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市下城子镇中心卫生院 157516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 2015年8月间进行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进行,不但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而且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病率极高。由于其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特点,且多数患者对治疗及护理保健未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发作时治疗(或仅自服胃药),症状缓解即停药。该病复杂多变,容易复发,并发症较多,因此,需要临床给予高度关注,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阻碍病情的进展。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知识背景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因其主要发病部位在胃与十二指肠,故称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随着现代医学对本病的不断认识,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抗幽门螺杆菌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本病的的短期愈合得到有效的解决,但药物的不良反应、愈合后的高复发率、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等问题又时刻困扰着临床医生与患者。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早有认识,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胃脘痛”、“泛酸”等范畴,长期以来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
1.2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 2015年8月间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观察组4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42.43±2.81)岁。对照组患者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3.56±2.78)岁。通过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两组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使用的是自拟中药方剂,基础方如下:黄连6g,海螵蛸10g,苍、白术各15g,丹参20g,黄芩12g,川贝母12g,三七粉2g,白及10g,元胡12g,白芍15g,厚朴20g,太子参20g,黄芪30g,瓦楞子15g,川楝子10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合并暖气频作、两胁胀满、遇情志不舒而加重的患者联合青皮、枳壳、香附、木香;对于合并手足心热、纳少口干、胃脘隐痛、大便干的患者加麦冬、沙参;对于合并胃脘部隐痛、神疲乏力、喜温喜按的患者加吴茱萸、炮姜;对于合并口干易怒、胃脘胀痛伴有灼热感、舌红苔黄的患者加茯苓、苍术、滑石;对于兼有瘀血的患者加郁金、红花、桃仁、赤芍,1天1剂。水煎服400ml,早晚分2次温服,连续口服4周。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具体为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每天两次,每次 20mg;果胶铋每次口服 3 粒,每天 4 次,均以 4 周为 1 个疗程;同时部分患者辅以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1.4疗效评判标准
据《中医消化性疾病诊断治疗标准》将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与无效三种。其中治愈是指患者经胃窥镜检测,无溃疡症状,胃部周围组织恢复症状$lJ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病症明显改善,胃镜检测溃疡和周围组织炎症显著消退;无效是指患者胃溃疡症状以及周围组织炎症没有变化,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1.5统计分析
本文研究所有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SPSZI.0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又士。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统计结果。其中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43例患者治愈17例(39.53%),有效20(46.51)例,无效3(6.98%)例。对照组43例患者治愈10(23.26%)例,有效17(39.53%)例,无效16(37.21%)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的患病区域是胃部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是由于胃部的酸性物质对胃粘膜进行持续性的刺激最终导致胃穿孔,因这类疾病与胃蛋白酶消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被称为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多发性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发病率高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同时临床研究发现梢化性溃疡疾病多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以及作息等习惯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相比于女性患者而言,男性发病率偏高。无论是何种特征梢化性溃疡都对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其大的负面影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更高效的治疗方法的渴求也变得愈加的强。
在治疗该疾病时,西医认为,西医治疗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于周围血管壁与溃疡基底的纤维明显增厚,形成管腔狭窄,出现营养不良及局部的血循环障碍,导致溃疡复发率较高,难治愈。而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心下痞”等范畴,主要通过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及加强黏膜的屏障功能来进行治疗,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春秋换季时好发。中医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方含有具有泻心解毒功效的黄连,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丹参,利于清脾的黄芩及保护胃黏膜功效的白及等,可有效中和胃酸,修复胃黏膜缺损及穿孔部位。本文采取的药方中含有上述药方中的丹参、黄芩、白及、黄连,还含有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茯苓、黄芪、太子参、苍白术,疏肝理气止痛作用的白芍、元胡、川楝子,行气化湿的厚朴,活血化瘀的三七粉等。再结合中医独特的的望、闻、问、切、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辨证,合理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从根本上杜绝复发,清除HP。
由实验结果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且治疗结束后,进行后期随访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
总而言之,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类消化系统疾病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大幅度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同时降低了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效果,并且大大降了低患者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文林,伍海涛,罗超华,等。白药总苷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78-1779.
[2]戴建明.陈心一老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3);14-15.
[3]邹连章.30例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26-128.
论文作者:赵晓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系统疾病论文; 中医治疗论文; 症状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