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80.0%(40/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还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脑卒中偏瘫后易发生肩手综合征,其属于常见并发症,又称之为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而患侧肢体手指、腕、肘、肩等关节僵硬、疼痛、肿胀、多汗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且还伴有关节活动受限、皮肤温度及颜色改变等【1】。已有临床研究显示,针对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护理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其偏瘫致残率,且能促使其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2】。因此本文对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为(54.2±3.8)岁。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27-71岁,平均年龄为(53.3±4.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采用内科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具体为:(1)心理护理。即综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将该病症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详细告知患者,以便缓解其各种心理障碍,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其达到较高护理依从性。(2)良肢位摆放。通过对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可改善静脉回流,并且能防止关节痉挛和变形。即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与屈伸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等良肢位,以避免发生异常肢体模式。(3)冷温水浸泡。即采用冷温水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浸泡,以加速微血管、收缩-扩张反应。温水温度约为50摄氏度左右,浸泡时间为5min,然后置于冷水(10-20摄氏度)中浸泡,时间为1min,反复实施30min。1次/d(4)向心性缠绕法。即由远端向近端采用直径为1.0-2.0mm的毛线缠绕拇指,然后至其他手指、手掌、手背、腕关节等。(5)运动指导。即指导患者每天进行肩手关节被动或者主动运动,以缓解肌肉痉挛。
1.3观察指标
(1)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标准:100分为正常;95-99分为轻度障碍;85-95为中度障碍50-84为明显障碍;<50分为重度障碍。(2)效果判定【3】:显效:患者各症状及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无显著受限;有效:患者各症状及疼痛有所改善,关节活动受限较轻;无效:患者各症状、疼痛、关节活动等无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表1 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脑卒中患者一种常见并发症即为肩手综合征,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学者认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其血管运动系统功能紊乱就会导致肩手综合征,再加上输液、患肢受损伤或者牵拉,以及偏瘫后肩部活动受限等,则会引发该病症【4】。而通过对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即从心理护理、良肢位摆放、冷温水浸泡、向心性缠绕法、运动训练等五个方面,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既能有效缓解患者各种心理障碍,并促使患者对该病症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能显著缓解其肌肉紧张、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且通过良肢位摆放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从而加速其肢体运动功能快速恢复,从而达到改善其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的目的【5】。另外通过实施康复护理,还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即能促使患者掌握熟练的自我护理既能,从而在出院之后也能获得有效的康复。
本文的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80.0%(40/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看出,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还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马婕,陈剑苹.抬高患肢和被动运动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23):69-71.
[2]包艳,金婕,何梅平.预防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06-907.
[3]金惠明.脑卒中后病人肩手综合征热敏灸配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02):64-66.
[4]任平,莫一琨.早期运动训练对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8):20-21.
[5]冷晓辉,庄红仙,翟剑霜.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的护理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06):528-530.
论文作者:刘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综合征论文; 脑卒中论文; 肢体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