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高校论文,大学生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认同(identity)原来是一个哲学概念,其功能是为了界定自我与他者的区别及关系,认同可以说是个人或集团的自我意识的产物,它要回答的是“我或我们是谁?”(Who am I or who are we?)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将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或准则。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灵性活动”①。认同危机通常是民族国家建立时遇到的第一个危机。历史上,这种认同危机在17、18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时候曾经达到过鼎盛。历史的长河流淌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网络通信和交通的极大提高、移民的增多,冷战的终结和前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结束,较大的政治群体和联合体从上面对民族国家构成挑战,较小的文化群体则从下面对民族国家形成威胁,人类又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认同危机。几乎在每一个地方,人们都在问“我们是谁?”“我们属于哪儿?”以及“谁跟我们不是一伙?”这些问题不仅对那些努力创建新的民族国家的人民是中心问题,对西方主要国家也是中心问题。
所谓“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主要是指国家的独特性,它可能是由族群或语言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独特性,也可能是由社会意识形态与制度所构成的信条独特性,当某种独特性被大多数国民所认同,进而就构成了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把国家认同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民族主义为主要支点的国家认同
民族的拉丁文字根(natio)是“出生”的意思,你出生于其中并与之有血缘关系的群体,一般指享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及风俗习惯的人群,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所谓民族的大致定义。盖尔纳的民族主义理论体系认为,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②。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即是认同共同的语言、文化、风俗和记忆的历史共同体,这类国家认同大多反映在民族国家兴起之初,以及后“冷战”时期出现的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独立过程中。联合国成员国中这种民族国家不到10%。大多数国家具有族裔多元性特征,而且许多国家有着界限分明的族裔划分③。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世界上近两百个国家中,即使以95%人口为同一主体民族为标准来界定民族国家,仍然只有31个国家符合此标准。
(二)以意识形态或政治原则为主要支点的国家认同
即围绕着一些政治原则、理念建立起来的对一个国家的认同。例如,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在国家认同上是一个“例外”的国家,因为它是一个建立在意识形态上的国家④。它主要强调对1776年《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的政治理念以及星条旗的忠诚,“如果美国人没有认为这种价值观能超越各自祖先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信念,他们就会按照各自不同的历史处于分裂状态。”⑤ 当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班牙语系移民和亚洲移民的迅速增加,美国出现了文化多元化的现象或趋势,对由早期移民带来而形成的以盎格鲁新教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文化产生了巨大挑战,进而影响到了美国的国家认同,使美国国家认同中的文化及民族冲突逐渐凸显,有可能使美国在国家认同问题上从“例外”回归“一般”。
(三)以文化为主要支点的国家认同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犹太人国家的建立。早在罗马帝国初期,犹太民族就失去了地理意义上的家园,在其后漫长历史岁月中,他们成为了散居世界各地的流浪民族(Diaspora),并已分别成为不同国家的公民,但犹太教这一古老宗教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使这些散居世界各国的犹太人保存了文化上的精神家园,由此逐渐形成一种恢复犹太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最终导致散居世界各国的犹太人纷纷返回故土建立和发展了以色列国。
在现代世界上,民族和民族主义仍然是国家的唯一现实的基础⑥。在各个民族国家中,不同的历史背景使每个国家在构建其国家认同时,各有侧重。但这并不否认国家认同内涵是由历史文化和政治原则两个方面所组成这个一般性的规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内涵的短缺都会导致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思想或社会冲突,进而威胁到国家的稳定及统一。无论是一般意义的国家认同问题,或是所谓“例外或特殊”的美国正面临的国家认同问题都证明了这一点。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都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层面,他们共同创造了公民对国家忠诚的感情。只是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两者对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上,学者们观点不一。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政治自由主义,坚守以政治正义为核心的制度性认同。以亨廷顿为首的保守主义则强调美国立国之初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对于美国国民身份/国家特性应该始终居于中心地位。他提出,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具有领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作为精神主体,而仅仅以意识形态维系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认同一定是不牢固的⑦。哈贝马斯则认为,如果共和主义认同内生于民族主义中,或者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通过政治共同体原则重新创造(如瑞士和美国),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并不一定会表现出紧张关系,反而会相互补充⑧。
