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隔震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显强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隔震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显强

玉林市建筑设计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文章首要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特征,如关注轴向变形;结构延性;水平荷载;侧向变形。最后阐释了隔震技术的应用,如隔震设计规定;隔震层设置;基本隔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隔震技术;应用

全球首座高层建筑构成时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是西方国家某保险建筑,自那之后,高层建筑造型变成了时代前进与发展的重要象征。隔震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减震技术,在中低层建筑构架里面大范围使用的时候,也被逐渐使用在高层建筑抗震构架设计里面。并且还大大增加了高层建筑构架的抗震效果,降低了强烈地震所导致的地震反应,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延伸了高层建筑结构使用时间。下面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征和隔震技术进行讨论。

一、建筑结构设计特征的分析

(一)轴向变形

因为高层建筑竖向负荷会造成很大的轴向变形,如此,就会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的连续梁抵抗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连续梁中间支撑负弯矩值与跨中负弯矩值,让高层建筑端支座加大负弯矩值。与此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构件与剪力,进而导致高层建筑结构发生侧向变形问题,进而造成高层建筑结构不稳定。伴随着建筑楼层的持续增加与楼高高度的加大,会造成轴向变形,如此一来,非常不益于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所以,在开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到轴向力值,使用相应的举措防止因为轴向变形导致不良问题的发生。

(二)结构延性

高层建筑结构延性就是说高层建筑结构与构件在建筑承载能力不会产生变动的状况下,所维持的塑性变形能力的特性,此种特性能够使用建筑结构表述其延性。就高层建筑结构构架之中的受弯构件而言,由于建筑结构水平负荷能力的增强,就会引发受拉位置混凝土构件裂开,从而引起建筑结构发生非弹性变形,如此,就会使受拉钢筋产生变形的现象。这样,明显会将受压地方的混凝土构件直接损害。并且,还会进一步损害到高层建筑受弯构件。在这样的流程里面损害到受弯构件的最大因素就在于结构产生变形尺寸。因而,必须要将建筑结构延性提高,这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之一,其不仅仅是可以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大大提升,最主要的是能够把结构抗塌陷的能力提升。如此一来,就可以预防结构出现塌陷现象。所以,设计人员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一定要把结构的延性拓展,运用可实施性举措将建筑结构延性提升,以此增加建筑结构抵抗地震的效果。

(三)水平荷载

针对比较低的建筑结构而言,低层建筑结构水平荷载作用于位移非常小,并且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让竖向荷载成为了低层建筑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可是,针对高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取决于水平荷载的因素,并且竖向荷载对于高层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相关设计人员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时候,需要增加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与承载能力,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

(四)侧向变形

伴随着建筑工程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楼层持续增多,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的作用力情况下,建筑结构侧向变形速度随之增加,所以,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时候,不单单规定建筑结构具备非常强的强度与刚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保证建筑结构具备一定承载能力的时候,还需要高层建筑结构具备很轻的抗震刚度,让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情况下,产生的侧向变形在规定的范畴以内。如此,才能给人们提供优质且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隔震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隔震设计规定

首先,将隔震的设计方案进行确立,并且依据高层建筑抵抗地震设计防御类型、场地环境、建筑结构方案、规范运用进行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经济以及技术方面的比较,仔细分析与整理,进而把隔震设计方案确定好。其次,需要将防震设计的目标制定出来,运用隔震设计建筑。在水平地震层面,隔震结构具备高于抗震结构0.5的设防强度抗震安全储存。竖向抗震举措不应当缩减。最后,关于建筑隔震零部件。在安置零部件以前对工程里面的全部规格与类型的零部件开展抽检工作,并且确保各种类型以及规格的零部件数目不能低于三个,抽检合格程度应当达到百分百合格。设定隔震零部件部位,除去根据计算确立以外,需要使用便于检验与换取的举措进行。

(二)隔震层设置

设置隔震层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关注到这样几条规范,并且根据这部分规范展开施工工作:一则,对于隔震层可以依据隔震支座、隔震阻力、抵抗大风等来进行设置。二则,隔震设计的平面布局更加合适于上部与下部构架竖向受力构件平面相呼应。三则,隔震层刚度中心比较合适与上下部结构质量相重合。四则,同样的房屋运用各种各样的规格不一样的隔震支座时候,必须要关注到将橡胶支座负荷能力以及水平变形能力大大发挥出来。五则,一样的支撑位置运用较多的隔震支座时候,其间距需要高于安置操作空间规定。

(三)基本隔震

基本隔震就是在建筑结构物下面和基本顶面两者之间设定隔震消能设置,让其和固结于地基里面的基本顶面相隔开,局限地震动向结构物传输,缩减建筑上部结构放大效应。在运用隔震技术的时候,通常而言,上部结构地震作用会降低三到六倍,如果地震发生的时候,把第一振型看成是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反应,针对刚体平动,一般不会出现放大反应的现象,隔震层大位移可以促进上部结构所承载的地震负荷情况得到减少。在对基本隔震举措设计的时候应当严格根据高标准开展,在处理以后遭遇地震的时候,会对上部结构产生很小的影响,但不会导致结构构建和内部设施出现损坏,并且也不会产生伤害人员的情况。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中隔震技术以及隔震结构的运用能够使建筑结构得到加固,进而缩减高层建筑结构地震效应,不仅提升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提高了高层建筑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智勤.高层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关键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41.

[2]陈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及特点与隔震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14):22.

[3]薛彦涛.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现状与应用[J].建筑结构,2011,(11):82-87.

[4] 赵俊新. 关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11):199-200+202.

论文作者:李显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隔震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显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