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治策略_政治论文

俄罗斯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治策略_政治论文

俄共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治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共论文,策略论文,理论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共的解散与苏联的解体,使俄罗斯的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然而,作为主流力量,俄共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决斗争,冷静反思社会主义理论与策略,产生了相当大的政治影响,使社会主义运动在俄罗斯又出现了转机。

一、俄共的基本情况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简称俄共),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政党,也是最有影响的左翼政党,现拥有成员50—60万,基层组织严密、稳定。俄共领袖是中央主席久加诺夫。

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是苏共的地区组织。1991年“8·19”事件发生后,叶利钦宣布停止俄共活动,期限是直到司法机关查清俄共参与政变的情况为止。1992年11月,俄罗斯宪法法院裁定,俄共的基层组织和普通党员有权在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1993年2月, 俄共召开第二次非常代表大会,宣布党的恢复和重建。1995年1月,俄共召开三大, 通过了党纲和党章。1997年4月,俄共四大对党纲进行了修改。

俄共是反对党,但不是在野党,因为俄罗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执政党。俄罗斯宪法明确规定,不能以政党原则组成政府,也不允许任何政党在政府机构建立自己的组织或干涉政府工作。

二、俄共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俄共的纲领和章程来看,其主要奋斗目标是民权、公正、平等、爱国主义、革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在俄罗斯实行以多党制、苏维埃式议会民主制和非暴力统治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以国家计划调节与市场相结合、包括私有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俄共的理论体系在变化,并吸纳了不少非社会主义政党的主张和提法。

从党的恢复和重建以后,俄共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但是,至今未形成成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在不同时期和针对不同任务持有不同的理论倾向。从1990年起,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苏共未被解散之前,俄共基本上坚持的是苏共28大的理论,没有新发展。第二个时期是俄共同苏共一起被叶利钦解散以后到1995年三大之间,为了适应当时对自身不利的社会环境,争取以合法身份参加议会大选,俄共对自己的理论作了重大调整,批评苏共是“一个具有等级结构的国家机构”,指责苏共歪曲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在意识形态上搞教条主义,上层领导在道德、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严重退化等。当然,俄共对叶利钦为首的现政权也进行了猛烈抨击。在这个时期里,俄共仍然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原则,但同时明确表示放弃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指导思想等传统共产党的基本主张,提倡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因而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民主党倾向。第三个时期是三大以后至今,俄共加强了理论中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淡化了社会民主党色彩,并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新认识。

首先是对当今时代的认识。一方面,俄共仍然认为,在20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只是存在和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借助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力量,把其内部的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结果却使世界面临着毁灭性的资源、生态、人口及种族危机。另一方面,俄共看到,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人类面临着两种发展模式的选择:一种模式是发达国家利用国际新秩序企图永久确定自己在世界生产和资源占有上的绝对领导权,使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永远处于被剥削状态;另一种则是以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幸福、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俄共主张俄罗斯选择第二种模式,认为它能够给社会主义科学思想、群众运动和社会制度以一次再生的机遇。“可持续发展”和“生态问题”成为俄共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基点。

其次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俄共既肯定了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合理性,同时也有一些新认识:第一,认为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产生了苏维埃制度,体现了俄罗斯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反映了其民族国家利益,但俄共对十月革命给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划时代影响则倾向于保持沉默;第二,认为除帝国主义阴谋和苏共领导人出卖行为以外,社会主义在苏联遭到失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如由于强制性、国家化、集中化等做法,使社会主义思想被简单化,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普通劳动者生活水平、发挥劳动者创造积极性等方面的优势未能得以发挥;第三,认为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反对回到过去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去。俄共声称,它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既不是不符合实际的理想化的社会主义,也不是过去那种失去社会主义优越性和脱离群众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而是“更新了的”社会主义新形式。同时,这种更新也不是那种口头上讲更新却在实际上放弃社会主义的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

再次是指导思想。在三大党纲和章程中,俄共把自己定位为代表工人阶级、劳动农民、人民知识分子和全体劳动者等阶层利益的“劳动人民政党”,将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学说、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保留对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继承性。除马列主义以外,俄共还强调要重视俄国及世界各国的科学文化成就和经验,运用合法、和平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其中,俄共充分肯定了俄罗斯传统价值观,甚至提出了“俄罗斯思想从本质上说,就是深刻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论断。

俄共也认识到,尽管它的近期目标是使国家回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来,尽管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但是在俄罗斯现实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科技条件下,它既不能实现先锋队性质,也无法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也就难以迅速实现社会主义。

