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 广东罗定 527200)
【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率为91.42%,心绞痛发生率为2.85%,出血发生率为2.85%,病死率为8.57%,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辅以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冠脉再通率,挽救患者性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护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200-02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严重性心血管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起病急、发展快,若及时采用溶栓治疗,可实现冠脉再通,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患者性命[1]。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年轻化发展态势,为了提高预后效果,降低病死率,还应做好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护理要点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东病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5例作护理干预调查对象,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59.3±1.7)岁,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病患均给予常规治疗(镇静、吸氧、止痛等),后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凝剂(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极化液等治疗,并给予溶栓治疗:将1500000U尿激酶溶于100mlNaCl溶液中静脉滴注,于半小时内滴完。150mg/d阿司匹林口服,用药3d后减为50mg/d口服。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12h后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每12h注射1次,持续注射5~7d。
1.2.2护理方法
(1)溶栓治疗前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入院后,氧气、除颤仪、心电监护等设备需及时到位,快速置入套管针,微量泵备用状态,确认抢救箱中抢救药品齐全,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患主诉,了解患者胸痛程度,并安慰、体贴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并于患者入院10min内准确记录18导联心电图,便于与用药后心电图进行对比。同时,因尿激酶的典型副作用为出血,因而用药前需急查血小板计数、血常规、出血时间与血凝四项,化验血型。
(2)溶栓治疗中的护理 ①做好心电监测,溶栓后6h内每半小时打印全导心电图一次,检测ST段变化,以判定溶栓效果,预防和避免再灌注心律失常,严密监测心电图动态变化情况,查看有无室早、室速的发生,警惕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遵医嘱采用抗心律失常用药与电复律、心脏起搏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采集患者发病后6~48h内的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与同工酶(CK-MB),便于了解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过程,并将溶栓后0.5~3h时间段内的18导联心电图与溶栓前进行比较,观察ST段改变。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鼓励与安慰病患,缓解病患焦虑情绪,病房内保持绝对安静,避免因环境嘈杂使病患受到不良刺激,护理人员应与病患家属多沟通,取得病患家属的配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不少患者因心绞痛无法及时缓解而出现濒死的恐惧感,因而需做好病患的心理疏导。为病患与家属讲明白采用溶栓治疗的重要性与效果,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应提前说清楚,让病患做好心理准备。
(3)溶栓治疗后护理 ①常规护理。溶栓后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为病患阐明卧床休息的必要性,限制人员探视,尽可能满足患者生活需求,为患者讲述床上大小便的方法,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以免因排便过于用力而诱发心肌梗死,强化皮肤与口腔护理。②出血。出血为常见性并发症之一,溶栓后应严密监测病患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多询问病患胸痛症状有无减轻与减轻程度,认真查看患者痰液、皮肤、黏膜,查看呕吐物与尿内有无出血征兆。尽可能减少各类穿刺注射,有创口时需延长按压时间或加压包扎。本次调查的患者有2例右轻微的皮肤淤斑,3例有少量牙龈出血,均未作出特殊处理,后好转。③再梗死:急性再梗死的出现,主要发生在溶栓后的24h,晚期则出现在溶栓后4周内,因而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病患胸痛情况与心电图波形改变,特别是ST段改变,若有异常,需及时报告为临床医师作出处理。④饮食护理。嘱患者合理饮食,制定科学饮食方案,以低脂、低盐、清单饮食为主,少食多餐,不可过饱,能量摄入量不可过高,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每日能量宜控制在500~800Kcal(1Kcal=4.184KJ),食物总容量为1000~1500ml,以流质食物为主。溶栓后待患者病情稳定时(通常3~4周),伴随病患活动的逐渐恢复,饮食限制也可慢慢放松,溶栓期间需适当限制水果、蔬菜的摄入,避免降低溶栓效果。⑤康复指导。指导病患分阶段增加活动量,溶栓治疗后前3天卧床休息,第4天在床上静坐,在床上完成洗漱、就餐等活动,2~3周后即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下床行走、站立、做医疗体操等康复锻炼,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出院后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严格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坚持功能锻炼,但锻炼时间不可过长,遵医嘱按时用药,若有不适及时到院治疗。
1.2.3溶栓成功指标判定 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的导联在溶栓后2h内下降≥50%,血清心肌酶峰值提前,胸痛从开始溶栓治疗的2h开始缓解或消失。
2.结果
35例患者中,冠脉再通率为91.42%(32/35),心绞痛发生率为2.85%(1/35),出血发生率为2.85%(1/35),病死率为8.57%(3/3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充分表明从发病至溶栓治疗期间时间越短,再灌注成功率越高。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性疾病,发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多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致死并发症,早期快速恢复心肌水平与心外膜下血管血流再灌注对病患预后相当重要,更利于恢复受损心肌与左室功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成功的关键。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均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但又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因而无法广泛使用,现常用的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佳,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更受医学界欢迎[2]。尿激酶静脉溶栓剂作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常用溶栓剂,主要从尿液里提取,通过基因技术制取,由人肾脏合成的一类蛋白水解酶,避免左室扩大与重构,操作简单方便,为患者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抢救治疗时间,远期预后效果佳,增强了患者生活质量。但因溶栓治疗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越早治疗,再通率越高,因而本文中笔者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在溶栓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快速建构静脉通道,遵医嘱输入溶栓剂,溶栓期间严密观察病患脉搏、体温、血压、心电波等的变化情况,全面落实溶栓治疗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对患者实施溶栓前、中、后的全方位护理干预,不忽视任何护理细节,强化心理护理,让患者用愉悦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最终冠脉再通率高达91.42%,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由此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更满足现代护理学科的人性化特征,体现出了护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红利.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5(12):207-208.
[2]申荣.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3,14(27):3552-3553.
论文作者:莫杏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溶栓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病患论文; 尿激酶论文; 心电图论文; 率为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