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河南人文高速公路建设研究论文_张祎茹

基于地域文化的河南人文高速公路建设研究论文_张祎茹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河南高速公路的蓬勃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多的精神需求,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由经济角度转向经济文化双重考虑。本文对河南人文高速公路建设进行研究,叙述了目前国内外人文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新的建设的建设方法与基本思路。对中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河南人文高速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为日后河南省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效益。

关键词:人文高速 中原文化 建设方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河南古为“豫州”,位于九州中心,有“中州”、“中原”之称。地理位置居中决定了河南的战略地位,历史上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于此,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便有四个。而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河南仍然是国家中部的中心,特别高速公路网,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中枢,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直通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河北和山西六省,可以说“河南通,全国通”。

以河南为其中心的中原文化具有原创性、根源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基础性五大特点,是中华文化的中流砥柱和本源,河南中原文化具有多民族多文化相容的典型特点,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历代帝王十分重视建设以中原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历史记载的中原康衢大道宽敞便捷,支撑了中原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心地位的稳固,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所谓人文高速公路,其实就是将高速公路与人文信息相结合起来,融合之后,通过高速公路的建设来展现其影响区域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地域特色,从而可以实现高速公路由单一向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人文信息展示的多复合功能的转变。对人文高速公路的建设进行宣传时候,应把公路沿线的地域特色作为宣传方向,通过宣传人文特色来丰富高速公路的内涵,而高速公路亦同样是宣传地域特色的门户。

二、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高速公路建设方法与途径

(一)人文景观绿化

河南省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中部,省内地貌主要是平原,农业是河南省的重要产业,由于河南省内的特定的地貌和农业产业结构,因此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同时满足功能要求和达到景观效果;一方面要满足农业耕种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又要尽可能保护当地的自然风貌,从而可以达到集农业和观光为一体的设计目的。

对高速公路进行的各种景观的设计首先需要公路建设的基本路用功能,包括要考虑公路建设时车辆的行驶安全、车辆平整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时应以人为本,从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提高路用性能,提升驾驶员的驾驶满意度。为达到此目标,公路建设时应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道路本身进行巧妙融合,来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景观 [1]。

郑少高速公路作为河南省第一条旅游高速,是一条集“美、绿、洁、优、畅”为一体的高效、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重要主干道,被誉为河南省的“黄金旅游干线”。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视觉单调而给驾驶员所造成的疲劳感,郑少高速公路设计者在公路两侧的边坡上种上了绿草,巨大的“武”字和少林武僧雕像也出现在路边,并在几处喷锚防护上配有彩色喷绘。驱车驶入郑少高速,不仅给司乘人员带来了方便、舒适、安全,而且带来了视觉上的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人文标识标牌

对于人文公路信息的设置位置的考虑,应尽量选在对交通通行影响较小的公路建筑限界外的安全区域内,在布设时不仅需要满足交通视觉安全,还需要尽量利用现在已有的设施,使其能够用与所经过路段的景观进行巧妙融合,尽量减少对现有景观的破坏 [2]。此外,对不同路段的不同地形,同一种人文信息所能产生的表现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在进行人文信息表现形式选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使人文公路建设达到较好的效果。如郑少高速登封站,将少林寺铜人雕像设于高速口处,将地域特点与高速公路结合起来,体现了人文高速的概念。

(三)人文服务区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而服务区与城市相比较起来,其空间比较独立,且面积较小,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但是服务区它同时又是城市的一部分,是城市名片的象征,是城市建筑群体的延伸。所以,对服务区进行设计时,不能片面的将其与城市分隔开来,需要同时兼顾服务区所从属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因路线选线设计一般远离城市人群,故而此时,服务区充当的角色就是对往来城市的衔接,是对城市文化的体现,是城市的名片,不仅为人们提供旅行途中的饮食、休息、娱乐、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旅游服务,服务区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化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非常重要手段。

对服务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尊重当地的人文环境,把当地的民俗艺术、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特色资源与科技文化进行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并在服务区的设计中得到充分运用,不仅使传统文化在服务区的设计中得到深层次的升华,还可以让整个服务区兼具地域性、观赏性等特征。

例如,开封服务区所展现的的汴绣、官瓷和木版年画等,是对开封古城最直接的展示。巩义服务区超市引进河南省著名的烧鸡品牌“道口烧鸡”等特色产品,一方面达到了创收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对河南最好的宣传。

(四)人文桥隧

高速公路桥梁隧道主要功能是使车辆在山区通行时,缩短所需行驶里程,提高行驶速度,改善行驶环境[3]。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等四大山脉环绕,中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河南省内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因此,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在进行相关桥梁隧道设计建设时,充分考虑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因素,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以三淅高速为例。

三淅高速公路北起灵卢段,经卢氏、西峡、淅川,终点与湖北省十堰至郧县高速公路相接,是河南省高速公路规划中的西部重要大通道。其地质条件复杂,桥连隧,隧连桥,桥隧相通,120余公里的路段中,有特大桥9座,大桥90座,隧道27座,占据70多公里路段,全线桥隧占比58.58%,目前河南省内建设难度最大、桥隧比最大、单公里投资最高的建设项目,可以称得上是河南“最美高速公路”。

三淅高速先后穿越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大鲵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首批绿色低碳公路主题性试点项目,全方位实行绿色低碳管理,彰显了路与自然景观和谐、路与遗迹保护相得益彰。

三、结论

结合河南省不同人文地域文化资源分布特点,河南省高速公路设计应尊重和善于运用中原地区丰富的民族民俗文话,把高速公路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巧妙与公路建设相结合,使得高速公路建设更具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对于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旅游发展,提升高速公路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祝遵凌,尹红梅.自然与人文景观在高速公路景观营建中的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89-92.

[2]周霞. 基于地域文化的湖南人文高速公路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

[3]肖娟,范俊芳,卜丹.高速公路隧道洞口人文景观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10,36(34):314-315.

论文作者:张祎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基于地域文化的河南人文高速公路建设研究论文_张祎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