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融创高星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建设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整个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环节,所以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好坏决定着土建工程的质量好坏。由于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正在火热的进行中,所以在施工时对混凝土施工要格外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体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混凝土指的是水、水泥及砂、石子、配以添加剂及混合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进行均匀搅拌,而产生的一种胶状体,凝结后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由于其取材方便、价格实惠、生产过程简单、施工简便等,所以其使用量逐渐增加。混凝土搅拌物的可塑性很强,与钢筋结合可靠,并可以构成经济实用、耐用并且能制作出满足不同功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土建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材料,经过混合、搅拌、凝固以后,混凝土的强度会更高、耐久性及抗压性能会大大增强,从而兼具美观及高强度价值。混凝土能够承受的荷载非常大,可以有效抵御外界施加的巨大压力,并且能够有效调和施工中无法调和的部分。比如,清水混凝土的环保功效较好,比起化学涂料,污染更小,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产品,在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由此可见,混凝土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质量控制应用到的关键材料,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以保证施工质量。
3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拌制技术
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拌制时,要求在砂石与水的配比上要充分符合标准。同时,为了保障搅拌工序的稳定与连续,在正式搅拌之前需要由专业人员对搅拌机的配备状态进行检查,不但要检查机械稳定情况,还应在通电状态下加水空车试转,并且检查电动机的运行情况,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故障。按照特定的标准开始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可将含碱量不超过0.6%的水泥、B种低碱活性集料、外加剂等融入其中。在试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加强对混凝土碱集料反映情况的重视力度,并且对配比的强度、含碱量等进行记录,以此来判断所配制出的混凝土在质量上是否符合标准。在拌制温度时,如若在搅拌过程中,筒壁上的砂浆出现损失,则应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原料投入,具体措施为,减少砂石的英两,不添加其他的拌合料与水,当搅拌完成以后,将混凝土全部倒出,对其强度、外观、坍塌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检验,如若这些项目合格,则将其输送到浇筑位置,看其是否存在漏浆、离析、分层等情况,如若存在上述问题,则需对其进行二次搅拌,直至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为止。
3.2混凝土运输
接料前,搅拌运输车需要将罐内的积水全部排除干净;卸料之前,运输车罐体需要快速旋转搅拌,时间在25s以上,然后才能卸料。使用搅拌运输车对混凝土运输,如果存在较大的坍落度,可以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在罐内,并做好试验及记录,然后对加入减水剂的混凝土罐车快速旋转搅拌,达到要求以后才能泵送。保证施工现场的平坦、平整,临时搭设的坡道需要牢固,铺板接头要平稳、顺畅。
3.3浇筑技术
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能够对土建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技术前,要对模板参数、尺寸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事故标准,将检查后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要进行清理工作,对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现场进行清扫,再按照分层浇筑顺序进行凝土浇筑。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首先要进行竖向混凝土浇筑,观察填入水泥砂浆的浇筑状态,防止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对浇筑过程进行观察,确保无位移、变形现象,一旦出现要及时处理,保证整体混凝土浇筑质量。还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要明确混凝土浇筑顺序,且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工作。
3.4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振捣过程中,可以引入ZX-50振捣棒分层振捣,如若钢筋数量较多,间隙较小,无法将振捣棒插入其中,则可以改用HZ6X-30振捣棒,并且以浇筑顺序为参考将振捣棒有序排列,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使振捣棒能够在半径1.5倍的范围内发生作用,每个插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0mm,同时不允许与钢筋、预埋件、模板等发生接触。对于部分土木工程来说,混凝土的浇筑量十分庞大,在浇筑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冷缝现象,这将要求监理人员对振捣进行有效的修正,使泵管能够被安装在钢管架的上方,并且推进时的斜巷坡度为1:5的比例,厚度为0.4m,使混凝土的坍塌度对底板钢筋间的作用减少,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3.5做好混凝土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以后,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必须结合混凝土性质,采取温控措施,减少温差,这是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重要手段。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或者采用蓄水养护、循环水冷却等方法,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硬化更快,避免出现空蚀、空洞、冻胀等现象。蒸汽养护与自然养护是两种养护类型,养护期间温度控制是重点,避免混凝土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防止水分过渡蒸发,在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时,需要保证表面平整,要求覆盖物不能直接接触混凝土,直到混凝土终凝才能将保护措施撤除。
4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
4.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土建工程中,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是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根据土建工程的自身性质,确定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进而满足土建工程在混凝土方面的需求,通过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能够确保混凝土质量。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除了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还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变形、裂纹等问题,重在体现出混凝土技术的整体性。
4.2加强技术管理
①要使专业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要对各步骤的改进加大力度,施工完成以后要对有关工作经验进行汇总,尤其是对存在的因难问题,除了做好有关记录,还要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②要不断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要建立有关的管理体制,设计好原料的摆放位置,避免由于原料摆放不合理而出现一系列状况。对库房配置进行不断改进,避免由于外界条件,例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原材料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工程质量得到合理保障。
4.3混凝土施工监管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做好所有环节的施工监理,保证混凝土的各个阶段工作都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提升重视程度,加强监管力度,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偷工减料,保证施工过程的合格性,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促使施工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是重点,为此,需要从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技术上优化,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符合质量标准,同时,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水的质量控制、水泥质量控制及骨料的质量控制等,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开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超.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099.
[2]孟凡友.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7,09:30.
[3]张涛.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6):63-64.
论文作者:周益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