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届第五次中央委员会上讲话中指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李鹏同志于1996年3月15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也说:“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包括国有经济的各产业、各部门和各行业。下面我仅就国有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作用和实现转变的条件,讲讲个人意见。
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发展我国的国有工业经济,过去大多采用粗放型即外延型的方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工业产品的产量,提高工业的发展速度;现在要转变为主要以集约型即内含型的方式,来进行国有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适当加快工业的发展速度。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在《资本论》的中文译本中,关于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增长,译为粗放耕作和集约耕作两种方式。粗放型耕作,是资本家投入一定量的资本,去耕种“那些新近开垦,以前从未耕种过”[3]的耕地,扩大耕地面积,以发展农业生产,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资本家把一定量的资本,投入到原来已经耕种过的土地上,“实行耕种集约化(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4]用新增加的投资,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选用优良种子,改进水利设施等,使在原有耕地面积上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中译本《资本论》中,对于资本家的工业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即工业经济增长,译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外延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投资另建新的企业,即投资建设新厂房,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新工人,从社会的观点看,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内含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积累的剩余价值变为资本,追加到原有企业中去,更新机器设备,培训雇佣工人,提高他们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改进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原有企业的雇佣劳动者,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5]上面分析的农业粗放耕作型和工业企业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都是生产场所的扩大,二者的经济增长方式含义是相同的。在英文版的《资本论》中,粗放型和外延型是同一个英文字"extensive"。农业集约耕作型和工业企业内含型扩大再生产,都是在原有企业基础上生产规模的扩大,二者的经济增长方式含义也是相同的。在英文版《资本论》中,集约和内含也是同一个英文字"intensive"。
第二,国有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我国国有工业,在过去主要是采用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机关,为了加快它们所管工业发展的速度,于是就多投资兴建新企业。这些新企业,有些是由国务院管理工业的部兴建的;有些是由各省、市、自治区管理工业的厅局兴建的;有些是地区、地级市和县、县级市兴建的。有些商品在市场上一时很畅销,能取得较多的盈利时,各工业部和省、市、自治区都投资兴建生产这类商品的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又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新兴建的工业企业,新购买的机器设备,在性能上就不是先进的;招收的新工人,一般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进行技术培训,就进入劳动岗位,劳动熟练程度不高,操作工艺水平低,也缺乏造诣深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些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被大量积压。由于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也不可能收回投入的货币资金,一些工业企业不仅难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进行。兴建这些新企业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原有国有工业企业缴纳的税收。原有国有企业的盈利相当大的部分被征收去了,加上企业办社会,企业已没有可能用留利去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很多原有国有大中型企业设备老化,许多老企业生产的产品,样式和性能陈旧,难以销售出去,也难以进行扩大再生产。不仅许多新建企业开工不足,设备被闲置;即使是许多原有企业的设备,也不能充分利用,很多国有工业企业大量的物资、人力和财力被浪费。因此,现在国有工业必须由外延型增长方式转变为内含型增长方式。
转变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
转变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会为国有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有利的条件,使国有工业企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解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形成的多角债。国有工业企业之间,一些企业购买另一些企业的商品,用作进行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却长期不能支付给出售企业与这些商品等价的货币资金;另外一些企业出售商品时,也长期得不到应收回的货币资金,许多企业相互之间形成多角债。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形成的多角债,困扰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之间形成多角债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各企业都缺乏货币资金,应是重要原因之一。国有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机关和银行,把用于兴建新企业的投资和信贷货币资金,投放到原有企业,特别是投放到原有大中型企业中去,这些企业占有和支配较多的货币资金后,它们无论作为生产资料的购买者或商品出售者,都能及时支付应支付和收回应收回的货币资金,这就有利于解决多角债的问题。
