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与维吾尔民族的现代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吾尔论文,化与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竞争与发展的本质
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东西方局势和缓和,南北之间的发展问题就成了时代的主题。全球范围的科技革命,不仅促使国际贸易、投资、技术转化急剧增长,而且也促使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甚至可以说是特殊形式的“世界大战”。军备竞争变成了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与贸易的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这种极不平衡的发展状况与日益激烈的相互竞争,对发展中国家与民族是一种严重的挑战。或者是认清形势,把握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社会的变革中奋起直追,在竞争中力求发展自己,彻底摆脱贫困,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或者因循守旧,坐失良机,以至离开时代发展之主题,被淘汰出竞赛,其结果就只能继续处于贫困状态,甚至会失去存在的权力。所以说,新的世纪将是一个竞争与发展的世纪。
社会竞争的形势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人的素质的竞争,21世纪的一切挑战与压力,都将集中在人的素质上。人的素质的差异固然有因人种不同,体格素质不同的差别,但在社会竞争中最具决定性的是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导致的智力差异。自本世纪下半叶以来,与日本教育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相比,美国人开始耽心因教育的失败而使自己失去在世界的竞争能力,所以,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1983年4月发布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第一句话就说:“我们的国家处于险境。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议地处在领先地位,现在正在被世界各国的竞争者赶上”。报告还说:“若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点竞争力,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注: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6期。)教育与国际竞争力已成了美国总统竞选中的重要问题。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竞选时便许下了要当一位“教育总统”的诺言。布什曾说过,“教育是提高我们民族竞争力的关键,是增强我国人民精神的关键”。(注:参见新华出版社:《世界报刊选萃》第6辑。)托夫勒对未来社会第三次浪的预测,奈斯比特对人类生活大趋势十个方向的描述,虽然有待验证,但却道出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真谛:未来社会将是人的素质竞争的社会。
新疆的经济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经济发达地区,而且也落后于我国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与经济落后相联系的民族教育,其发展状态同样是落后。双重落后所形成的巨大差距使亚洲这块腹地,在国内外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本世纪脆弱的民族教育,为下一世纪所传递的接力棒与新世纪人的素质的竞争对民族教育的压力,将使21世纪民族教育的发展责任更加重大。历史与现实所造成的紧迫感,不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丝毫的松懈。
新世纪的发展,在本质上也是人的发展。现代社会已不是“砍土曼”的时代了,而是依靠科学发展经济、文化的时代。因此,一个民族的未来并不取决于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所拥有的开发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运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人通过教育才获得的。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主要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实现的。所以,人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其实质就是科技竞争。而这种科技竞争实际上是智力竞争。因此,要提高一个民族在世界“智力竞争”中的能力,从而奠定进行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基础,从长远看,从根本上说,教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说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那么教育就是发展的核心基础。
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要求教育承担起越来越重大的社会职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正如国际科教文总干事姆博所言,教育确保人格的全面发展并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进步。(注:参见新华出版社:《世界报刊选萃》第6辑。)日本人虽然挤在诺大的海岛之中,人种也并不魁伟,但日本民族却常常以令人钦佩的气魄把眼光投身未来与更广阔的世界。日本政府在1987年的教育改革中便提出: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人格的完善,必须在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协调中,培养宽广的心胸,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注:参见新华出版社:《世界报刊选萃》第6辑。)因此,民族的繁荣,绝不是简单地表现为民族人口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在民族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具有完善的现代人格,能够适应社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民族的发展同样将决定于民族教育的发展,而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民族。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教育才能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时代发展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内向与单一的封闭的教育模式,吸收有益于维吾尔族现代化建设的世界先进科技知识与优秀的文化成果,争取在新的世纪建立起适应维吾尔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与全国教育发展密切联系的,具有适度的规模、优化的结构、多样化的形式、多梯度的区域布局与开放的维吾尔教育体系。这就是维吾尔族教育发展的战略取向。
2.在问题表象的深处