近年来,大家日益意识到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国家认同既涉及到公民的身份认同的问题,又涉及到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问题。因为“国家利益来自于国家特性。要知道我们的利益是什么,就得首先知道我们是什么人。”⑨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观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政治进程。当前高校学生的国家认同有什么特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的归属感如何?不同民族、学历的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能说明什么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在2010年3月~6月对北京的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我们先对北京的各类高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选择了24所高校,随机发放了9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65份,其中男生422名,女生412名(31份没有填写性别信息),汉族727名,少数民族90名(48份没有填写民族),被调查的学生年龄分布在17—35岁之间,包括566名本科生,267名研究生(其中硕士257名,博士10名),另有32名学生没有填写学历情况。本次调查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全球化的认同、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等。对于问卷,我们采用了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在本报告中,除了分析总体数据分布外,还会集中探讨民族、学历与国家认同的相关性差异。虽然问卷调查集中在北京进行,但是,基于高校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因此,本次调查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下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观的普遍情况。
(一)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
调查反映,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普遍较高,说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强烈。本次调查的政治认同选项包括对国旗、国徽和国歌等政治符号的认知,对“作为中国人”、“在国歌奏起时”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实力的信任、对政策法规的评价等。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非常高,尤其是有92.4%的学生在看到国旗、国徽时,“非常容易”或“容易”想到这是国家的象征;当中国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获得奖牌,国歌奏起时,94.7%的学生觉得“非常自豪”或“自豪”;89.5%的学生觉得国家的发展与自己休戚相关(详见表1)。
文化认同是指对悠久的共同历史、神话或者共同的记忆的认同。因此,在本次调查中体现为对于语言、艺术、文学、宗教、民俗、传统制度等要素的认同。问卷中,涉及文化认同的选项包括对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孔孟之道的作用和地位、学习中国历史的作用、对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看法、在中小学里开设古文、诗经等课程的必要性、对于中国武术、京剧、皮影戏等国粹的看法等。调查发现,大学生文化认同度也较高,但是,对于不同内涵的文化认同程度不同(详见表2)。
(二)全球化认同与归属感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发达的时代,一方面,传统的国家认同会面临全球化的身份认同的挑战,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身份认同并非没有阻力,它时刻要面对其它的集体性身份认同如性别、宗教、国家、族群、领土或社会生物等的挑战⑩。在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国公民同时面临向外和向内的拉力,国家认同同时处于对全球化认同与对地方、族群等认同的压力之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全球身份认同如何?在问及“总体而言,全球化是一件好事情”时,选择“完全同意”和“同意”两项的共有68.3%的学生(见表3)。而全球化的身份认同是与网络社会的发展相关联的。在信息获取手段上,网络媒体的崛起明显已经影响到当代中国大学生,在了解国家或社会大事的途径上,选择网络的比例高达40.9%,远高于选择电视、报纸、朋友或家人和其他(见表3)。
一国的公民对其国家是否认同通常与公民对本土的归属感相联系。全球化认同通常与对移民的态度相联系。那么,高校学生对中国的归属感如何?在“最喜欢的国家或地区”中,选择“中国”的比例最高,为53.6%,但是,选择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也高达46.4%(见表3)。在不选择移民的学生中,56.6%选择“我是个中国人,祖国是最适合我的地方”,27.2%选择“不喜欢其他国家的生活环境和方式”,20.5%选择“语言障碍”,9.5%选择“不知道”,7.2%选择其他。在选择移民的学生中,60.5%是因为“国外能给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9.9%是因为“如果家人选择移民,我会选择移民”,29.3%的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保障程度不高”,10.8%选择“不知道”原因,8.8%选择“其他”。
(三)国家能力与国家认同
国家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处理,应付灾害、危机的能力能够促进国家认同。调查显示,中国的国家能力建设得到了学生的认可。问及“面临金融危机,您对中国有信心吗”,“你相信以后中国的实力会强大吗”,肯定回答均占到80%以上(见表4)。一般认为,共同的受难比欢愉更容易团结人民的意识,提供国家记忆的基石。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89.8%的学生“非常相信”、“相信”中国会妥善地解决。但是,学生们对国家建设的不同方面反应差异较大: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认可最高,历史文化次之,如有83.0%的学生认可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53.9%的学生认同中国的历史文化,46.6%认可中国的国防实力,但是,只有27.5%的学生认可中国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事业,18.4%的学生认可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因为是多项选择,所以总百分比高于100%)。大学生的选择恰好反映出中国经济改革先行,社会、政治改革其后的改革顺序。
