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模糊评价及其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及其应用论文,模糊论文,评价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2)05-0013-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或决定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对于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是一项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监督管理的新制度,这种制度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有一定的实践,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关注,并有学者尝试着去解决,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虽然有关技术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很多,但没有反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长期发展能力和对社会贡献的指标。(2)从指标性质来看,侧重于比率、价值型, 忽视绝对、实物型指标,受通货膨胀、汇率、政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易使企业技术创新某些方面绩效评价缺乏可比性,进而造成评价结构失真。(3)指标设计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要么指标体系繁杂,要么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造成重复计算,指标全面性与关键性、绝对与相对指标之间结合的科学性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揭示企业发展过程中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补充,能确保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因此,设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前提与基础。
1.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制约因素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涉及评价绩效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因此,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正确,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一项评估活动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企业技术创新元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的指标,并且指标要有较好的可靠性、独立性、代表性、统计性。
二是可比性原则。一套指标体系是对多个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因此,该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企业间统计指标的差异,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是各企业共有的指标涵义,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三是成长性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研究企业潜在的、未来的技术创新绩效。
四是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原则。在指标体系中所采用的指标应全面、系统,力求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同时由于评价问题比较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硬性指标与软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因为,硬指标是显性的,它只代表过去与现在;软指标是内在的,更具有前瞻性,个性化信息保留较多,对未来的把握远比硬指标好。
2.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原则,设计出如表1 所示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该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的目标层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主因素层则包括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所创造的两个方面的效益: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子因素层是主因素层内容的进一步细分化和具体化。笔者将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分解成16项具体指标,其中6 项为定性指标(a[,16],a[,19],a[,23],a[,24],a[,25],a[,26]),其余10项为定量指标。
表1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
创新产品数a[,11]
创新产品单位成本a[,12]
企 创新产品销售收入a[,13]
业 经济效益U[,1]创新产品创汇率a[,14]
技 创新产品所占的销售比例a[,15]
术 创新产品竞争力a[,16]
创 技术创新收入占投入经费比例a[,17]
新 创新产品利税率a[,18]
绩 用户对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a[,19]
效 专利拥有增加数a[,20]
U
技术创新对社会贡献率a[,21]
技术创新对社会积累率a[,22]
社会效益U[,2]
创新产品对促进社会就业的作用a[,23]
创新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的作用a[,24]
创新产品对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a[,25]
对社会相关产品的带动作用a[,26]
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
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量纲,应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实质是将评价指标的原始值转化为评价值的过程,借用隶属函数的思路,可构造下列无量纲化处理函数。
其中x[,ij]、y[,ij]分别为第i个企业j指标的原始值与评价值;x[,io]为该指标的评价标准值;α为指标性质参数。当评价指标为正指标时,α取1;当评价指标为逆指标时,α取-1;当评价指标为适度指标时,若有x[,ij]≥x[,oj]时,a取1,若有x[,ij]≤x[,oj]时,α取-1。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如果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构造了评价的空间维度,那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则直接反映该指标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大小,并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左右着评价结果,因此,指标权重的确定是科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即通过专家意见构造判断矩阵,并采用特征根法求解综合判断矩阵,将专家经验与数学模型结合起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是:
(1)子因素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假设用因素集U={u[,1],u[,2],…,u[,m]}来刻划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从每个因素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可得到一个评价。假设所得到的评语集合为:V={v[,1],v[,2],…,v[,m]},其中v[,i]为从因素u[,i]角度对该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将论域x有限划为n个值:x[,1],x[,2],…,x[,n],从这些值处来考虑m个评语,得到相应的m×n评价矩阵
式中,r[,ij]表示评语v[,i]的隶属函数在x[,j]处的取值。
因为描述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各个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中所占的分量也各不相同。将所有因素的重要程度用模糊向量A来表示,记为A={a[,1],a[,2],…,am},其中a[,i]为子因素u[,i]在综合评价中影响的程度大小。
当模糊向量A和模糊评价矩阵R已知时,作模糊变换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综合评价向量
B=AoR={b[,1],b[,2],…,b[,n]}①
其中,b[,j]是综合评价B的隶属度函数在x[,j]处的值。求b[,j]有多种方法,按照广义模糊运算定义,一般可选四种算子,即,前三种用于突出主要因素,不考虑或稍微考虑次要因素的综合评判,后一种是对所有因素依权重大小均衡兼顾,比较适用于要求整体指标的情形。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三、应用举例
现在我们用上述模型,根据前面设计的指标体系,对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作一评价。其步骤如下:
Step1用AHP法测定各指标权重。经计算,其数值为:
A[,1]=[a[,11],a[,12],…,a[,20]]=[0.05,0.10,0.10,0.05,0.15,0.10,0.10,0.15,0.05,0.15]
A[,2]=[a[,21],a[,22],…,a[,26]]=[0.10,0.10,0.20,0.20,0.10,0.30]
Step2确定评语集V={v[,1],v[,2],v[,3],v[,4]}={高,较高,较低,低}。
Step3邀请专家按上述评语集对U[,1]和U[,2]中各指标进行评判。 得到模糊评判矩阵为:
B′=[b′[,1],b′[,2],b′[,3],b′[,4]]=[0.351 0.445 0.124 0.080]
Step6评价结论
据B'可知:该项创新绩效隶属于v[,1]的隶属度为35.1%;属于v[,2]的隶属度为44.5%;属于v[,3]的隶属度为12.4%;属于v[,4] 的隶属度为8%。因b'[,1]+b'[,2]=0.351+0.445=0.796>0.5,所以,可以综合判定该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