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老师的“满堂灌”渐渐退出了传播途径平台,取而代之的是“讨论小组”教育引导方式。所谓的“讨论”传播教育方式,指的是老师在课堂更注重让学生之间自由组成讨论小组,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时常有这种情景: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讨论小组更注重自己团队意见的发表和讨论,而忽略了听取和采纳别人意见的过程,导致思维不开放,思路太局限,效果可想而知;有的小组则一言不发,丝毫不参与融入进讨论当中,不合作也不参与的状态使课堂效率大大下降,导致课堂进度过慢而无法进行下去;有的小组更是做“吃瓜群众”,毫无意义。
一、教育模式决定传授方式
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应该贯彻落实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好的老师体现在活教活授,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定位和教程要求来判断是否应该运用合作方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老师应起到该有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们讨论时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也不应该任其发展,应该有耐心地响应指导,让他们在自我学习、自我汲取营养、自我探索的过程当中寻找学习技巧和挖掘知识的乐趣。教师虽然没有传统课堂的前面灌输模式,但仍然具备主导地位,如果学生的该节学习内容不需要这种学习模式,老师应该灵活转换,否则就会降低课堂效率,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教学损失,也会降低一个老师的教学素养。因此,之所以说教育模式决定传授方式,也就是说好的老师具备的教学素养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引导因素。
思想品德领域学科对初中生至关重要,因为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价值观的形成重要时期,能否养成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等和这个时期的来自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等方方面面的教育灌输息息相关。从教育模式上讲,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合作学习可以锻炼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众所周知,合作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的立足之本。无论是在今后的就业还是人生道路的发展,如果一个人思维行动封闭,不仅不能提升自己,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有极大负面影响的。
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科学引导,对这种合作学习方法产生的弊端现象进行控制。老师应积极教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合作态度,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素养,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观。使学生可以增加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让学生们真正做到参与课堂,活跃课堂,引导课堂,发展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的讨论过程当中,老师要真正放下“先生架子”,用前卫的教育理念和贴近人心的教育态度走近学生,当好学生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二、合作模式,从合理构建开始
合作学习换言之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替思想,互相学习,相互提供学习灵感的学习过程。好的教育体现在兼顾各种学生人群,这是由学生人群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辩证思维对待事实存在”。那就意味着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事实: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种类也不同。
例如,学生接受教育的快慢程度,生理素养,心理素质,生长环境,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大小等。这就需要我们创建更加完善和科学的教育机制——“因人而异”。实施学习合作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分组的科学性体现在小组人数合理,小组成员各方面合作契合匹配度,小组成员性别比例,小组合作位置安排等。根据这种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小组分配管理,大大加大了课堂的平衡度,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质量,有利于使他们将学习能力和潜质发挥到极致。从深远意义上来讲,有益于他们锻炼交际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三、合作意识——教育模式质的飞跃
将合作意识穿插到思想品德领域,不仅对于此科目来说有发展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有质的教育跨度。经过科学教育院的研究表明,对孩子灌输合作意识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品格魅力,还能产生深远又积极乐观的影响。
在今后的教育传授发展中,应该将这种先进模式贯彻落实,真正实现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学生的思维自由开拓,良性循环下去,而老师扮演的角色更贴切于“照明灯”,不断地引导和鼓舞,这样思想品德课才能将其科目的实质性精神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举止,使教育模式有一个质的飞跃。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思想政治要领,用自己的观点谈论国家大事,通过自助模式查阅资料,互相分享,达到教育资源共识,共享,共同进步。对于思想品德这个学科来说,它贯穿的背景知识和理论教学是提高一个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案,岂不是事倍功半?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加学生们对学习的好感度。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课,往常传统的老师一人主导课堂的模式并不是一个长久下去的好趋势。学生们一味地被动接受自然而然使学生们产生惰性心理,不爱思考,思维局限都是令人担忧的片面局势。小组学习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思想品德课的科目特点是内容较死板枯燥,与学生日常生活不接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变换讲课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文作者:赵广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论文; 模式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意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