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空间商品流通运作的比较分析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不同空间商品流通运作的比较分析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不同空间商品流通运行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流通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流通空间要求,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商品流通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点不尽相同。从一国商品流通系统运行空间角度看,其效率取决于各区域内商品流通、区域间商品流通、国际间商品流通的状况和耦合程度。基于上述商品流通空间系统运行特征,作者将沿着空间递增的逻辑,即从区域内、区域间、国际三层次分析三种系统运行特征。

一、区域内商品流通运行分析

关于区域的划分,通常有三种方法:①管理区域。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如我国的省(市、区)行政单位;②均质区域。是指具有相同均质因子的区域。如种植水稻为主的江汉平原区。③功能区域。是指由一个中心地域及同属一个经济单元的腹地构成。典型的结构是有一个主要核心(该区最主要的城市),也许还有若干附属中心,其余都是农村地区。出于分析的目的和方便起见,我们选择功能区域这一角度来考虑流通问题。作为一个功能区域来说,商品流通系统运行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1、异质互补是区域内生产分工和商品流通的基本内容。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来看,虽然也存在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决定质的差别的因素,但相对于功能区域而言,这种差异就要弱得多。就功能区域而言,“内部进行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就是该区存在的理由了”(注:引自[美]埃德加·M·胡佛著,《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76页。)。这由其异质互补性所决定。就区域内中心地域城市和腹地农村而言,异质性明显。表现在:城市密集,主要生产工业品;农村疏稀,主要生产农副产品。正因为这种异质性,决定了城乡经济的高度互补和相互依赖。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初创和发展是建立在剩余农产品基础上的,城市经济依赖乡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需要乡村为其提供原料和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乡村经济对城市经济的依赖不仅表现为对城市生活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和依赖,还表现为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凝聚和生产着现代生产力,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将其能量不断地向农村辐射,必然引起农村内部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和落后生产方式的改变。由此,城乡将从分离逐渐趋向融合,城乡融合过程中,城乡之间互为市场,互相依托,相得益彰。

从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来看,“异质”性突出,“互补”性严重不足。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时。新中国成立后,出于赶超战略的需要,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下,“城市倾斜”格局不断强化,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城乡关系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包括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多次提高以致放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改革农村人口流动的壁垒制度;鼓励乡镇工业的发展等,我国城乡经济出现了协调发展变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二元经济结构仍很严重。一方面,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无法转化为商品;另一方面,城市工业布局自成一统,陷入大而全的自我封闭、自我循环模式,产业乘数效应低,难以向农村经济伸展。第二,工农业比较利益扭曲,使城乡消费差距拉大。改革后,农业为工业提供原始资金和发展资金的格局仍然没有变化。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更为突出。1985~1990年每年至少增加200亿左右。进入90年代以后,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增加速度都有大的增加,农业通过“剪刀差”的形式对工业化的贡献额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注:参阅杨明洪,“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的战略偏差及其纠正”,《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年第2期。)。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一方面城市工业品流通空间受阻,产品积压;另一方面享受不到产品成熟期收益,社会调整成本又极其昂贵。第三,在一些不发达省区,城乡经济联系至今仍然是一种互供工农业产品的简单初级和松散无序的联系,而非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促进的比较密切有序和高度融合的经济技术联系。

2、分工市场化是区域内商品流通合理化的基础机制

通常,分工的形式可分为三种:自然性分工、市场性分工和行政性分工。自然性分工对应于小商品生产阶段,是一种低级形态的分工;市场性分工是以市场导向为灵魂,各经济活动主体根据价格、供求等市场变化,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决定着经济活动主体的性质。另外,人们还在实践中进行了另一种探索,这就是对应于计划经济的行政性分工。具体说,生产、收购、销售、定价方式、获利多少等都由政府计划和确定,从根本上排除了市场的作用。探索的结果,人们认识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状态下,这种行政性分工事实上是人类生产组织方式的倒退。但是,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复杂性使得这种显然不合理的分工方式仍然能够作用于现实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商品流通,由于不同的分工形式对商品流通空间格局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进而影响整个经济效率。