第二,有利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把用于兴建新企业的货币资金,投放到原有老工业企业中去,有利于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现在的一些老工业企业,建设起来的时间都相当长了,它们为社会生产出了大量的各类产品。在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生产的产品,被各级政府的经济机关无偿调拨去了,盈利的绝大部分上缴给了财税机关,固定资产折旧率很低,而企业的上级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又没有及时给企业补充应有数量的货币资金。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缺乏货币资金,许多老工业企业仍然无法进行技术革新。使用陈旧的机器设备,加工出的在制品和产成品,在规格、质量和性能上,都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加工出的产品有些还是废次品,造成了浪费。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得到较多的投资后,就能把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用于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加上对工人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会生产出优质商品来,扩大市场占有量,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第三,有利于降低生产要素的消耗。生产要素,是指用于发展国有工业的物资、人力和财力,要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出在质量上同等和在数量上更多的工业产品来,把等量货币资金投放到原有工业企业中,比用于兴建新企业,会大量降低生产要素的消耗。把等量货币资金投入到原有企业中去,企业用于技术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能生产出更多合格的产品,还能少出和不出废次品,在生产过程中,也能降低原料、燃料、电力的消耗;如果企业要安装更多的新机器设备和安装新的生产线,只需扩充若干面积的厂房就够了。若投资兴建新企业,要占用更多的土地面积,要购买建筑材料,建设新的厂房,兴建储存原料和机器零配件的仓库,要修建厂区的道路,要重新购买各种成套的机器设备,要招收相当数量的职工。因此要生产出同质同量的各种商品来,投入等量资金兴建新企业,比投入到原有企业中去,要消耗更多的生产要素。所以,把等量资金投放到原有企业中去,既可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益,又能大量降低生产要素的消耗。
第四,有利于研制和开发新产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财政拨给或由银行贷给原有企业更多的货币资金,有利于企业研制和开发出新产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适应市场上购买者的需要。无论企业对劳动资料和原料、材料等的需要;还是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消费品的需要,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商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对商品的品种要求日益增多。由于一些老企业没有资金去研制新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性能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大量产品被积压,经济效益低下,发生亏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和贷放给原有企业,在税制改革后,企业的赋税减少了,国家又明令禁止向企业进行不合理的摊派,企业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试制和开发新产品,如果这些新产品质量好、样式新、性能优越、附加价值高,在市场上不仅能畅销,价格还会比原来生产的商品高许多。这些新产品,如果是生产资料,能更好地满足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需要;如果是生活资料,能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从而企业也能取得更多的盈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能加强一些国有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与企业之间,必然会发生竞争,企业与企业在正当的竞争中,一些企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出适销的高质量和低价格的商品来。在我国现时社会条件下,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不仅国有工业企业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国有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及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之间也展开着激烈的竞争;和进口的外国企业生产的商品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的商品,还有相当部分输送到外国市场上去出售,从而还在国外市场上开展着竞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原有的国有工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得到国家投放或银行贷给更多的货币资金,采用新技术,既能生产出优质商品,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能降低出售商品的市场价格,使一些国有工业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能取得更多的盈利,这些企业也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第六,为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大量建设新工业企业,在原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采用新技术,二者都能节约出大量的生产资料,这为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出了物质条件。在生产要素中,劳动者的劳动是最根本的条件,但没有生产资料,也无法进行生产。所以,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发展国有工业的生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个很长时期的任务,我们这一代人要大规模的发展生产,下一代人和接下去的各代人都要大规模的发展生产,需要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品种是很多的,数量也是很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最初都是存在于地上或地下的自然物质,如农牧业的谷物和牲畜,初始就存在于地面上,经过长时期的人工种植和饲养,发展到现在的农业、畜牧业和饲养业。除农牧业外,一些工业使用的各种生产资料,最初也来自于自然资源,即来自于埋藏在地下的矿物质。现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电子计算机等等,它们是由各种不同质量、品种的钢铁、有色金属制造的,钢铁和各种有色金属,是由钢铁冶炼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从铁矿石和各种有色金属矿石中冶炼出来的,铁矿石和各种有色矿石,是埋藏在地下的自然物质。我国土地面积虽然比较广阔,地下埋藏的矿产品,品种虽然比较多,有些矿产品虽然也比较丰富,但按人均占有量来计算,却是很贫乏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节约使用各种生产资料。从长时期来考虑,我国要使国有工业和其他产业不断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只使用国内的自然物质资源是不能满足需要的,还必须利用一些外国的物质资料。要使用其他国家的物质资料,必须生产出为其他国家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的商品,取得外汇收入,再去向外国购买我国生产所需要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能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又能生产出中国市场上需要的高质量的商品,也能向外国出口制成品,换取外汇,去向外国购买我国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这就能为我国的国有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经济持续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还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
