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发展降低了工业化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因此,我国要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让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该文结合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
电气自动化被应用于企业发展中,刚开始主要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我国通过不断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力,同时还能保证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创新的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能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化的生产中。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创新,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不断进步,满足企业发展的目标。
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依靠的是电力电网理论和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是涵盖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实际影响范围很大,同时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电气工程自动化自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运行以来,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的质量,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保证安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企业的生产线都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产品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发展状况良好。
2、当前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2.1自动化控制信息集成化不足
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信息技术往往存在集成发展水平不足的现象,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机器使用都存在拓展不足的现象,微电子处理需要得到有效的拓展。很多设备操作界面存在模糊问题。相比通讯能力、软件结构的有效运用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环境需要得到有效的完善。通信管理层需要得到有效的拓展,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实际的监控水平进行分析,明确生产层面的动态标准,采用合理的财务核算方式,提升电气自动化信息的存储和提取,不断完善企业生产控制操作方式和方法。
2.2监控方式以统一集中为主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整体监控方式以统一集中为主,虽然能够将其放置在同一的平台系统之中进行综合性监控,但是这种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均需要在统一的监控环境之下才能够运行,由于数据的庞大、资料的繁琐将会在无形之中延缓系统的整体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处理速度的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输距离的延长,进而缩减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加之系统接线的反复应用无疑增加了故障检查及系统维护的难度,甚至极易产生错误的工作指令,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
2.3分布式控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分布式控制指的是多机系统,通过多台计算机分别控制不同设备,各自构成子系统,各子系统间有通信或网络互连关系。利用这种分散的控制方式可以改善控制的可靠性,不会因为某一环节中计算机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分布式控制具有开放、灵活、协调、可靠性高、易维护的特点,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广泛应用,可以增加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的灵活性,使其布局更加合理,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3.1一体化平台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的局限性,今后要坚持发展电气自动一体化的平台,满足不同的企业的特点,加强现代的工业自动化建设体系的步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保障。在开发电气自动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时要注意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好开发的方案,明确客户需要开发的一体化平台的各种指标,从而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电气自动化的一体化平台。另外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对一体化平台的各种设备进行评估,从而达到统筹兼顾,处理好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建设平台之后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增强平台的服务功能,为电气自动化降低成本提供可靠的保证。
3.2生产安全化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将逐渐朝着生产安全化的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性,将此作为工业企业控制系统中人员、设备、环境三者安全融合的主要途径,更好的保证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稳定运作。在非安全环境之下,用户如何利用最低的成本投入凭借行之有效的措施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制定安全方案的主要出发点。对此,安全级别领域应从高级逐渐过渡到低级,设备应由硬件设备向软件设备转换,从公共设施层面转型到网络层面,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重新构建全面化和科学化并存的安全生产体系。
3.3构建良好的网络结构
在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构建良好的网络结构,建设现场总线监控机制,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对其进行综合控制。在电气设备开发与管理中,会对其进行智能化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利用网络控制的方式,提升电气系统的建设质量。同时,可以装置功能完善的系统,利用总线监控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在完善自动化系统的情况下,逐渐提高数据信息传输工作成效,满足现代办公自动化发展的需求,降低运行成本。
3.4产品创新性发展趋势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相关设备的研发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实际上,我国当前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以及生产还处于初步阶段,产品仅局限于初级产品并且缺乏创新,科技含量也有待提高。所以,电气自动化想要长足地发展下去,我国需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改进,应用到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创新中去。企业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坚持不断地进行创新,积极研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及产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通过该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认识到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确保电气工程系统对自动化技术的具体要求,在装置运行过程中,抓住和探索出规律,对必要的这只是和经验进行积累和总结,进而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最终确保我国的电力在生产、运输、和使用方面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中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苏国建.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四川水泥,2014,(09):37. [2017-08-29].
[2]石清献.分析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60.[2017-08-29].
[3]霍延川.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J].科技展望,2015, 25(03):83.[2017-08-29].
[4]张桐源.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学,2014, 5(11):279.[2017-08-29].
论文作者:张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我国论文; 发展前景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