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巍 吴振琦 樊策己 龚飞 郝思尧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全社会的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转型调整,经济增长率下调,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高校就业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创新就业指导的思想教育模式,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划分模块,分类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工作; 创新
近两年来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出现动荡,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的经济处于转型期,面临一系列困难,以低附加值的商品出口和人力、资源的大量投入式发展的道路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经济的转型必然带来增长率的下降,这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已经由前几年的10%下降到7%左右,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是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还在不断上升,2015年突破700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这两年我系的毕业生人数在200人左右,平均就业率在94%左右。每年,我系举行的各种招聘会为15场左右,提供就业岗位超过800个,生岗比约为1:4,岗位提供的本科生起薪在2500元左右(武汉地区),在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每年仍有5%~7%的学生没有就业,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就业呢?除极个别学生是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找到工作外,大致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家庭条件较好,学生不愿意就业,认为无需工作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俗称“啃老一族”。第二是认为推荐的工作太辛苦,收入也不高,工作强度与收入不匹配,学生的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差距太大,无法磨合,导致无法就业。第三是就业的地域不满意,许多学生不愿意到沿海、或者外省就业,导致很多好的就业机会错失。第四是少数考研失败的学生想继续考研,不愿意就业。综合以上学生不就业的因素都与学生的就业思想不端正有关,而要想继续稳定我们的就业工作,如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意义和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融社会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帮助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求职择业,选择人生道路,成功步人社会的重要途径。其主旨在于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既帮助学生找到对个人发展有意义、展示自身才能的就业岗位,又能使他们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岗位。我院的就业指导目前虽然在不断改革创新,但是形式还比较单一,局限于信息的发布、政策的宣讲、技巧的培训、协议的办理等被动服务,还未形成主动的局面。就业指导课的理论与实际还有较大差距,与学生的职业定向脱节,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存在着教育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滞后,对学生就业思想的指导也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来夯实我们的就业基础。
我认为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慨括起来就是“四、三、一”工程 , “四个指导”是指观念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三个咨询”是指职业规划咨询、就业政策咨询和心理咨询.,“一个服务”是指就业信息服务。这三个方面要想做好不仅仅需要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们的努力,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要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氛围。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正是学习掌握各项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从学生进校开始就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把握机会,而合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又会促使学生认真学习,逐步走向人生的成功。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学生毕业时开几次求职讲座或举办几场招聘会,而要把它作为四年中的一个长远规划。实际上,大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其心理、生理一直是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持续进行。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模式要实现两个有机结合。第一要实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阶段性是指毕业前的集中教育,连续性则是指针对学生的特点将职业生涯设计与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对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使他们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了解国情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才观和就业观。其次,要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要经常召开毕业生就业座谈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等,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社会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尽管社会上职业种类繁多,内容也千差万别,但是社会需要各种不同职业的合理构成,不可能大家都去从事某一“好”的职业。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要树立不管自己的具体职业如何,只要勤奋工作,能够在本职岗位上作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并获得必要的物质报酬。针对现在大学生缺乏刻苦努力工作意识、依赖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参加职业素质拓展训练,与企业合作,加强实习等实践教学工作,培养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树立积极心态,激发个人潜质,砒砺意志,拓展心胸。同时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他人合作,最终达到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有些贫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往. 我想增加一些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可以在经济上支持学生,一方面可以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职业教育,通过平时在工作中对他们言传身教,进而将良好的职业素质渗透其中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毕业时,不少学生只盯着待遇高或条件好的大城市、大企业,不愿意下基层,干工作讲条件、图实惠,不讲实干和奉献,而现在社会的实际情况却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在什么单位都应从最基层干起,都需要毕业生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因此,要把培养学生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育能安心、肯吃苦、敢创业的职业素质精神,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四、就业指导工作还应该划分毕业生群体模块,分类指导
就业指导应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和各方面的能力情况,并结合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按照层次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划分不同的毕业生群体模块,多角度、多层次地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例如:对家族产业或家庭有经商条件与氛围的或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引导走“创业开拓”的路线,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 而专业知识学习特别优秀的划为一群体模块,可以以升学为导向,以学术科研的推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高层次的生涯设计,并结合学生学术科研、挑战杯等项目开展实施。一般的大多数学生则设计高级技术人才模块,锁定走“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路线。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
就业工作要想保持稳定,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新时期大学就业指导人员扮演的角色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而且还是心理辅导员、生涯设计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劳动力市场信息提供者。面对大学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肩负的多重任务,目前我院就业指导队伍必须进行系统、长期的培训,使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科学的就业指导方法,接受新的就业指导理念,使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我院内部要形成由院领导、就业指导职能部门、系领导、辅导员以及各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网络,使关心就业、服务就业成为各个部门和每个岗位无法推卸的责任,从而真正将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高校就业指导责任的全员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更多的从调整改变学生的心态着手,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化解不良情绪,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是我们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汪大巍,1977年12月出生,男,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化学与制药工程系工作、担任系党总支书记兼行政副主任。
论文作者:汪大巍 吴振琦 樊策己 龚飞 郝思尧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就业指导论文; 学生论文; 工作论文; 职业论文; 社会论文; 毕业生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