教育是所有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培养人的方式。教育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成为现实的、高效能的劳动力,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许多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充分证明了教育的这种作用与力量。从教育的这一基本目的出发,我们用两种常见的现象来说明当代新疆维吾尔族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象之一:大量的典型调查显示,维吾尔族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低或入学率不低而巩固率低、合格率低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以乡村社区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以1980年维吾尔族小学招收一年级新生为基数,把这个基础定为100%,然后对其升级、毕业、升学进行追踪调查发现:1980年全自治区维吾尔族小学招收一年级新生数为162128人,到1985年毕业的人数是107590人,5年内流失了54538人,流失的人数占原招生人数的33.6%,毕业的人数占原招生人数的66.4%。1985年初中招收一年级新生77076人,升入初中的只占原小学招生数的47.5%,已有85052人辍学,辍学的人数占原小学招生数的52.2%,即有一大半学生没有升入初中。1988年,这个年级初中毕业人数为58804人,3年中又流失了18272人,初中毕业生人数仅占1980年原小学招生数的36.2%。1980年招收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到初中毕业流失了103324人,占原小学招生人数的63.8%的学龄儿童没有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注:黄家庆:《新疆民族学校教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225页。)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近2/3的学龄儿童没有受完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维吾尔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且延缓了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恩全集》第1卷。)据此可以推论:教育对一个国家、社区、民族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教育满足这个国家、社区、民族的需求程度。第一种现象说明,正是由于维吾尔乡村社区的乡民们对教育需求程度很低的原因,才造成维吾尔族的入学率、巩固率与合格率低的问题。
首先是社会劳动者的行为与价值观念体系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意志比较薄弱,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对待学习常常需要父母和教师的严格要求才能行动起来和坚持下去。经济社会越是落后,社会和自然环境越是封闭的社区,受父母的影响就越大。孩子们的入学或退学,基本上是取决于成年人的意志。由于维吾尔族乡村社区劳动者的素质差以及由于受传统习惯行为方式的束缚,从而直接影响到其子女受教育的程度。而影响成年人行为的,固然有经济贫困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经济传统观念下形成的墨守成规的惰性,使其缺乏创造意识。正因为他们自身是从直接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感性认识掌握了传统技能,所以才形成“自己的后代不上学也能学会这些技能”,“孩子念书是浪费,还不如在家帮忙或者干活挣钱”的价值观念。从而也就造成了维吾尔族乡村社区文盲群体的不断崛起与壮大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其次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在落后贫困的维吾尔族乡村社区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所谓教育的有效手段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在维吾尔族乡村社区,有相当数量的中青年农民虽然也接受过一些现代普通教育,但是他们的劳动技能与生产生活经验仍然是在直接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从前辈那里获得的,使落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习惯得以长期地延续。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教育的一般目的而言,成功的教育应当能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知识效应”,即人们受教育后,提高技能,从而增加了对新工作机会的适应性以及在工作中发挥专门才能的可能性;其次是“非知识效应”,亦即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增强对社会与工作的责任感。而如果人们在接受教育后,没有相应的产生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至少可以判定其教育的形式内容与乡村社区的现实生产生活有较大的分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教育的浪费。所以说,提高教育有效性,对于资金比较紧缺的乡村社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合格人才”的“不合理待业”,使得“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再次蔓延于维吾尔族乡村社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维吾尔族乡村社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大部分乡村摆脱了贫穷的困扰,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还有一部分乡村跨越了温饱线,进入了小康水准。所以,许多农民不仅有经济能力承担子女们继续学习的费用;而且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而改变自己的“砍土曼”命运。然而,目前由于大中专院校对社会需求状况缺乏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出现了有些专业“人才过剩”的现象;由于各地、州、县、乡经济发展的缓慢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出现了“合格人才”“学而无用”在家“待业”的现象;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健全与存在的不合理性,出现了部分“合格人才”,尤其是农民出身的“合格人才”在家“待业”的现象。但其根本原因或许还在于我们的民族,包括这些被大中专校改造过的“合格人才”,对市场经济缺乏理性认识,缺乏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依懒心理太强,从而使得这些“合格人才”宁可在家“待业”、“听天由命”,也不愿意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再加上我们的农民所期望的也仅仅是通过花几万元为自己的子女“买一个拿固定工资的指标”,以此来改变子女们的“砍土曼”命运。一旦这一“美好的愿望”不能变为现实,那么“读书无用论”就肯定会抬头、蔓延,并污染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从维吾尔族与哈萨克两个民族1995年每万人口中的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的对比中,就会发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高等学校,每万人口中维吾尔族是24.4,哈萨克族是30.1;中专:每万人口中维吾尔族是32.2,哈萨克族是58.8;高中:每万人口中维吾尔族是44.2,哈萨克族是83.1;初中:每万人口中维吾尔族是348.1,哈萨克族是1750.6。据《新疆年鉴》1994年统计,维吾尔族的总人口为758万,占自治区总人口的47.28%;而哈萨克族的总人口为119万,占自治区总人口的7.45%。维吾尔族的人口是哈萨克族的6倍多,但在每万人口中的各级学校在校学生的人数普遍低于哈萨克族。所以说,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非常低的问题,正成为我们民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必须紧快加以解决的时代课题。
