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必须面向未来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未来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教育学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的科学基础,也使教育事业具有了正确而远大的目标。人类历史上许多优秀思想家长期探讨的素质教育问题,由此从原则到方法得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答。首先,马克思主义把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看作整个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它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马克思曾在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哲学家们都只不过是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理论从根本上阐明,无产阶级教育事业担负着推翻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的使命。在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看来,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进程及其人类的未来,必然以对年青一代的教育为转移。同时他们也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教育必然充分实现它的全面功能,也就是成为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有力工具,保证人的天赋的全面发展,及其对人类文化一切宝藏的掌握。其次,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人类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奠定了无产阶级教育事业及其素质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存在与意识、环境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唯心主义教育学派,一直试图从“纯粹的精神”的领域内寻找教育本质及其过程的说明。18世纪的唯物论者,仅仅认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被动产物;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只能机械地理解人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因为他们都不能认识社会发展的真实规律,当然也就不能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揭示了存在与意识、人与环境、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把对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看作“需要经历许多完全改变人与环境的历史过程”,这也就从根本上揭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广阔道路。第三,马克思主义着眼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远大目标,科学地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和全面掌握人类思想文化的典范,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同样把包含一切思想文化知识在内的“智力教育”,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及其道德知识教育,当然决不能缺少一个完备而充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恩格斯曾对杜林企图删削学校知识体系进行过坚决地抨击。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把“像在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中那样的体格教育”放在教育内容的第二位,他把身体的全面发展视为人的个性与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认为培养具有军事能力的人员的体育工作,是争取共产主义胜利的斗争所必需的。工艺教育在

马克思所确定的教育内容中占有突出地位。因为这是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发展人的一切能力,培养多才多艺的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

未来永远属于青少年,属于下一代。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就与风貌,首先取决于当代青少年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已经指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1985年3月,他又完整地提出了“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思想,并由此确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实现全人类的最后解放是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对人的关注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因此它把人作为“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所研究的人,已经不是人本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空洞、抽象、僵化的人,而是在其现实性上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现实的人。一方面它把生产力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把生产力的发展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把工业看作“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另一方面,他又把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联系起来,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视为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在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中,不仅人的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人的素质问题居于现代化建设问题的中心位置。

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各国之间多方面的,特别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这就是说,人的素质已经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应当、而且必须以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目标。

反过来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必须以推动人的现代化为根本目的,避免陷入“见物不见人”的误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改变世界的过程依赖于人这个主体,而改变世界的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人这个主体。属于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需要人来创造,同样这种财富不应当成为与人的发展相对立的异化力量。就其本质而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经济建设的现代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现代化”;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的现代化。第三个层面是人的现代化,亦即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由此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21世纪的中国,不仅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中国,而且必然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社会文化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的中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人的灵魂,使之坚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政治方向,具有高尚的情操;其次,要切实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含量,增强其劳动技能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之担当起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第三,是要把“四有”新人的培养及其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使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进一步成为全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创造崇尚崇高的良好风气,构建新时代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及其相互协调的价值理想体系。

标签:;  ;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未来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