俄共认为自己是苏共的合法继承者,这一点从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保持共产党的称号的做法中就可以看出;但同时也必须指出,俄共与苏共在思想纲领上有许多重大区别:如俄共主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党制、意识形态和信仰多元化和否定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些区别表明,俄共已经不是传统意义(或说严格意义)上的共产党,而是一个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爱国主义倾向的混合型政党。

三、俄共的政治策略及实践

俄共的政治策略分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三阶段论”。俄共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一种群众运动和一种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在俄罗斯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组织和领导劳动群众起来为争取自己的权利、捍卫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而开展群众性活动。恢复和发展地方直接民主形式;加强同人民爱国力量的协调与合作,力争首先在爱国主义者占优势的地区内建立起人民对权力机关的真正监督;组建民族拯救政府,克服政治和经济危机,促进独联体一体化。

第二阶段,通过劳动者日益广泛而积极地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恢复苏维埃劳动者政权。不过,俄共难以肯定地指出有多少俄罗斯人支持这样的政权。

第三阶段,在最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要求的经济基础上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关系,即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俄共没有说明如何建立这种经济基础。

简而言之,“三阶段论”的模式,就是先取得政权,再改变政权的性质和形式,最后建立该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阶段论”是俄共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政治策略的大原则。在大原则之下,俄共又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斗争手段和形式。这些斗争手段和形式构成了俄共政治策略的第二个层次。

既然目标的第一步是夺权,那么在第二个层次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确定先夺哪一部分权力和如何夺权。由于在俄罗斯现行宪法结构中政党难以对政府组成及运作施加重大影响,因此,俄共同其他俄政党一样,把斗争目标首先针对着议会和总统选举。

首先,俄共力争通过议会选举的胜利,达到宪法多数,即获得2/3的议会席位,以便修改宪法。提修改宪法,就意味着俄共在事实上承认并接受了现行宪法,并竭力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进行活动。尤其在1993年10月事件中,俄共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因此避免了再次遭受组织上打击的危险,并作为唯一左翼政党的代表参加了1993年国家杜马选举,一跃成为第三大议会党团。在1995年和1999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均获得了党派席位第一的成就。

其次,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以后,俄共基本上采取了“不妥协的”但是“负责任的”反对派策略。所谓“不妥协”,就是把以叶利钦为代表的现政权视为“反人民政权”,并与之进行不调和的斗争。一是努力把议会内政治斗争和议会外的群众运动结合起来,采取大规模示威游行、罢工等激进斗争方式,反对该政权将国家日益资本主义化和“殖民地化”的政策,提出了停止私有化、修改宪法和取消总统专制的要求;二是把国家杜马变成抗议政府的讲台,充分利用叶利钦和政府在改革进程中的重大失误,特别是某些危机局面,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和地位,如1994年10月、1995年6月和7月三次提出对政府不信任案,1998年的两次政府危机,1994年、1995年、1997年和1999年四次提出弹劾总统议案等。

所谓“负责任”,就是俄共首先考虑的不仅仅是一党利益,而是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利益。因此,在不放弃根本原则的前提下,在一系列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尊严和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在事关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时刻,俄共不排除采取建设性立场并与现政权进行有限合作的可能。例如,俄共对政府在科索沃危机、第二次车臣战争和俄白联盟等方面的政策,给予了充分支持;在最近两年的财政预算案审议时大都开了绿灯;与左翼反对派的极端组织保持了一定距离等等。

再次,在总统选举问题上,俄共高举的不是其纲领确定的社会主义旗帜,而是大力宣扬爱国主义和强国思想。这是因为,尽管俄共主要代表改革受害者、生活贫困者和退休老年人等广大普通群众的利益,但也得联系代表改革中产生的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力量,团结包括左翼、中间力量和民族主义、极端主义政党在内的一切力量,建立广泛的联盟,以期赢得总统选举胜利。

俄共政治策略的第三个层次,是意识形态色彩最淡、但对社会主义长远目标尤为重要的斗争内容和形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为将来重新恢复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俄共竭力阻止继续出售国有资产的企图,坚决反对土地私有化;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机会和可能积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

在肯定俄共纲领和政治策略的现实主义倾向及其积极效果的同时,必须指出仍然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第一,俄共的指导思想矛盾,既想迎合俄罗斯社会的转变,又不能放弃苏共传统中的弊端,还受制于内部意见的分歧。因此,它难以真正取得社会各阶层更广泛的支持。第二,在统一战线方针上,未能有效联合在俄罗斯社会中占主流的中间力量和派别,不能完全撇开那些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左倾倾向的政治力量,因而也影响了俄共自身的形象。第三,俄共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一是成员和支持者严重年龄老化,二是缺乏资金和有效的媒体宣传手段。

总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俄共将处于希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处境,且困难和挑战的成分相对突出。

标签:;  ;  ;  ;  ;  

俄罗斯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政治策略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