现象之二:教学质量差。首先表现在从小学到中学的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差。据塔城地区调查,民族小学毕业生及格率竟在10%以下,其中一大部分为维吾尔族学生。另据1986年对喀什地区的300多中小学毕业生抽样调查测试,合格的学生只有58名,占测试学生数的19%。(注:黄家庆:《新疆民族学校教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228页。)这说明维吾尔族小学教育只抓了入学率,放松了巩固率与合格率的要求。1992年自治区教委课题组对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学校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回、汉五个民族的初级中学三年级的数学,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各民族学生的平均成绩为:维吾尔族23.42、哈萨克族23.75、蒙古族23.95、回族45.82,汉族61.7。(注:黄家庆:《新疆民族学校教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234页。)这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非常差。正因为如此,从而使得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很难达到学校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正是由于各级维吾尔族学校教学质量不过关,才形成了当代维吾尔族教育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
造成上述现象的首要原因是教师素质差、缺乏责任心与创造力。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是与学生的心理、智慧、兴趣打交道的。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全心全意为民族教育事业与学生服务的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教学质量是没法提高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自治区教委课题组调查,伊犁地区教育局1991年对所属12所维吾尔、哈萨克中学的数学教师进行知识水平调查,试题是从初中三年级数学教材中选出的。测试结果,维吾尔族教师的平均分为25.9分,哈萨克族为21.2分;最高47分,最低15.5分,及格率为0。(注:黄家庆:《新疆民族学校教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273页。)令人奇怪的是调查表明,这些不懂初三数学教材内容的教师,学历都已达标。这样的教师素质,既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更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1世纪最重要的竞争与发展,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与发展,也将是人才的竞争与人的素质的发展,但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与发展。因此,维吾尔族在21世纪的命运如何?将取决于我们的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又取决于我们的教师。所以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所肩负的使命是非常艰巨而又伟大的。然而,传统农业文化所造就的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惰性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依懒照顾心理以及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结构,使得我们的教师缺乏最起码的责任心、创造力以及敬业精神。这一问题在我们的高等院校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师们教学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教学工作量与考核,而科研的目的也只不过是为了晋升职称。这样的教学心态,又怎么会产生出教师的创造力与敬业精神呢?许多教师不是把精力用在教学与科研上,不注意知识更新,教学内容老化,照本宣科,应付学生;许多教师上课之前把以前的教学笔记拿出来看一下,匆匆忙忙上讲台,这就不可避免地在讲课中出现教学内容不连贯,重点与难点不突出,甚至概念错误与自相矛盾等问题。正因为我们的教师缺乏对子孙后代乃至整个民族前途负责的责任心,才使得我们失掉了创造力,而成为只知完成教学工作量却不重视提高教学质量的真正的“教书匠”。不合格的教师教出不合格的学生,然后,不合格的学生又将成为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变成了制造“庸才”的机器。这是维吾尔教育系统中最可怕的恶性*
环,也是维吾尔族教学质量长期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
其次,教学用书缺乏与教材内容陈旧。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区法也提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根据这两个法的要求,民族学校应有本民族文字配套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与各级学生的课外读物。而近几年,我们只解决了民族中小学的教材问题,其他有关教学用书仍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民文教材严重缺乏。就新疆师范大学而言,目前缺乏民文的基础课与必修课的教材就达110多种。高等学校的民族班是培养民族师资、科技人员以及各行各业民族干部的中心。而不少学科、专业师生就根本没有教科书,教师只得将汉文教材一边翻译一边讲授;学生也只好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样机械落后的教学方法,既影响了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以及业务水平的提高,又影响着学生的复习与知识的巩固,当然更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了。就是有教材,但也因教材内容的陈旧,从而迟绶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更新。美国哈佛的管理学教材,每年有20%的内容被淘汰。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生物学教材,每5年也要改写一次。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好的教科书上的知识一般要比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落后5年。(注:何博传:《山坳上的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415页。)众所周知,维吾尔文教材全部翻译于汉文教材。一般来讲,从翻译到出版,最快要2年时间。如此缓慢的知识更新,无疑拉大了我们掌握最新科学知识的距离,这一问题,在社会变化发展较为缓慢的年代,最新的知识、教科书与实际应用方面三者的差距所造成的矛盾还不十分突出的话,那么,在社会与知识发生迅速的结构性变动的今天,便显得更加尖锐。
