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弱电智能化是建筑智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筑智能的基本要求。 这是多种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弱电智能化是未来我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人们对建筑物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对弱电智能的研究,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将成为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重点研究弱电智能的发展方向及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发展;方向;应用;探析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图像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延迟能量系统已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和服务管理的优化和集成创造了一个高效,合理,舒适,节能的工作环境。 弱电智能系统的应用是现代建筑业的必然趋势。
一、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
弱电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安保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四大类,共四大类15个子系统,营造了面向大众的人性化就医环境,构建了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优化管理、控制运行、便于维护、舒适安全、高效节能及安全可靠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弱电智能化的应用重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计算机的信息。
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应用探析
(一)楼宇操作系统。事实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相对较晚,在楼宇建筑系统,建筑结构,管理和控制方面处于劣势。 然而,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发展。 其中之一是建筑物中的建筑操作系统,其中包括能源管理,运行和维护控制,施工周期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数量。 真正实现最佳管理。 此外,智能操作模式可以管理身份认证,因此它在操作系统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基于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通信设备和安全管理设备,可以集成语音,信息,视频等,电路相对复杂。 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将智能建筑与外部网络系统或终端连接起来,这是智能建筑技术薄弱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火灾警报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弱化技术。 它主要连接灭火设备和通信设备,形成功能丰富,自动灭火和相关文件管理的可控安全网络。 火警系统中有两个电源控制器,一个是220伏,另一个是24伏特蓄电池组,。报警系统控制器和探测器之间只有两条总线,两条总线是并联的。 不仅可以发送火灾报警信号,还可以输出这些信号,从而可以进行存储器存储和停电检测,真正提高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质量。
四、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的工程,需要现代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图像显示技术、施工管理技术以及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支持。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尤其应加强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运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智能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关键在于弱电智能系统的总体设计,必须保证设计要符合弱电工程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满足智能化建筑的功能需求。同时顺应国务院推行“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考虑 “三网融合”对系统构成的影响,有线电视、通信等相关系统从系统组成、敷设路由及相关机房等多方面考虑未来进行网络融合改造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二)选择合理的弱电工程承包商。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状态是智能化弱电工程的质量标志,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否正常地运行除了与设计的合理性有关,还取决于安装施工质量,因此,承包商的选择是整个安装施工的关键。目前,我国的集成度较高的弱电工程系统一般是由一个公司总包,并将不同的子系统分包出来,这需要选择一个称职的主承包商对其进行整体负责,以对工程进行系统的组织、管理和控制。
五、弱电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一)由模拟传输向数字传输转变。传统的弱电智能化系统的传输方式是模拟传输。利用这种传输方式来进行传输效率不高,信息也得不到保证。因而利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就成为了未来弱电智能化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数字信道进行传输可以有效提高传输效率,传输系统也将更加稳定。
(二)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也在不断的进行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随着国外的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atm通信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几年内智能建筑的通讯技术仍然会追求数字化、宽带化以及高速化、网络化的多媒体通信技术。
(三)专用网络向IP网络转变。在智能建筑中,传统的网络连接方式是利用485网络来进行连接并传输。485网络系统虽然能实现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基本传输任务,但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在传输过程中不支持监控以外的系统传输,因而不利于弱电智能化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利于综合布线。现在人们经常用到的网络系统则改为了IP局域网进行传输。利用IP局域网进行传输方便高效、而且扩展性强,响应速率也很快。
(四)智能建筑网络系统逐渐向“三网融合”的方向迈进,通过利用基站架设、智能设备管理等优势,弱电技术所利用的信息平台将会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
(五)智能建筑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更多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多种技术来迎合居民越来越多的生活需求,这将会成为今后智能建筑建设的主流方向。智能建筑最终会实现利用弱电技术完成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的综合应用。
(六)集成度高。在第一代弱电智能化系统中,产品功能单一,集成度低,各个单元模块分散布置,线缆多且分布非常复杂,这种布局方式不利于系统功能的整体发挥,同时对系统性能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度也将越来越高。集成度越高,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而且也将更有利于系统性能的发挥。
六、弱电智能化应用展望
弱电智能化系统是建筑工程发展的有利技术,它的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医院,更适合银行类和企业类的建筑,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无限广阔,也是建筑行业市场的重点需求。为此,对于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施工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设计,不仅能为建筑工程提供管理的高效性,而且弱电智能化还能有利于对建筑设备设施的维护,提供建筑企业的建筑设计水平,为建筑企业赢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天恒.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广东科技,2006(3):114-116.
[2]孟宪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323-323.
[3]程大章.智能住宅小区工程建设与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魏华.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22-23
[5]黄政辉.酒店弱电系统发展趋势探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9,(05):27-28.
论文作者:范程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弱电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网络论文; 智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