上述三种分工方式的混杂构成我国商品流通空间的基本格局,而其中行政性分工的影响和作用尤为明显深入。例如在行政性分工下,工业布局几乎都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效应弱小。这就要求工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和其它与农业直接相关的工业企业接近原料产地,建立从乡村到城市的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体系。我国乡镇企业便是适应了这一趋势才迅速崛起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区域间商品流通运行分析

本节放宽商品只在区域内流通的假定,分析商品在一国内区域间流通的系统运行特征,还将商品分为地区内商品和地区间商品。一种商品究竟是地区内商品还是地区间商品,不存在固定的界限,但这种区别是很有用的。

1、区域间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地区专门化产品

区域产业结构的一般模式大致由三类部门构成,并形成三类产业部门的产品。第一类是地区专业化部门,或称主导产业部门。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对全国宏观经济的专业化贡献较大,其生产主要为外区服务;二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与地区内的许多部门存在着生产或者非生产上的联系。因此,往往能够通过集聚经济和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类是地区辅助产业部门。是围绕地区专业化部门发展的各类辅助性和补充性产业部门。比如,对地区专业化部门的一部分产品和“三废”进行再加工或综合利用的部门;为当地居民提供一般消费品的部门。第三类是基础结构部门。它包括交通运输、公用动力、供水等生产性基础结构部门,以及科研、技术开发、劳动力培训等社会性基础结构部门。显然,第二、三类部门的产品主要提供本区域内使用,只有第一类地区专业化部门产品面向区外为主。从而可以认为区域间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地区专业化产品。

从一个区域来看,跨区域流通的商品如果是地区专门化产品是符合该区域利益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因为地区专门化产品有两个基本特征:①对区域内产业具有重要的关联效应或主导作用;②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下面以这两个基本原则去审视一下新中国建立以来区域间商品流通的历程和现状。建国以来,为推进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国家主要依靠强大的直接配置资源的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西部农矿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东部加工制造→加工产品返销中西部这样一种封闭内循环式的单一垂直地域分工格局(注:参阅魏后凯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页。)。其结果是:①单一纵向的区际产业关联,无法通过投入产出关联对地区经济产生较大的关联和扩散作用,从而形成一些发展“飞地”,加剧了地区经济的二元结构。②在区际商品交换中,价格体系的严重扭曲,中西部的利润大量东移,不利于区际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③原材料、能源的直接转移,一方面加深了固有运输的紧张,另一方面本身所耗成本较高。因为随着技术进步运煤发电比供电的成本要高。

70年代末开始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是以“双向分权”为发端的,多种原因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和贸易封锁严重。各地区竞相发展某些相同工业。与此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需要说明的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格局仍呈上升趋势。根据除西藏和台湾以外的29个省市选择的支柱产业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注:参阅何春,“安徽省支柱产业与各省市的比较分析”,《安徽经济》,1997年第1期。),各省市支柱产业的选择存在相当高的趋同性。以安徽为例,安徽省选择的五大支柱产业为机械、家用电器和电子、汽车、石化和精细化工、建筑和新型建材业。其中机械和汽车,重叠度均为21个省市,建筑和建材为18个省市,电子为23个省市,石油和化工为19个省市。由此可见一斑。

