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因此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人们以往对于生态住宅的景观设计要求比较低,仅仅想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建筑。但是目前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出现了人们目前的生态住宅景观设计。所谓的生态住宅景观设计,就是将人们的日常住宅设计与生态相互融合,逐渐将景观设计应用其中,实现住宅设计思路的准便。逐渐改善原本的设计方式,提升设计的针对性。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一直处于自然中,因此想要实现现代住宅小区综合设计水平的提升,必须要从住宅小区整体规划的角度入手,从生态和景观的角度,实现综合的应用,转变原本的设计方式和方法,实现生态住宅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生态住宅;景观设计;探索;研究
社会的整个生态大环境中,人居环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现代住宅小区建设中引入生态宜居的理念,有利于中国人居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住宅小区内,通过对阳台、墙面以及屋顶进行立体绿化建设。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对空气的净化作用,降低可吸入的污染颗粒,也可以对居住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另外通过住宅建筑的生态设计还可以有效减少居住环境噪音污染,为人们提供安静、宜居的生活环境。
1生态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思路和设计构思
1.1生态住宅小区选址
生态住宅小区选址时,首要是选择良好的自然环境,如空气质量、日照条件、场地现状植物、通风条件及场地地势等。生态式住宅小区内部进行规划设计时,须利用以上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由此可将选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住宅小区内部规划设计与场地及周边环境优势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思路。
1.2生态住宅小区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住宅小区整体规划布局至关重要,道路系统不止是道路交通组织,通过道路绿化设计,同样也是住宅小区内重要的观景路线。作为生态住宅小区,道路系统从多方面增加生态性考量。住宅小区内的道路规划需遵循人车分流原则,小区主路以车行为主,兼具消防车道及应急车道作用,从生态角度出发,小区内尽量以地下停车场为主,地面少量停车位作为辅助,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停车场需采用生态停车场,停车位铺装用生态环保建材如生态植草砖,增加地面渗水性,尽量减少地表径流。
住宅小区内次干道或游步道,主要为人行系统,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健身等要求。从生态性角度出发,道路铺装除采用环保建材外,需注意防滑,特别是健步道,多采用塑胶跑道,强调安全性。道路绿化在景观生态学要素中属于“绿道”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元素,住宅小区内的道路系统在布置时尽量考虑小区所处的风向,可良好的改善小区通风,为小区整体“降温”,改善住宅小区局部小气候,提高小区居住环境质量。
2生态住宅植被景观设计
2.1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在进行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时候,植被景观是最重要的,合理的利用植被景观,可以提升整体的观赏效果,对于提升文化内涵确保整体的健康发展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生态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注重绿色植物的应用,更好的实现复式立体种植,提升小区的绿化水平,逐步改善环境。小区在进行绿色植物搭配的时候,尽可能的从乔木、灌木以及常绿植被等多角度进行应用,尽可能的发挥出住宅小区植物多样化的特点,更好的转变原本的设计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重植被的生态特征
不同的植被的生态特征不同,因此进行生态住宅景观设计,要从植物的生态特征入手,实现不同植物生态特征的控制和应用。对于小区来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自身的地理特点不同,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区域性植被的特点,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具有乡土气息的植物,确保实现良好生长,降低外来物种的影响。与此同时,还需要合理的利用景观资源,如果小区本身存在水体资源,还可以搭配水体资源,实现湿生植物的搭配应用。不同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相互搭配的植物之间存在竞争的长势,甚至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就需要尽可能的避免相互接触,防止出现植物的互相压制。一些容易引起人体不适的物种,也不可以在住宅小区中大量种植,防止引起儿童和老人的身体不适。
2.3加强绿化种植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目前的很多城市用地都是十分紧张的,所以建设生态住宅景观小区,必须要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更好的采用错落多层建设方式,发挥出不同空间的作用。可以通过墙面和屋顶的绿化,提升立体绿化水平,逐渐降低周边环境温度,提升居住条件。在对小区内部地面进行绿化的时候,需要做好阳光和湿度等情况的全面调查和分析,选择符合实际光照和湿度的植物,通过搭建相应的植物空间生长支架,实现多层绿化,提升绿化密度。墙面的绿化方式可以采用藤蔓植物,不但能提升绿化水平,还可以减少噪音。在屋顶进行绿化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选择根系不发达的植物,毕竟屋顶的覆土厚度有限,如果植物的根系过长,很有可能影响整体建筑的稳定性。
2.4注重绿化植物的季节观赏性
不同的绿化植物,有不同的繁盛季节。所以进行生态住宅景观设计,要将绿化植物的季节特性考虑在内。通过不同绿化植物的搭配应用,确保生长和开花周期的合理交替,这样不但可以实现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还能够满足多角度季节周期和生物特点的应用,最终实现较差种植,实现全面绿化覆盖,提升综合绿化水平,确保具有较为良好的观赏度。只要是做好合理的绿色植物季节观赏搭配,可以实现综合观赏水平的提升,甚至可以实现小区内四季都有观赏花。
3生态住宅水体景观设计
3.1水体景观采用生态驳岸
所谓的驳岸就是水体和地面交接的地方,传统的驳岸方式比较多,而且驳岸的材料比较复杂。在进行生态住宅设计的时候,对于驳岸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人们在后期的生活中,会经常的在小区内活动,驳岸的合理设计,是确保整体景观水平,提升安全性的关键。对于驳岸,主要是采用生态驳岸的方式,通过利用活体水资源,结合自然土壤和植物,提升石与土的综合搭配应用,提升水土融合效果,更好的净化水体,实现水体和植被的良好共存。
3.2水体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体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确保整体生态住宅景观设计水平提升的关键。通过对水体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些无法进行饮用的水,可以进行浇灌植被,提升植被湿度,确保植被的良好长势。对于小区内的空地,也可以进行家庭式分担,划片种植,营造出自给自足的果园生活,提升人们的生活意识,确保更加生态环保。
结束语
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设计已成为发展趋势,通过生态化的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从宏观角度看,也有利于促进整个城市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在对住宅小区进行生态设计时,还需从植物、水体、区域小环境等方面着手,结合新科技、新理念、新材料的运用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开拓城市生态宜居模式。
参考文献:
[1]周耀,王梦.生态住宅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J].设计,2015(13):34-36.
[2]陈易,张靓.生态居住社区的概念与设计原则[J].中外建筑,2005(3):8-9.
[3]刘威,陈明辉.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2(2):32-34.
论文作者:王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生态论文; 住宅论文; 植物论文; 住宅小区论文; 水体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驳岸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