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白永康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白永康

白永康

西藏农牧学院 86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能够保证其施工质量,还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对混凝土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技术在水闸及大坝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应用

引言: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容较多,主要有泵送、轻集料控制、密实以及喷射等。近几年,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取得的建设效果较好。水利水电工程属于重要的建设工程,受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较高,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1、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时,通常是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水坝加固。混凝土进行施工时利用水泥、砂石等特点,其结构框架是钢筋,可以使建筑实体更加稳定坚固。混凝土技术是目前较好的施工技术,具备稳定性较强、施工简单等特性,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这种技术通常是借助混凝土进行施工,并在结构框架建构过程中,使其处于最稳定的状态,保证施工后期的进程及质量。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对混凝土材料比例进行合理配置,由于其材料性能具备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材料配比会对结构框架稳定性造成影响。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施工对象,对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有一定的明确,从而对各类物质进行合理分配,满足混凝土配置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能够为水利水电施工提供保障。

2、改善了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材料是多种不同材料混合制成的,在进行制备时应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结合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来分类材料。在混凝土材料进行配置时核心材料是水泥,应严格掌控水泥综合性的材料,从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来看,水泥水化热性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应用效果,因此在选取水泥材料时应选择水热化性能低的水泥,并分析水利水电的建设要求,对水热化的控制要求有明确掌握,然后根据实际数据制定混凝土配比方案。

混凝土在进行配比时应注意:(1)在保证水利水电项目建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水泥水热化影响施工技术效果进行调控,并控制结构形变。(2)对混凝土搅拌材料及初凝时间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材料进行全面投入应用时,有关部门应要求技术人员全面检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及质量,只有检测及审核合格后,才能应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安排专业运输车辆来配送材料,并做好适当的保护措施,降低由于外部因素影响材料性能的可能,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提供保障。

3、水闸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闸作为最基本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节,若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失误,可能会造成施工时间延长。水闸主要有两种类型:涵洞式和开闭式。这两种水闸的施工均相对复杂,尤其是地基处理的环节,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对细节要注意,防止因为细节失误影响工程质量。其施工过程包含底板和闸墩,应用技术为:首先,底板施工主要由浇筑来完成,过程是浇筑之前明确软土地基位置,在地基之上浇筑混凝土层,厚度为9cm左右,便于在浇筑过程中找平地基,在周围位置放置侧面模板,并将其固定,避免在浇筑时底板由于承受压力过大造成变形,重点注意的是,混凝土土层和浇筑部分的强度应保持一致,以此来形成摩擦。等浇筑部分完全冷却后,可以在混凝土中将钢筋的安装位置确定,并进行固定,防止其变形。其次,闸墩的施工,会设置水闸门槽,槽内分布大量的钢筋,闸墩中应有大量预埋件,这些过程均使混凝土施工难度增加。因此,对于混凝土施工,主要是在浇筑完成时,控制误差,来自于闸墩厚度和垂直度为浇筑留有一定的空间。底板与闸墩之间也要用混凝土进行连接,避免沉降之后两者之间出现分离[1]。

4、大坝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分缝分块的技术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应用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工程大坝施工的总量相对较大,不能短时间内一次性的完成,因此可以通过分块浇筑的方法实现施工,其中有三种主要施工方式:通仓、错缝以及纵缝分块。在应用错缝分块的过程中,应分析浇筑活动,保证浇筑高度和方向交错与竖缝,对温度掌控要求不高。

4.2接缝灌浆的管理体系

目前混凝土的大坝接缝灌浆管理体系主要有盒式、骑缝及重复三种分布方式,其中盒式灌浆体系应用较多,重复式灌浆体系主要运用在畅通管道的二次灌浆中。接缝式灌浆体系管路的流畅性大多数都较高,压力值实际为0.2MPa,不需要全面掌控灌浆压力。接缝核心为控制接缝的开张程度,由于接缝灌浆的开张度为水泥颗粒的4倍,随着灌浆压力值的增大其开张程度也会随之扩大,因此应控制其开张程度。此外,接缝灌浆在进行施工时,应控制温度,由于通常分块浇筑的实际长度长,若采取的操作措施不够合理,会由于温度变化而造成出现裂痕。这类浇筑方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应用较高,施工速度相对较快。

4.3混凝土施工中的维护管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应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使混凝土的施工维修难度得到有效降低,构造应用时间得到扩大,只有借助混凝土维护管理才能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在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应对做好结构构件的维护工作,提升施工和谐性,使施工密实度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进行维护时,还要加强管理,动态化掌控各个施工环节,防止发生危险事故,使混凝土的使用时间得到延长[2]。

结论: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其施工质量,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筑行业应加强探究混凝土施工技术,使混凝土施工的管理质量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作用,提高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严婷婷.探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2):89.

[2]梁志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20):105.

论文作者:白永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白永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