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对工民建工程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论文_刘书军

探究对工民建工程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论文_刘书军

身份证号码:23100519840107xxxx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让我国的工民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巨大的发展机遇背后也潜藏着不小的挑战,作为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最为紧要也最为关键的不良地基改造技术,其运用水平关系到广大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改造技术是工民建基础工程安全性及稳定性的必然保障,也是规避工民建整体危害的有效手段,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改造技术影响深远。

关键词:工民建;不良地基;改造技术

1 工民建施工中常见不良地基土

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每个区域的地质情况是不完全一样的,在具体的开展建设工作时,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开展,要事先分析场地的地质以及水文状态等,只有正确勘察,才能够得知不良地基的具体表现情况,然后才可以结合地基的现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顺畅开展。当前时期,工作中出现几率较大的不良地基有如下几种。

1.1 软粘土

这种土在建设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它的特点是强度不高,但压缩能力非常高,不易渗漏。正是基于它的这些特点,导致项目的稳定性无法保证。通常来讲,它的排水强度不高,总体受力水平也较低。

1.2 杂填土

它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土壤,它分布在我国的很多区域中。它是我们平时生活以及工作生成的垃圾,长久堆放分解得到的一种土壤。通常来说,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由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而生成。因为它生成的情况非常繁琐,而且放置不均导致土壤厚度不一样,因此就会导致地基下沉不一样,严重干扰到它的稳定性。

1.3 饱和松散砂土

这种土是由细砂构成,它的静载作用非常明显,能够保证强度良好,不过假如碰到强大外在压力,如地震,就会导致结构发生反应,这时候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变形问题,严重影响到地基的牢固性。

1.4 膨胀土

这种土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它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它的特点是遇到水就会变大,而且它的受力水平也会下降,有时候还会发生变形,因此它的稳定性不是很好。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当水分比例改变时,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变形现象,它会对建筑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5 湿陷性黄土

这种土主要存在于我国的南方区域。其主要是在覆土层自重力、附加应力等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土层产生的整体结构的变化。它是当前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土。为了防止其对建筑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就要积极的对其开展改造工作。

2常见的几种对工民建工程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

2.1置换法

置换法可以细分为换填法、强夯置换法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利用性质稳定的土、石回填不良地基土。通常情况下,工民建工程中首先确定地基中存在不良地基土的范围大小,其次是就近开挖天然砂砾,铲除不良地基土,利用天然砂砾置换。该改造技术中的重点在于控制换填的面积,还田深度不应超过两米;技术难点在于计算出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负荷能力、变形数值,要求计算换填的砂砾的级配和含量的具体数值,确保换填完仍可以压实和拥有科学的沉降能力。强夯置换法主要是在地基深度进行填料,需要控制的是不同的土质打桩的大小深度不同,在孔内所添加的填料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注意的是,处理后的地基要求变形模量高,不受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的深度最深可达到30m以上,当遇到不良地基土深度较深且工民建工程所承压较大的时候应该采用的方式。

2.2夯实法

夯实法是对不良地基的压实,确保压实后的地基结构均匀,改造原有动态变化大的土质结构,对于软粘土的改造技术就是采用夯实法,确保破坏原本松散砂土的变化性,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目前,夯实法的具体改造手段有压实法和预压法两种。压实法主要是利用外物,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夯实,对于软粘土而言,利用重锤等工具,实现对单位内的不良地基土质颗粒进行碾压,确保土质颗粒固定成形,不会向四面移动;第二种夯实法是预压法,预压法是在经过夯实后计算出一定的静荷载力后所采用的一种对症下药的改造技术。夯实不良地基土之后,不良地基土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其静荷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改造后的地质结构所能承受的强度仍是未知,因而通过静荷载力试验,对软土地基进行去静荷载力,才能保证改造后的不良地基土不会因为受力增加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常用的预压法有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讲究边观察边预压,当地基下降和渗透能力符合设计标准时应该及时停止预压;真空预压法是在土中造成真空,按照设计差值,抽掉相应的水,从而使地基土更加坚固。

2.3注浆固结技术

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面临不良地基改造的问题,鉴于不良地基容易发生变形且承载能力较差的特点,一般建筑企业在进行不良地基改造时会选择通过注浆固结技术来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力。在进行注浆固结工艺之前,技术人员应对地基场地进行细致的考察,以确定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符合注浆固结技术的施工要求。现阶段,建筑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分层注浆技术对不良地基进行改造处理,通过将纯水泥或水泥混合浆液灌注到不良地基的缝隙中,使软土组织在经过泥浆固结处理后形成一个新的地基土层,以此实现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该施工技术还能够对不良地基土的高流动性而诱发的地表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2.4压实与夯实法改造技术

2.4.1表层碾压法

碾压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的滚轮压力对土壤进行压实,使其能够达到理想的密实度和硬度,而碾压机械一般分为平碾和羊足碾等。平碾使用的是一种自行式压路机,其主要以内燃机为动力,重量一般在 6-15T。通常来说,羊足碾适合用到粘土中,但不适合用在砂土里面。这主要是因为碾压砂土会使颗粒承受较大的重压而扩散,最终影响到结构稳定。

2.4.2重锤夯实法

夯实法主要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实现对土壤的夯实,使土体的空隙变小,并且土粒的排列会更加紧密,以此使地基的稳固性增强。一般常用的人工夯实普遍使用的是木夯和石夯;机械夯实常用的则由内燃夯土机和蛙式打夯机、夯锤等。夯实法一般运用于小面积的回填土夯实,其具有较好的夯实效果。

2.4.3振动压实法

振动压实法主要是将压实机土层表面,通过压实机的震动作用,使地基内部的土粒发生持续的移动并且最终达到一个密实状态。震动压实一般使用高性能的压实机械,其主要运用于对杂填土和轻度粘土的压实。

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民建工程施工项目中关于不良地基改造的技术,也成为了建筑企业热切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不良地基改造技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改进,这是工民建工程顺利开展的必然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淡怀.试论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8).

[2]黄麦林.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杨涛,秦妍.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1(7)

论文作者:刘书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探究对工民建工程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论文_刘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