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_宋辉辉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_宋辉辉

(上海布石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民营企业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建立,民营企业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正以新的目标,新的组织,新的结构,新的动力步入全球分工体系,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不可忽视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纵观国内外市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也制约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我国金融市场的长远稳健运行。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融资现状;融资对策

一.民营企业含义

严格来说,“民营企业”并非一个法定概念。关于民营企业的定义,经济界有不同的说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企业的资本来源和构成来定义,企业的资本以民间资产(包括资金、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投资主体,即可称之为“民营企业”。本文兼顾私营企业的特点和我国企业管理现状将民营企业定义为:在中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

二.民营企业所处地位及作用

(1)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民营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工资低且对劳动者技术要求不高,使得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明显多于大企业。截止2010年底中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成为吸纳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无疑将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难这一民生问题的有效手段。

(2)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发展的方向从国内向国外发展,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向世界化进军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从对外贸易来看,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超过4500亿美元,高于国有企业出口总额1倍以上,占全社会出口总额的30%以上,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民营企业融资模式概述

民营企业融资总的来说有四类模式:

第一类模式为债券融资模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贷款、民间借贷融资等。第二类模式为股权融资模式,包括股权出让融资、投资银行投资、上市融资等。第三类模式为内部融资和贸易融资模式,包括留存结余融资、资产管理融资、国际贸易融资等。第四类模式为项目融资和政策融资模式,包括项目包装融资、高新技术融资、专项资金融资、产业政策融资等。

三.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总结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深入剖析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的原因。总的来说,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政府对民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宏观指导力度不足、配套子纯设施不完善、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高、地方行政执法力度低下、法律部门对企业权益保障程度低、政府政策规章透明度低以及社会信用环境差、民营企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存在质量问题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熟视无睹,同时也没有在制度上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导致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现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社会金融环境方面

(1)银行贷款管理体制的制约。

目前,企业获取资金的主渠道依旧是银行。现行的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给广大民企,其贷款权限受到严格的限制,同时贷款审批程序烦琐。一些县级商业银行变成了纯储蓄机构,只能吸收储蓄,做一些基层的调查工作,没有贷款权。地市级只有流动资金贷款权限,中国大多数民企在基层,需要一层层上报到总行,审批程序烦琐,而且,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内部的存款利率不合理,导致银行“伪市场化”,制约了基层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国家严格限制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活动,使民企借贷无门。

(2)银行经营上的“惜贷”。

银行在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经办贷款业务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相差无几。但产生的效益明显不同,民企贷款绝大部分是流动资金贷款,贷款要得急,频率高,户均数量少。贷款风险大且管理成本高。因此,银行宁愿做“批发”业务而不愿做“零售”业务。对大企业是“争贷”而对民营企业是“惜贷”。

(3)金融中介机构缺乏。

我国融资市场目前是过剩与缺乏并存:一方面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还有大量资金没有投入;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却告贷无门。许多民营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自有资本进行抵押贷款,只能依赖担保性贷款,但是,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的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不多,即使有的地区建立了这种机构,也因担保资金来源不足,担保基金不能规避自身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而难以有效运作。同时,担保机构都非常明显有参考政府的行为,在操作上,不是根据市场的实际和民营企业的现状作为担保的标准,商业行为不充分,资金投向不够明确,从而导致扶持中小企业的成功率不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5]。

(4)我国证券市场融资门槛过高。

直至目前为止,发行A股股票在深沪两方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超过千家,但是民营企业寥寥无几,且这些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大多不是通过正常途径直接上市,而是以高昂的代价购买一家已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而直接上市的。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实行的是规模管理,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管理、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及各项指标均由国务院统一确定且发行时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措施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之,民营企业的保证缺乏、辅导薄弱以及一贯以来的银行在体制上的歧视是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方面

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缺乏法力,各种政策法规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一是立法不规范。目前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企业立法,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二是法律执行环境差。政府管理不规范,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城建、环保、卫生、计量、质量监督等多个部门,在对民营企业管理中,往往出现相互交叉、缺乏协调的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体制上的不平等造成了竞争上的不平等,也造成了民企在融资上的劣势。