2、竞争是实现区域间商品流通的基本途径

这是以竞争的特性为保证的。因为,第一,具有市场优势。传统体制下产业选择以资源丰裕代替比较优势显然有失偏颇。任何新行业的建立,固然要问有没有自然资源,但不能把资源优势当产业优势乃至市场优势。商品生产是由多种要素组成,某一资源丰裕并不意味该产品享有竞争优势。究竟哪些新投资者能够从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只有当事人自己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即通过竞争,要从市场出发而不是从资源出发,也即是要以市场为中心而不是以生产为中心去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第二,能够充分利用分散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机会。政府作决策时,利用的只是参与决策过程的少数人的知识和能力,看重的是已经存在的事态和机会,基本的思路是从已知的可能选择中择优而行。但是,引起结构变化和为经济增长不断提供新机会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创新性质的新事物,而不是现有机会的不断扩展。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表明,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大量的创新活动都是创新者自主和分散进行的。市场体制较之计划体制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允许并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创新活动,使本来不存在的新事物不断出现,并且通过市场竞争,使那些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事物不断取代旧的事物。通过竞争,逐步形成垂直式分工、水平分工、协议分工等多种分工形式和流通格局。第三,是我国区际商品流通的实践提出的要求。地区间的市场封锁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从其生成机制来看,地区经济利益矛盾为其形成的基础(注:从其生成机制看,地区间市场封锁是以地区经济利益矛盾为基础,市场容量波动为诱因,流通发展和市场发育滞后为条件,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参阅陈甬军著,《中国地区间的市场封锁问题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页。)。它是以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阻止地区间竞争为表现形式的。有封锁,就没有竞争,只有鼓励竞争,才能打破封锁,商品才能跨区域流通。

三、商品国际流通运行分析

商品跨国际贸易符合一国的利益追求,这是被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实践还证明,闭关锁国所带来的损失远大于开放所带来的福利。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组织好商品国际流通的系统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商品国际流通的系统特征主要表现在:

1、汇率机制作用和贸易保护主义干预是国际商品流通的重要特征。

国际商品流通与区际商品流通,从空间角度来看,不仅表现在地理空间距离的拉长,更深层次体现在经济空间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国的区际贸易是在同一货币机制下进行的,从国际来说,由于各国的货币制度不同,必须把各国不同的货币还原为同一单位才能进行价格比较,这就产生了国际汇兑问题。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将决定价格比较的最终结果,从而汇率本身成为调节国际商品流通的又一市场机制。其二,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国际商品流通的重要干预因素。虽然从区际贸易上看,各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利益,但毕竟是在同一主权国家之下,有着同一的政策和法规。商品跨国际流通却不同,各主权国家必然从各自独立的利益出发,制定贸易保护措施。常见的措施有:关锐、配额、许可证制度以及技术的、行政的等措施,还有来自于国际卡塔尔、倾销和出口补贴等贸易限制等等。这些使国际商品流通更加困难和竞争加剧。

2、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区际贸易的发达是商品国际流通的基础

区际贸易或称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可互相替代。表现在,当总贸易量一定时,区际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区际贸易量。在没有政策干扰的自然状态下,这种分配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贸易的贸易条件和交易成本。二是区域贸易与对外贸易存在互补关系。区际贸易的基础性就在于:①区际贸易对于国家的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内市场的竞争性上。区际贸易对于贸易主体的利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直接来自贸易活动本身的剩余。贸易剩余的存在表明,在贸易条件和交易成本都相同的情况下,区际贸易机会转化为对外贸易,将带来贸易剩余的损失。因为区际贸易的双方都是本国人,而对外贸易中只有一方是本国人。区际贸易的另一种直接利益是获取规模经济。②一国在获得了区际贸易的上述利益后,其国际竞争力将显著提高,从而影响到对外贸易状况。不仅会增加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困难,而且一国原来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难以与别国产品相竞争的产品,有可能成为出口产品,从而获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和区际贸易的作用基础。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两种贸易形式的发展受到阻碍,不仅没有参与国际分工,区际分工的局面也没有形成。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时起步,使两种贸易都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由于各地的热情和偏好,以及中央政府政策的作用,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突出的特征是在区际贸易的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众多的区际贸易扭曲为对外贸易。

3、工业制成品为主是国际流通商品结构变化特征

50年前期,国际贸易扭转了过去一向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比重开始超出,而且在此后的发展中,基本保持了继续扩大的趋势,使以制成品为主的贸易结构成为不可动摇的特征。主要原因就在于初级产品同制成品的交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参阅朱立南主编,《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这也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努力趋势。商品结构变化的另一特征是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量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根据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商品流通的系统特征,合理组织商品的系统运行,是市场发育和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客观要求。

标签:;  ;  ;  ;  

不同空间商品流通运作的比较分析_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