3.走出教育的误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强智能开发,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文化水平,既是实现维吾尔族现代化的战略措施,也是提高维吾尔人主体素质的根本途径。科学文化知识水准是衡量人的主体素质的重要内容。文盲、半文盲意味着人的愚昧,意味着与历史的和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绝缘或半绝缘的状态。根据近年来国际上对文盲概念的新定义,凡是不善于学习,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即为文盲。可见是否属于文盲与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无关。因此,一个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比重很大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近几十年来,维吾尔族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距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为了尽快缩小这种差距,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但收效不大。所以说,维吾尔教育的落后是历史与现实的多种综合因素而造成的。在此,我并不想对这些综合性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剖析,而只是想从目前维吾尔教育必须尽快走出的几个“误区”入手,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有关部门与同行参考。
第一,对教育目的的再认识。严格地说,学习一个已知解答的问题是培训,而学习一个未知解答的问题才是教育。我们目前的“教育”基本上还没走出培训的误区。我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以灌输知识,培养定向型书生为目标。学生始终跳不出分数的圈子,上课听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扔笔记,知多识少,高分低能,成了普遍特征。有人指出,据现代管理学对人才的测定要求有128项指标,凭卷面考试只能考出其中的47项,还有81项未能考出。例如:毅力、反应力、合作性、创造性、研究、组织管理、获取信息情报、口才、写作、社会活动能力等等。所以说,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人的智能与创造性能力。知识与智能、能力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会因愚昧无知而缺乏必备的智能素质,因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提高人的智能素质的首要条件与手段。但是,有知识未必一定就有智能和创造能力。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忽视或者轻视了智能的培养与训练。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维吾尔学生“高分而低能”、“饱学而愚蠢”的问题。教育不单纯是发挥和发展人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展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要想提高人的智能素质,必须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的,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必要的、必需的,但不能把人降低为计算机储存器的水平,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掌握和动用科学文化知识的智能和能力上面,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的主体素质。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教授在分析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时,曾说过:“当我们面向21世纪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他又说:“要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要的科技知识,以便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注: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6期。)所以说,只有真正理解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最新成果的人,才会有现代新思维、新技能,才能有肩负现代化重任的新的主体素质。没有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具有高度智能和创造精神的专业人才,劳动大军,就不可能尽快实现维吾尔民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第二,对教育发展重点的再认识。在当今世纪,文化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意义。教育也是一样。正是因为教育具有民族性,才有国际交流的必要。所以,我们强调维吾尔教育的特殊性,恐怕不会有人反对。但是,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因为维吾尔族人口中80%的是乡村人口。因此,乡村人口是维吾尔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也是维吾尔教育发展的重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从维吾尔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性考察。无须否认,维吾尔族还处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其文化特质不可避免地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而且有深厚乡村气息特征的维吾尔族文化,也只有在乡村才表现得最为完整、丰富与深刻。诸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在根植于深厚民族生活土壤的乡村,才具有广泛的自发性与群众性,并且使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无不深含着维吾尔族文化的特征。在维吾尔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潜藏于社会结构深层的传统文化,不仅会以观念意识与文化心理方式,而且也会以社会习惯与个人习惯方式,渗透到维吾尔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维吾尔教育发展的整个进程。从而维吾尔教育的发展,也只有在乡村才能完善地表现出其特殊性。因此,无论从维吾尔族人口的城乡分布,还是从维吾尔族的现代化进程等视野出发,乡村都应当是维吾尔教育发展的重点。
其次,从乡村教育本身来考察。长期以来,普遍施行的中、小学普通“标准制”教育,似乎都不是为提高青少年的技能、谋取本地乡村职业作准备的。尤其是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教育内容,更像是在为其它社区谋取职业作准备。这些知识在那些贫困的维吾尔乡村社区意义极小。因为在这些乡村,职业一般都非常单一,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中、小学校是一个人口流动的准备机构,其教育的内容是鼓励人们到其它社区谋取职业。但由于受传统的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价值取向的支配,接受过中学普通教育的乡村青年还不愿意随意流动,并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除非能进入大中专院校。可我们知道,从学校教育这一途径能进入大中专院校的乡村青年只能是凤毛麟角。大量完成过准备阶段,接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乡村青年少,并不能实现其转移的过程。所以,一旦不能实现其身份的转为,就大大降低了乡村青少年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乡村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非常低,也使得乡村教育长期在低水平中徘徊。文盲、半文盲意味着人的愚昧,意味着与历史的和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绝缘或半绝缘的状态。一个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比重很大的民族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所以,维吾尔族乡村教育事业能否发展上去,是维吾尔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