四.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对策

(一)重建企业信誉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明晰产权,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机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这是重建企业信誉的基础。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企业首先要有一套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制约客户的信用行为的同时,使守合同、重信用真正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一种自觉的理性选择。同时,要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基本信用信息理念、综合信用报告及调查报告三部分。这里,可从企业商务信用着手,商务信用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诚信和信誉程度的综合性反映;它体现该体制在经营活动中的特征、经营方式、信誉状况、信贷能力和在市场中的公众形象;了解一个企业的商务信用状况有利于外界投资者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企业信用的建立,一方面依托社会法律基础在人们自觉自律的同时,有完善的监督和奖惩措施。对人们实行有效的制约;另一方面,有赖于商业道德的发展;使遵规蹈矩成为一种集体的潜意识;人们就会自觉减少越轨的可能性;使合作变成可以预期和操作的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更多的采用信用结算方式,以培养企业信誉。

(二)做出正确的融资决策

管理层在不同发展阶段应制定相应的各有侧重的融资策略。在种子期,因不确定的因素大,风险极大,此时应以内部的融资为主,如自己出资和亲朋好友出资为主,适当接受外部机构(含政府的资助)尽量减少业绩负债;在创业期,为了加速抢占市场,资金需求量较大,然而由于刚刚开始经营活动,整体风险仍居高不下,此时企业资金融通要以股权融资为主,包括吸引外部风险投资入股,同时,高度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贷款结构和财务成本;在扩充期,由于企业步入成功企业行列承担风险和融资成本能力大大提高,此时应以债务融资为主,以期最大限度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在成熟期,企业有大量销售利润和经营资产,承担风险和成本的能力与前几个阶段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此时企业应从自身资本结构出发进行融资;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方式。

(三)社会金融环境方面

(1)加快银行体制改革

我国商业银行在民企中普遍存在“惜贷”行为,根源在于银行体制尚未改革到位。因此,应加快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使之真正树立竞争和服务意识,从而对民企的“惜贷”转为“争贷”。同时鼓励成立中小企业银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于这一群体。民营企业对消除融资门槛的渴求,曾经是民生银行诞生的原因之一。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门槛,还需要在这一领域加大开放的力度,初期可以选择在广东、江苏、浙江等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民营资本比较雄厚地区进行试点,新设或将城市商业银行改制为中小企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窗口,同时鼓励民营资本的有机结合。

(2)加大金融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担保体系

由于现行金融机构受利益驱使,偏爱大型企业。因此,要建立面对广大中小民企的中小金融中介机构,使之决策程序简单,服务成本降低,与服务对象紧密相连,可以专门从事对民企的融资活动,从而有利于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质量。同时,建立健全的担保体系,担保体系是民企与银行联系的重要媒介。考虑到担保自身的风险规避问题,要建立信用担保、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相结合的担保体系才能满足多数企业的需要。

信用担保可以限定在会员企业内实施。成为信用担保机构的会员,必须达到严格的入会条件,包括重合同、守信用、有较高资信等级等。信用担保机构还在提供担保的同时帮助业主和企业提升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如果没有这个信用基础,那么企业很难在急需资金的时候获得资金。

(3)扩展证券市场,增加融资渠道

第一,对具有较大规模,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销售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对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经济效益改造的平台上,允许民营企业发行股票,使其以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入资本市场,这必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第二,可建立二板市场,让民营科技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融资。二板市场是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在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一般是刚创办的高科技、高风险的企业。这些企业有较好的或需转化的科技成果,借助上市来筹集资金。

第三,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允许其进入债券市场筹集资金。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实行的是规模管理,国务院在统一确定债券发行额度时应考虑民营科技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融资需求,适当放宽标准,准许符合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融通资金。

参考文献

[1]张小霞.现代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2017

[2]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张吉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4]郑向居(主编).银行风险管理师必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宋辉辉(1989.07-),男,安徽省金寨县人,2011年本科毕业于巢湖学院,现居苏州,在职研究生专业是金融学。

论文作者:宋辉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_宋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