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医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传统疗法联合情志护理,且对其临床疗效加以观察与比较。方法 择选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所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作为本次试验的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的前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甲组与乙组,其中,前者予以止痛药加红花粉针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后者则给予传统疗法加情志护理展开治疗;然后,观察与比较其疗效。结果 甲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9%(34/41),乙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40/41),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比较大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再予以情志护理措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疗法;情志护理
一旦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将受到一定的限制,生存质量也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现今社会,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与工作节奏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也随之提升。在这种形势之下,对这一疾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研究与探索,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鉴于此,笔者对我院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所接收的41例患者给予传统疗法加情志护理措施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中共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诊断、核磁共振以及X线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依据患者入院的前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即甲组和乙组,每组中各有41例患者。甲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6岁~72岁这一区间内,平均年龄(41.2±3.5)岁;病程在16天~14年这一区间内,平均病程为(11.2±4.3)年。乙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27岁~73岁这一区间内,平均年龄(43.6±4.6)岁;病程在20天~16年这一区间内,平均病程为(12.3±5.1)年。在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无极为明显的差别,P>0.05,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止痛药加红花粉针注射液进行治疗,即主要让患者卧床休息,且对其给予红花粉针注射液,静脉滴注;若患者发生腰腿疼症状,对其给予止痛药,口服[2]。依据疼痛的实际性质,对止痛药的剂量进行合理的调整。
乙组:对该组患者予以传统疗法加情志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传统疗法: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实际情况,按医嘱对患者给予中医传统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方法为:拔火罐、推拿按摩、腰椎牵引、针灸等等[3]。
(2)情志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发病时间比较长,且极易反复发作,因而,一旦患有该疾病之后,患者将长时间的受到疼痛的折磨,且在心理层面上,也势必有极大的压力,而这种情况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加强沟通、互动,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疏导;护理人员可仔细向其说明人体脊柱局部的解剖性质,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该疾病发作之后的疼痛规律性,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患对疼痛的耐受水平[4]。另外,护理人员还可通过其它方式来转移病患的注意力,例如听音乐、阅读书籍等等,同时,为了帮助病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害怕、紧张以及不安等心理,护理人员可向其介绍一些成功治疗的方法或病例,进而有效提升其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与配合度。
1.3疗效判定
患者腰腿痛已完全的消失,腰背部的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腰腿痛症状得到显著的缓解,腰部活动及其功能也得到显著的缓解,为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腰腿痛等并未得到任何的缓解,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处理。其中,用百分比代表计数资料,且用χ2进行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意味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治疗与护理之后,甲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9%(34/41),乙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40/41),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比较大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一种较为多见的骨科疾病,青壮年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以及马尾神经症状等等[5]。若患有该疾病,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该疾病除疼痛外,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因而使得患者极易出现一些负面心理,例如焦躁、害怕以及恐惧等,继而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终对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心理状态,继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情志护理,消除其心理压力,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另外,对该类患者予以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例如拔火罐、推拿按摩、腰椎牵引、针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松弛腰部的肌肉,缓解其韧带紧张,继而改善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神经根附近的水肿与炎症,改进损伤组织附近血液循环,促进突出椎间盘复位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传统疗法加情志护理的乙组,其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可见,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再予以情志护理措施,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梅君.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2879-2880.
[2]丁珊,柴娟.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0):100-101.
[3]孙玉环,龚红梅.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中医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1):137-137.
[4]董顺霞.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5):442-443.
[5]毛艳萍.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6):1471.
论文作者:江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传统论文; 疾病论文; 疗法论文; 疗效论文; 这一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