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活素材,开启写作源泉论文_李海玲

捕捉生活素材,开启写作源泉论文_李海玲

李海玲(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四川 旺苍 62820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语文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应当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张扬学生的个性,以生活为源泉,以观察为渠道,强调体验,自由表达,张扬个性,说真话,吐真情。

关键词:小学作文 入门 生活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138-01

小学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迈入写作大门的关键一步。走好了这一步,就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激发灵感,写作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反之,学生则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毫无灵感可言。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儿童初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入门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呢?

一、兴趣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作的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致、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小学生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有感兴趣的一面,并且有探知的欲望。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还未真正接触作文,真希望自己快点知道,作文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难是易,是有趣还是乏味等一系列问题存在他们的思维空间时,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要讲好第一节作文课。

二、读写结合法

第一节作文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注重培养他们读写结合的习惯。读写结合,就是读不离写,写不离读。

老师要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要使文章精彩,文章就要有优美的语言。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就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

读写结合还涉及课外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深化和发展。在课外活动中,主要从课外阅读与组织实践活动两方面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建立班级图书角,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教育学生多看名人作品和《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养成勤于读书、思考、动笔的良好习惯。

三、观察法

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依靠作文课堂上的冥思苦想,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到那时,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观察事物的同时应展开想象来丰富文章的内容。事物之间都是互相依存、彼此联系的,要由表及里地去认识事物,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地、本质地去了解事物。在作文中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地体验生活。

四、贴近生活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密不可分,小学生写作入门也离不开生活。2002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提出的新闻改革要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原则,同样适用于语文科作文教学。坚持“三贴近”原则,可使新闻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样也可使学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

在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作文其实并不难写,只要把生活中的一些事,用文字表述出来,再加以自己所感所悟,使之能表达一种中心思想,就是一篇好习作。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喂鸡》的日记:

今天中午,妈妈让我去喂鸡,我提着半桶鸡食朝鸡舍走去。当我打开鸡舍的门时,里边的鸡就纷纷朝我跑过来,刚开始我以为它们是来啄我的,我很害怕,但后来发现它们并不是啄我,而是集中到鸡食桶边抢食,我赶紧把鸡食放进盆里让鸡吃食。突然想起妈妈交代过,喂鸡时别忘了放水,于是我就拿盛水盆到水龙头处打了半盆水放在鸡食盆旁边,我发现大鸡小鸡都啄了几口食,又转身喝了几口水,可有趣了。忽然,我发现在鸡舍的墙角有两个又白又圆的东西,我走过去一看,“哈哈,原来是鸡蛋”。我最爱吃鸡蛋了,妈妈每天都煮一个鸡蛋给我吃。我明白了妈妈养鸡是为了让鸡下蛋给我吃,妈妈真辛苦,以后我要帮妈妈喂鸡。倒完鸡食,捡起鸡蛋,关上鸡舍的门,就完成喂鸡任务了。原来,喂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生活是写作素材的仓库,多鼓励学生写贴近生活的作文,就会使学生找到源源不断的素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进而实现了小学生作文容易入门的教学目的。

五、鼓励法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维持他们的作文兴趣与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同等重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写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批语是维持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带有创造性,学生的创作劳动十分艰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文章,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反而得到老师的否定与批评,那种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因此,批改作文时应写些鼓励性的话,使学生看了批语,心情激奋,爱写作,想写作,下次写作文时,决心写得更好。如果批语不好,学生则会感到沮丧,讨厌写作,怕写作。那么,作文教学定会失败或收效甚微。

总之,作文是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最忌教条式的指导。在写作实践中,应从创设情境入手,注意多方面创造条件,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及灵感,让学生得到高层次的作文成功感。

论文作者:李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捕捉生活素材,开启写作源泉论文_李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