第三,汉语学习与双语教学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民族能够在世界上自立,就因为它是由许多独具个性的东西组合、凝聚而成的一个牢固的整体。例如: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经济、民族思维以及民族的语言文字,这些都构成了民族生命的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在这个组合中,对外是屏障,对内是血液。正因为如此,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给民族儿童建立母语思维信号系统,是入门教育和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向导与工具,是激发民族精神和培养民族意识的振奋剂与指南针,是扫除文盲、愚昧与贫困的有力武器。从这个意义讲,我们必须坚持民族语教育。然而,在我国,科学文化知识与信息主要是通过汉语言文字记载、交流、传播的。许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汉语直接掌握,也可通过学习和了解国外的现代科技和信息、开阔视野、吸取其他民族先进的东西,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对于本民族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都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汉语教育。这决不是以汉语取代我们的民族语言,而是多掌握一种交际工具。当今潮流是“求同存异”,“求同”是适应社会发展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存异”则是弘扬民族自身文化的需要。因此,本民族语言文字与汉语文两者不应是相互排斥或取代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虽然各自在能够起作用的领域里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达到共同繁荣这一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启动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双轮,成为民族振兴与腾飞的双翼。
建立双语教学体制的主要依据是语言环境,这就意味着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语言环境的实际出发,自愿、自择、积极、慎重、稳妥地确定授课用语。授课用语的确定,要有利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如果语言环境的条件还不成熟,就推行双语教学,不仅不可能有效地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反而会迟缓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拿维吾尔族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城镇教育的发展要快于乡村社区。假如我们把维吾尔族中学的数、理、化三门课的授课用语定为汉语,那么就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考虑与加以解决。第一,如果我们只是在相对发展的城镇社区的维吾尔族学校进行双语教学,那么它将进一步拉大城镇社区维吾尔教育与乡村社区维吾尔教育的距离。这不利于维吾尔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并非是我们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第二,如果在乡村社区的维吾尔族学校也进行双语教学,那么乡村社区的语言环境以及乡村的师资力量等条件是否成熟。在我们对乡村社区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汉语教师紧缺与不合格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第三,就目前维吾尔族学校的汉语教育的情况而言,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才设置汉语课程,但由于语言环境,师资力量,所学汉语的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还达不到汉语教学所要求的程度。就算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学生在接受汉语所传授的知识时,其大脑还要经历接受—翻译—理解—巩固—输出这么一个过程。其过程的快慢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第四,关于授课教师,则本民族教师授课还是汉族教师授课。如果是汉族教师授课,那么从事于这些课程讲授的民族教师是否愿意,他们将如何安置?这是否会影响到自治区的稳定?如果是本民族教师用汉语授课,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从小学到中学维吾尔语教材都是从全国统一的汉语教材中翻译过来的,说明教材内容是一致的。既然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能达到授课的程度,为什么不能用本民族的语言授课?我们想,任何人都不会认为用汉语授课就会提高民族教学质量,而且本民族语言就会使教学质量降低。教学质量差,与语言无关。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教师素质差,缺乏责任心、创造力以及敬业精神。
从上述假设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我们认为,在维吾尔族中小学进行双语教学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我们对维吾尔族双语教学的总体设想是越是教育的较低层次与较低年级越要使用本民族语教学,随着教育层次与年级的提高尤其是汉语水平的提高与语言环境的形成,逐步增大使用汉语进行教学的比例。至于过渡的始点、过渡的形式、双语之间的比例,用双语授课的科目、民族语与汉语的衔接等问题,则要因民族发展现状而异。
第四,文字改革势在必行
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世界出现了一次又一次信息化热潮,先是50-60年代以数据处理为热点的计算机应用高潮,接着是70-80年代的数据热潮,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世界上又掀起了空前信息化热潮。这个热潮的序幕刚刚拉开,就已经引起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教育等社会领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热潮。尤其是个人与家庭对计算机的空前热情已成为信息革命深入人心的标志,这一点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为,仅仅依靠少数精英是不可能实现一个社会的产业革命。所以,对于发展中的国家与民族而言,信息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需要全民族信息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上破旧立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从此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加速发展我们民族的计算机事业,提高全民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从而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民族的差距。否则,在网络化与多媒体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民族不仅与世界上先进民族的距离会越拉越大,很可能远离世界这个大家庭,而永远生活在这个“孤岛”上,被人类所遗忘。
