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博罗 516157
摘要: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劣不仅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更关系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显得非常有必要。因而本文从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为切入点,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促进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加上建筑施工管理又是一项繁杂的工作,这就对建筑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整个工程中,必须切实注重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在建筑施工中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1.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
1.1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建筑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施工材料,这些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施工材料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做到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质量合格达标,进场后合理放置,避免放置不当导致材料质量受损。二是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建筑工程由众多施工工序构成,且这些施工工序之间紧密相关联,施工工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加强施工工序质量管理,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方案要求进行操作,完成工序后先进行自检,然后由质检和管理人员再次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2施工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以及工程成本造价之间有着密切关联。通常施工进度过快,就会忽视施工质量,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需要进行返工,这就会增加工程成本造价。施工进度过慢,则会延误工期,导致建筑无法在预定时间内交付,严重影响着建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加强施工进度管理非常有必要。然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因素较多,例如人为因素、气候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等。这就增加了施工进度管理的难度。为了确保施工进度管理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就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方案,合理配置建筑工程中的各种资源。
1.3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延误施工进度,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施工人员无违规操作情况。加大安全资金投入,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装备,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装备才能进行作业。
2.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与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即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其中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影响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建筑企业只有将三大要素有机结合,才能充分生产力作用,提高生产力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大要素之间息息相关,缺了任何一个要素,都必定会对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建筑工程也深受影响。其中劳动者又是三大要素的关键所在,而建筑施工管理又是直接作用于劳动者。因此,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是满足市场需要。市场是动态的,随时都在变化。建筑施工管理只有满足市场需要,才能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促进建筑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的社会效益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必须根据市场动态、变化情况,结合市场需要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提升企业声誉。建筑企业的声誉直接反映着建筑企业的实力资质和诚信程度,关系着建筑企业的整体效益。若是建筑企业声誉不佳,那么就会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制约。这就对企业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并且激流勇进,而企业的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素质,因此,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是提升企业声誉的重要途径。
2.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
2.2.1管理思想观念创新
管理的思想观念直接作用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若是管理思想观念滞后,就必定会阻碍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影响施工管理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观念,这是促进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建筑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加强创新思想的运用,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建筑企业应将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高度提升至企业发展战略核心高度,贯彻落实创新管理模式,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2.2.2管理机构创新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为国民经济总值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受我国以往国情和政策方面的影响,在进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对项目的定义是在签订合同后,合同中的内容就是项目,并根据此项目进行管理。同时,随合同签订而成立的项目部门,会随着合同终止而解散。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项目部门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职权较大,对人力、资金、物资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处置权,虽然项目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又代表着建筑企业,但是其又不属于建筑企业,这就导致项目部门在运行方面会存在局限性,若是项目部门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没有与建筑企业、施工人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就会导致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利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及作用的发挥。必须对管理机构进行创新,以此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2.3管理体制创新
一是建立责任制度。建筑企业是建筑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项目部的投资主体。建立责任制度促使建筑企业明确自身职责和产权,实现管理透明化,而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新的产权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对企业及项目部的责任进行界定。
二是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建立,能让项目部明确知道自身所拥有的边界清楚财产,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法人财产承担相应的法人责任。并根据法人财产进行对项目部法人地位的确定,通过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能为项目部迈入市场提供良好的保障,让其能独立承担法人责任。
2.2.4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技术创新有助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从而实现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具体的管理中,主要是通过加强新型工艺技术的应用,对现有的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比如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往往需要多个环节,所以我们就需要对这些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将浇筑、振捣和养护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并强化工艺质量的控制,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的成效[3]。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需求,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势在必行。并结合其管理内容和原则,切实加强对其的创新和优化,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郑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的有效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5,(20):259.
[2]梅雪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建筑机械化,2015,(06):71-72.
[3]张月娥.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168.
论文作者:李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