第一,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使生产资料和生产的商品,能在全国市场上自由流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一些企业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名牌商品,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工业企业就会取得较多的盈利。它们再用货币资金从市场上购买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更多的原料、燃料和电力,以便不断进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使生产的名牌数量和品种上越来越多,质量上也不断提高。由于生产规模大,生产消耗少,这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也会有适当的降低。在一企业生产出的质优价廉的名牌商品不断占领更大市场范围的情况下,使一些生产劣质商品企业被淘汰,同时,其他经济机关的人们也不可能再去投资兴建生产同一种或同几种商品的中、小型企业,因为他们能够很容易看清楚这种市场形势,如果再去兴建生产这种商品的中、小型企业,这些商品质量很难超过名牌商品,在市场上必然会滞销,在竞争中必然会失败,企业必然会发生亏损。不重复新建生产同种商品的企业,这又为生产名牌商品的大企业进行内含扩大再生产,创造出了有利条件。
第二,对现有的工业企业进行改组。改组现有的工业企业,即对现有国有企业,重新进行组合。这种重新组合,是各级政府管理工业的机关,促使生产名牌产品的大企业和盈利的企业,和生产非名牌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亏损企业,实行联合或兼并。前面讲过:现有国有工业企业中,生产同一种或同几种商品的企业很多,其中有一些大企业,生产的是质优价廉的名牌商品,在市场上很畅销;有些生产同种商品的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虽然相当大,但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是滞销的,各级政府管理工业的机关,应引导这两类企业进行联合或兼并。联合是不改变原有企业的隶属关系,促进生产名牌商品的大企业,指导生产滞销商品大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生产工艺、工序加工的在制品和最终的产品的质量、产成品的检验、职工的选聘和培训等,提高后一类企业的各方面的水平。当后一类企业生产的商品,在质量和性能上,达到名牌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时,改为生产同一名牌的商品,这不需要增加投资,就能扩大名牌商品的产量。原来生产滞销商品的企业,应按盈利的比例付给原生产名牌商品企业一定量的管理和使用它的品牌的费用。生产名牌商品的大企业和生产同类商品的中、小企业实行联合,这些中、小型企业,也不改变原来的隶属关系,它们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把它们改为生产名牌商品零部件的企业。在实行这种联合时,双方应签订购销合同,中、小企业生产零部件,要按质、按量、按时出售给生产名牌商品的大企业,这既可使一些中、小型企业生产能力得到适当的发挥,也能扩大名牌商品的产量。盈利企业和一些亏损企业联合,是企业的上级国家机关,委托盈利企业对亏损企业进行指导,指导它们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指导它们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去转亏为盈。亏损企业扭亏为盈以后,应按协议的规定给指导企业适当的劳务报酬。兼并是生产名牌商品的大企业、盈利企业,对生产滞销商品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亏损企业的吞并,是把它们合并到生产名牌商品的大企业和盈利企业中去。对被兼并的企业,要进行清产核资,要进行严格的整顿,使它们或成为本厂的一个车间,或成为本厂的一个分厂,这也能够大大增加生产名牌商品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盈利企业的生产能力,使兼并后的企业能取得更多的利润,从而使整个国有工业的实力得到加强,使国有工业发展的速度能有适当的提高,这种联合与兼并,从全部国有工业企业来看,也属于由外延型转为内含型的扩大再生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形式。
第三,有计划的对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投资。我国的国有工业,生产同一种和同几种商品的企业所以那么多,而且绝大多数是些中、小型企业,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投资体制不合理造成的。对原有国有工业企业的追加的投资和需要新建企业的投资,应由国务院的计划经济机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深入研究2010年以后更长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制订出规划和政策,要兴建什么新企业,需要多少投资,创建企业要生产哪种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多少才能满足现时市场对这种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将来发展的规模有多大;对原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追加投入多少货币资金,才能使它们尽快地发展起来。实施这种投资计划时,国务院计划经济机构要同有关的各工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关的厅局协商,指导它们投资兴建什么新企业,指导它们追加投资改造老企业。各省、市、自治区政府的工业管理机关,不仅要管理好归它们所隶属的企业,还必须指导好归国务院各工业部所隶属的企业。各地方的物质资源必须首先满足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的需要。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收入和银行信贷资金,用于发展工业的部分,按国家的计划和政策,用一部分投资兴建生产高新技术商品的新企业,但绝大部分要用于追加投资原有大、中型的老企业。省、市、自治区以下的各级政府管理工业的机关和乡镇,主要应对当地农副产品和零散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加工,一些小型企业应进行联合和兼并,引导它们达到规模生产经营,使这些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种对投资进行统一规划,其目的是要克服对工业投资的分散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工业企业投资多少不同,按原规定的税则,所取得的税收也不同,这就调节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税收入,在投资体制改革中都能得到应得的利益,这能为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第四,加强宏观调控。要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央政府必须采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要制定和公布法律,明文规定对新建工业企业项目的要求。新建企业生产的产品,应是我国原有企业还不能生产或生产这种商品的企业很少,它们生产的这种商品在现时和在以后较长期市场仍会供不应求。如果原有企业数量已比较多,它们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已达到饱和的程度,即使生产的这类商品质量比较低,价格比较高,在市场上滞销,应对这些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它们的管理水平,使其提高产品质量,就不应再建新企业。对任何一级政府管理工业的机关和单位,要求兴建新企业,如果它生产的商品不属于新技术产品,如果不比原国有企业的商品质量更高、性能更好、样式更新,财政都不应给它投资,银行也不应给它贷款。货币资金,只投放和贷给生产名牌商品和畅销商品的原有企业,投入生产高新技术商品的新建企业,使这类企业能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在行政上,进行直接的有效的制止,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真正得到实施。
注释: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人民出版社第12页。
[2]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的报告》,人民出版社第16页。
[3][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56、76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