我们应该承认,我们民族的计算机事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许多专业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这不仅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知识,而且也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维哈排版系统的发明与创造,对于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网络化与多媒体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整个世界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小,“地球村”的假设正在变为现实,这一切都向我们民族的计算机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接挑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计算机领域甚至整个自然科学领域进行文字改革,也就是说将传统的阿拉伯书写体的字母改为拉丁书写体的字母。
其意义如何?首先,从学习英语的角度而言。由于计算机键盘上的键都是英文字母,如果我们采用以拉丁书写体为字母的新文字,那么只需在键盘上再增加K[,1]、H[,1]、OI三个字母就可以了。由于计算机键盘上的每个键的英文字母与新文字的其它字母完全相同,这对于我们民族学习英语以及提高英语水平是十分有利的。不仅如此,它还有利于我们与国际间的交流,并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新的信息以及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从操作与使用角度而言。由于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属于拼音字,如果推广新文字,只需操作者掌握32个字母就可以了,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时间。但老文字就不一样了。在使用过程中要依据32个字母在文字组合中所处的位置而采取不同的书写方法,这样就要求操作者,既要掌握32个字母,又要熟练掌握每个字母在文字组合中的不同书写方法。所以,使用起来既不方便又占时间。另外,目前的维哈排版系统是在华光排版系统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所以,1个老文字占2个字节。如需消字的话,现在需按2次删除键,才能消除老文字的1个字母。如使用新文字,由于新文字与英文所占的字节一样,都是1个字节。所以,只需按一次删除键即可消字。
第三,从计算机的推广与普及角度而言。过去,由于计算机功能单一,人们更倾向于把它当作研究的工具。但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则一下子使人们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竟然与计算机如此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远在异国的朋友攀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有线电视CATV中从上千条频带中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可以坐在家里了解市场的信息与购物;可以辅导孩子的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比电视机、电冰箱还重要的必需设施。目前,在美国家庭电脑的销量已超过企业电脑。家用电脑高档化、多媒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现在我们还无法认清家用电脑的重要性,但再过几年我们一定会改变自己现在的看法与认识。然而,由于计算机的排版系统是英文,所以,我们研制的维哈排版系统,其实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由于其功能仅仅是数据处理与文字处理,所以使用范围也仅仅局限在科研单位、新闻出版与教育系统。再加上操作与使用的不方便,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与兴趣,使得我们在推广与普及计算机的过程中,显得举步维艰。
最后,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而言。由于老文字是阿拉伯书写体的文字,书写方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如果是社会科学领域内使用,对思维方式也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是自然科学领域内使用,那就出现问题了:文字书写方式是从右向左,而计算方法却是从左向右,以致于我们的大脑思维系统,一会儿从右向左,一会儿从左向右,这无疑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降低了人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而如果是新文字,它是由左向右,这样既不会让我们的大脑转来转去,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
基于上述几方面的有利因素,我们必须进行文字改革,这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迅猛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所以,文字的改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尽快抓住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行文字改革,将有利于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也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一项伟大事业。不过,鉴于1958年从老文字向新文字的改革以及“文革”后从新文字向老文字的回归,给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所造成的断裂以及两代文盲大军形成的沉痛教训。我们认为,在计算机、自然科学领域、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的所有理科教材推行新文字,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继续使用老文字。这样,通过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继续使用老文字,既可以避免民族文化的断裂以及新的一代文盲大军的形成,又可以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通过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推行新文字,既可以让我们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民族发展的差距,又可以推动老文字的不断规范化与标准化,使之日臻完善。老文字与新文字同时使用,这将是我们民族走向21世纪的伟大创举,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5.教育的现代化问题