(四)国家认同的民族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国家认同上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在该统计中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假设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国家认同上没有显著性差距。如果统计出来的概率大于0.05的话,则说明假设成立。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如果概率小于0.05说明小概率事件发生,拒绝原命题,说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在代表政治认同的各选项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双尾检验值均大于0.05,这说明少数民族、汉族学生在政治认同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在文化认同上,通过组间统计、均值比较,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在各选项上的均值都大于汉族,这说明少数民族在这些项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认同感要小于汉族(在数据录入时,选A表示认同程度最高,但定义的分值为1,以此往后推,B为2,……E为5,所以均值越大,说明认同程度越小)。但是,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的结果,在大多数文化认同的选项上,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认同感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双尾检定)的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虽然要低于汉族,不过,这种差异并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程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认为中华民族这个词能够代表全体中国人”这一选项上并没有显著差别,表明“中华民族”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个选项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程度,一是“孔孟之道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一题经独立样本T检验后,显示的概率P值为0.043,小于0.05(本统计中定义的显著性水平为0.05),这说明少数民族对“孔孟之道”的作用和地位的评价要小于汉族,而且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看待“孔孟之道”的作用和地位上有显著差别。二是“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历史对人生与事业来说作用如何”,经独立样本T检验后,显示的概率P值为0.018,小于0.05,说明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看待中国历史对人生与事业的影响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汉族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的历史对于他们的人生和事业所起的作用更大。这说明,不同民族的学生之所以文化认同有差异,是因为认同的“文化”具有特定的内容。
(五)国家认同的学历差异
将所调查的样本分成本科与研究生两组后分析发现,本科生比研究生的政治认同感要更强烈一些,研究生比本科生的文化认同感更强烈一些。根据组间统计,均值比较,在政治认同感的每一选项上,本科生的认同都比研究生的认同高。其中,“作为中国人是否感到骄傲?”这个问题统计上(双尾检定),概率P值小于0.04,说明本科生与研究生在该项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的骄傲感明显要高于研究生。其中,“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取得奖牌国歌奏起时觉得自豪”,“在产品的所有特质(如质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相同的情况下,购买国产品牌的可能性有多大”,两者相同的概率在0.05以上,但均低于0.1。这说明,两者相同的概率非常小,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的结果,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政治认同的其他多数选项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根据组间统计,均值比较,在文化认同的多数选项上,研究生比本科生的文化认同感更强烈一些。但是,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文化认同上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在中小学里开设古文、诗经等课程有必要吗”这一问题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认同度相同的概率虽在0.05以上,但均低于0.1,这说明,两者相同的概率非常小。
三、结论与启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民族国家不是原生的,而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11)。国家认同是一种“每日投票”,共同体的建构一直在进行中。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比较高,即爱国主义情感强烈,但是,对于共同体内涵的认识却模糊不清。美国的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曾经提出一个分析框架,“合法性身份认同”是指支持并主导社会支配机制的身份;“拒斥性身份认同”则是抗拒该社会支配机制下的非主导性身份;而“计划性身份认同”则是要求重新建立一种新的身份,这种新身份的建立过程,暗示要转化社会的整体结构(12)。关键是,我们的“计划性身份认同”到底是什么?即“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是什么?
(一)文化认同依然是维系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但是,应该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
近代中国未曾发生认同之危机,因为中国人向来自觉文化优于他族,对自己群体之情感十分强烈,不认同中华文化之外来民族皆被视为蛮夷之邦(13)。调查显示,“中华民族”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当前高校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的归属感依然强烈。这是历史留下的一份珍贵的遗产,也是中国在处理各种民族问题以及两岸关系时可以凭借的财富。因为,文化在维系一国公民的国家认同中至关重要。单纯的政治信条不足以维系国家认同,“一个国家若仅靠政治意识形态立国,那会是脆弱的。”(14)
根本问题在于:在一个多民族国家,谁认同谁的文化?什么才是现代中国人安身立命、心灵归依之所?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在学术界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还包含着50多个民族。虽则中华民族和它所包含的50多个民族都称为‘民族’,但在层次上是不同的。而且在现在所承认的50多个民族中,很多本身还各自包含更低一层次的‘民族集团’。所以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15) 但是,具体的民族政策如何体现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各民族传统、文化、历史融合的“多元一体”?这仍然是一个问题。“中华民族”的历史应该如何讲述?在我们求学求职过程中是否有必要强化汉族、少数民族的区分?
