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黄东平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黄东平

黄东平(广西百色市建华小学 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062-01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的教学策略和过程;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有效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条件,而高效的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最佳载体。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有以下思考: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

由于课前准备的隐蔽性,不易考察评估,而不被老师重视,造成老师的思想倦怠。个别老师只是在公开课时才大动干戈,潜心钻研教材,探究学法,而平时,只是用以前遗留下来的老教案,或是按照自己已习惯了的方法走进课堂,毫无新意,那么有效的课堂怎么生成呢?所以教师本人的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具体步骤:

第一步:教师个人先研读课标,通研教材,把准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这个环节,主要是做到通读教材,把准知识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再组织教师参加教材培训,通过专家、名师引领进一步理解课标、把握教材。

第二步:本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首先根据知识点,预设教学的总体思路。找准知识生长点,思考在新授内容中,有哪些是新的成分?预设这些新的成分,学生有可能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学会吗?如果不行,学生会有什么困难,如何“创设情景、提供信息、启发思维”——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必要的启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然后再流程设计。在流程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作为一种“文本”,提供的只是素材,不要只是为了教教材而教学,应该把教材当作是一种参考,要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流程设计要体现学生为主的理念。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时空,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最后形成本年级备课组的基本教案。

第三步:教师根据自己学生情况、教学风格反复推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案。待课的雏形初具后,就要进行润色加工,反复推敲。我感觉在以下几方面要多花功夫:(1)推敲课堂提问,揣摩设计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有坡度,是否逐层递进。(2)推敲过程设计中是否要重视了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经历和体验。(3)是否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对策又将如何。其它方面不一一重复。

为了教师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得到落实学校首先应制定相应的备课制度,并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备课重要性的认识,避免个别教师只是用“集体教案”而没有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案。

(二)学生的课前准备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好的课前预习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则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压抑学生的情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做好课前准备,能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有效的课堂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可从以下环节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来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1、导的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学有兴趣,或唤起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有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学的环节,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自主感知教材,探究发现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认同感或受到启发,从而自我修正,发展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或发现自己的困惑点疑点。

3、问的环节,针对第一教学步骤提出的学习目标问题,和第二教学步骤学生自学教材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进行整合重组,巧用设问技巧,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必要资料信息和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研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作进一步的细读,对研究的问题作深入分析,以期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给予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学生在解决疑难的同时学会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4、练的环节,此步骤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巩固学到的知识,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练习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特点,要注意总结性、巩固性、层次性、变式性、可测性、开放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辅导,适度指导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学习掌握解题技巧、运用解题技巧,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

5、评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自练”中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让学生自主谈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发展情况,在学生交流评价中又一次促进知识的系统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便调整后续教学。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而努力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要贵在提高教学水平,尽量做到少批评、少责备,多指导、多建议,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和特色,关心教师成长,关注课堂教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高效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论文作者:黄东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黄东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