从理论上讲,一个民族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维吾尔民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但需指出的是,教育现代化并不是把传统教育抛弃掉,空中楼阁地去构建一个现代教育,而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发展和继承来实现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要继承和发扬,但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有不少与现时代不相适应的东西,这就需要扬弃或改造,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成为现代教育的传统。所以说,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传统教育转化为现代教育的过程。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即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使它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首先包括教育价值的全面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社会环境需要人去改造,人又是生产力中最主要的、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创造都需要教育。所以,只有树立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才能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教育观念的开放性。它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起来,并把教育延续到人的一生,包括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以及正式教育与自发教育。第三,教育观念的民主性。它强调师生的平等性,一改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传统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并且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另外,它还一改学生死记硬背、唯书唯上的传统的思维定式,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动性、创造性,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思想品质。第四,教育观念的未来性。它反对保守落后的、不求进取的传统观念,提倡勇于变革的精神与超前意识。当然过去的经验是宝贵的,是创造的基础,离开过去的经验积累就没有创造。但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新的形势下的创造。
如果说教育思想是主导,那么教育内容就是核心。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与高科技的发展,不仅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而且还将使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逐渐代替与自然经济手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祖传经验性的教育内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理论等都将构成全新的民族教育内容。
当然,教育制度、手段、管理都将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在此我只想谈谈教育设备与手段的现代化。以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卫星转播等设施与手段为主要形式的电化教育,将是21世纪民族教育最常规的手段。实际上,电化教育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自80年代起维吾尔族各级学校也逐步推广了电化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电化教育借助现代化设施进行远距离教育,有效地克服了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赛的实际困难,不仅覆盖面大,信息传播快,而且更加形象与更加适应。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变革,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变革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所以,未来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主题将是: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本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所谓终身教育,俗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因此,未来世纪教育的终身化将结束传统教育的终结性教育的状态。
民族教育的现代化给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民族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承传形式,既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的动因。它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便包括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民族教育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民族教育便以新的机能重新对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与更新,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与再创造。特别是民族教育的终身化,将使民族文化的扬弃与更新成为更加自觉的过程。如一些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陈规陋习,将被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行为规范所代替;一些凝聚着民族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将得到倡导,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一些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将通过现代教育介绍到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来,并成为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
显然,未来民族教育的现代化趋势不仅表现为民族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这一现代化进程是与整个民族社区的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民族教育的现代化将通过其特有的社会文化功能去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是泯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而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去弘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并使优秀的文化传统与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融汇为具有新生命力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