭露这一时期的“黑暗”,而要引导他们去关注这一时期的“亮点”。总之,试题对北洋军阀政治统治的评价与传统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得出不同结论,源于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不同。以往,按阶级斗争标准或革命标准评价清末“新政”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内政外交,只能得出否定性的结论。如今按现代化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则会得出一定程度的、甚至很高的肯定性的评价。

罗荣渠先生指出,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和评价历史,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整合等综合标志,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新的客观定位。现代化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有两大特点,一是以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标准,因而具有深刻性;二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因而具有全面性。用这样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进行历史评价,结论会更公正更实事求是。在此要指出的是,其实,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与现代化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并不是对立的,只不过前者是单一的,后者是综合的,前者可以纳入后者之中,后者却难纳入前者之中。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更多地运用现代化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第五,引导学生借鉴现代化范式的研究方法

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最重视矛盾分析法(特别是阶级分析法),西方现代化理论研究者对此持排斥态度。但中国的现代化理论研究者仍十分重视矛盾分析法(包括阶级分析法),与此同时,还经常运用整体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借鉴。

现代化研究的比较方法很有特色,尤其值得借鉴。在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比较中,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纵向发展比较,一种是横向并存比较。

纵向发展比较是将整个世界,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按时序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通过阶段之间的比较以把握现代化推进的一般规律。下表所列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通过各阶段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探寻中国现代化的规律。

横向并存比较是对同一时期或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现代化进行比较,重点是模式比较。通过比较,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借鉴,下表所示是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各种模式之间适宜进行横向并存比较。

第六,引导学生以现代化问题为切入点和结合部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

现代化进程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变革过程。现代化理论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未来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交叉研究的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综合决定了现代化问题是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部。教师应在这个地方多下功夫,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

以现代化问题为切入点和结合部进行历史学科内部的综合,主要是进行各国现代化(包括中外现代化)的联系和比较,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联系和比较,早期现代化、中期现代化、近晚期现代化的联系和比较。2001年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第38题是这种综合的典型题目。

围绕现代化问题进行历史和地理两科的综合,实质上是从纵向演进和横向扩散两方面来认识现代化进程。世界现代化启动于西欧,然后波浪式扩散,最后成为全球性潮流,围绕这个主题可将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经济现代化包括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围绕铁路发展、大型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等)的开凿、港口建设等可将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联系起来。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多重社会后果的历史变革过程,它带给人类社会的主要是利,但也有弊。最突出的一弊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是史地两科的一个很好的结合部。

现代化问题为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综合留下的空间则更为广阔。如通过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可以把经济史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可将政治史知识和政治常识、法律常识结合起来,通过人们对现代化的含义、目标、规律的认识的提高,可以把认识史和认识论结合起来。

第七,指导学生解答以现代化为内容的综合性练习题,以提高运用现代化范式的能力

前述六个方面,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仅此是不够的。作为复习教学,练这一环节不能忽视。教师应编制一些以现代化为内容且带有综合性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以加深对现代化观点的理解和现代化范畴的把握,并掌握现代化研究常用的方法。练习题宜精不宜多,要有典型性和启发性,以便学生举一反三。下试设计几个例题供大家参考:

〔例1〕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指出,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请据此回答1~6题。

1.清朝正式修筑铁路,始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2.下列人物中,为建立中国铁路近代管理制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之洞

D.孙中山

3.中华民国成立时,中国共有铁路

A.1300多公里

B.2300多公里

C.3300多公里

D.4300多公里

4.下列铁路中,建成于第1个5年计划期间的是

A.成渝铁路

B.宝成铁路

C.兰新铁路

D.成昆铁路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共新修铁路

A.10000公里

B.9000公里

C.8000公里

D.7000公里

6.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战略价值的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起于青海

A.格尔木

B.柴达木

C.西宁

 D.青海湖

〔例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都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1953年,中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

摘自《现代化知识干部读本》

材料二 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提出:“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在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自《现代化知识干部读本》

材料三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了全新发展,即不仅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自《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思考》

材料四 必须紧密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①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为中国现代化确定目标的?

②中共领导人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认识的变化,反映了认识发展的什么规律?

③你怎样理解富强、民主、文明的含义?

④富强、民主、文明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例3〕20世纪后半期,亚洲现代化有哪些主要特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有何表现?

〔参考答案〕

〔例1〕1.B 2.B 3.D 4.B 5.C 6.A

〔例2〕①20世纪40~50年确定的目标是工业化,50年代末改而确定为“四化”,从党的十三大开始确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反映了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③富强主要指经济现代化,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要求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法制化。文明主要指文化现代化,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④富强(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民主(政治现代化)是方向和保证,文明(文化现代化)是前二者的要求,并为其提供支持。总之,三者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例3〕20世纪后半期亚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①现代化进程加快,其中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发展速度居世界领先水平。②一些国家和民族独立的实现,成为现代化全面起动的巨大推动力。③出现了多种模式,如日本模式、韩(国)新(加坡)模式、印度模式、亚西模式和中国模式等。④发展不平衡。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化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沿着邓小平设计的“中国式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快速推进。具体表现为: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建设中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和三个产业的关系。②以改革和开放为基本国策,促进现代化的发展。③明确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保持高速度。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现代化范式:高考历史复习教学的新思路_现代化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