(二)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已对国家的向心力构成挑战,中国应该重视指向未来的公共价值的建构
调查显示,高达68.3%的学生认为全球化是件好事情,46.4%的学生选择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国家和地区(见表3)。这表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对大学生形成一种向外的拉力。对影响大学生本土归属感的诸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选择不移民的考虑中,情感爱国主义占据了主流,而在选择移民的考虑中,工作和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现实因素的考虑占据了主流。换言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更多地指向原初性的情感联系、共同的历史与记忆以及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这些原初的民族特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政治价值等,即“事实性认同”多于“建构性认同”(16)。良性的爱国主义除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应该还有公共价值的支撑。“我们”的独特性既包括与“消极他者”(如敌人)的差异,也包括与“积极他者”(如朋友)的相同。然而,“由于古代的儒学思想在历次‘运动’中几乎被扫荡一清,共产主义理想在今天又失去了毛泽东时代的影响力,西方思潮则得不到官方的承认,我们的思想处于混乱和苦闷之中”(17)。因此,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建设“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战略任务是适时之举。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对国际经济体系的参与,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文化能使我们区别于“消极他者”、认同于“积极他者”?什么样的公共价值更能凝聚民族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我们的“计划性身份认同”的具体内容到底应该是什么?文化认同的建构是一个抽象而且缓慢的过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已经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这一建构非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三)政治法律共同体的建构相对滞后,发展的重点应该及时从经济增长转向制度建设
调查显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国防力量得到较多学生的认可,但是,政治民主发展程度、科教体卫事业得到的认可较少。这说明了以下问题:第一,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政治法律共同体是民族国家的两副“面孔”,前者意味着民族是民众的文化、心理皈依之所,后者强调公民相对于国家政治体系所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目前这两者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平衡。第二,中国的国家能力建设过程中,经济、国防等硬实力发展相对较快,社会福利、民主参与等相对滞后。
对于第一个问题,不少中国学者把哈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视为后民族国家时代重构公民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一剂良药。在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理论中,每个人都应该受到三重承认:每个人作为不可替代的个人,作为一个族裔或文化群体的成员,作为公民(即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都应该能够得到对其完整人格的同等保护和同等尊重(18)。哈贝马斯认为在当前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民主制度下的公民资格能够成为团结一切外来者的一体化力量(19)。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不否认民族文化历史在当代政治发展中的新意义与价值的前提下,如何寻求其与内生的文化皈依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解决之道。宪法的核心是平衡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公民资格的重要内容是平等赋予、平等保护,要求公民权利得到清晰的界定与保障,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侵害。公民的权利与地位得到保障,对国家利益和国家独特性的认同就更强。对于第二个问题,当今中国在汲取资源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公平、公正地分配资源等方面表现相对乏力。虽然从短期看,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增强正当性,但是,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并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继续深化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转向制度建设,国家认同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有尊严的生活”应当是保障基本权利、提供基本社会福利的生活。这应该是今后国家发展中着力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第3页、第12页,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②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和民族主义》,第1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③ 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第10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④ 塞缪尔·亨廷顿:《失衡的承诺》,第27页,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⑤ 参见埃兹拉·沃格尔主编:《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中美关系》,第42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⑥ 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第17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⑦ 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27页、第281页,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⑧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附录三:公民身份和民族认同》,第663~664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⑨ 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9页,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⑩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283~35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6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2)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4~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 Lucian W.Pye,China:Erratic State Frustrated Society,in Foreign affairs,fall1990,Volume 69 Number 4.pp.56~74.
(14) 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第281页,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5)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3页、第3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 “事实性认同”与“建构性认同”的概念见于许纪霖:《文化认同的困境》,《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17) 张健一:《现代国家认同与国家权力合法性》,《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
(18)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60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19) 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138~1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标签:文化认同论文; 研究生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中国民族主义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汉族文化论文; 移民欧洲论文; 身份认同论文; 政治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 全球化论文; 文化论文; 政治社会学论文; 移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