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已经启程的金融大革命
文/陆岷峰 汪祖刚
摘要: 纵观经济金融发展史,货币作为经济金融的微观内核,一直伴随着经济金融活动和技术驱动而发生形态上的演进。近年来,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货币形态,衍生出了数字货币新形态,将成为未来货币体系变革新增变量,以推动数字货币的理论与实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梳理国内外数字货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厘清理论界和实务界针对于当前数字货币发展的定位、发行、功能等三大主要争论焦点问题,并把握好数字货币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从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政策评估、国际地位等五大方面提出促进数字货币稳健发展举措,以促进数字货币的有效运行,更好地服务于未来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数字资产;数字货币;比特币
一、引言
纵观近4000年的货币发展演进过程,货币始终保持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交换手段、贮藏手段等四大基本属性,但其形态伴随着社会经济金融活动和技术条件而不断衍生。货币形态的变化经过了以天然贝类、龟背为代表的实物货币时代,随之在金融冶炼技术的推动下形成了以铜币、银、金等为代表的金属铸币时代,而后在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助推下形成了信用纸币时代。近十年来,特别是以2009年比特币为代表的依托于移动通讯、互联网、密码算法、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而衍生出来的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私人部门间实现发行、流通、支付、交易和结算,为消费者支付方式带来了新变革,使得整个货币形态从实物形态向数字形态演进成为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颠覆式跨越和发展主线,甚至或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通货形态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近十年数字货币的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货币当局、金融机构、学术界等高度关注,尤其是对数字货币的定位、发行、功能、监管等问题所引发的对现有法定货币及货币金融政策的冲击与影响引发深度探讨。创新的事物在发展之初都是伴随着争议而发展,数字货币亦然如此。在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货币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亦存在诸多争议点,其中包括了法定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的关系定位问题、去中心化与中心化问题、替代与共存问题等,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又如何?因此,基于货币的本质属性,梳理数字货币发展的争议点,对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原则和路径策略进行前瞻性展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数字货币:国内外金融探索均已触及
自2009年第一批比特币被挖出,世界各国央行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技术开展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试验与探索,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果。
从国际上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政府及监管部门对数字货币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试验,对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一方面,目前国际上对私人数字货币属性还没形成统一共识,诸如德国将比特币定位为“金融理财工具”,新加坡将数字货币等同于商品,加拿大对ICO代币符合证券定义,G20将数字加密货币定义为资产而非货币。尽管各国对于非法定数字货币法律定位不尽相同,但大多认为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应用前景。另一方面,不少国家对于法定数字货币持积极态度,其中美国(Fedcoin项目)、日本(Stella项目)、加拿大(CADcoin项目)、新加坡(Ubin项目)、挪威、塞内加尔、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国际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成果。
在废水pH值为4、石墨烯加入量为10 mg/L的条件下,研究H2O2加入量对制浆中段废水CODCr去除率和出水UV254值的影响结果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从国内来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当局)一直高度重视国内数字货币的发展实践,也取得了重要发展进展。近五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率先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体系、关键技术、流通环境、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人行联合六部委还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ICO)融资风险的公告》,表明对私人数字货币的监管审慎态度,注重防范虚拟代币风险。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根据查询国家知识产品专利系统,截至目前,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申请了设计数字货币的专利共74项。根据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公开报告,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将采取二元模式下“双级投放”体系,包括CBDC发行、转移、回笼全生命周期闭环过程,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应注重M0替代,并明确不预设技术路线。
三、数字货币:三大发展争论焦点
数字货币的发展需要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原则。其中,法定数字货币主要依托于国家信用,由货币当局控制发行,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极低。而私人数字货币因不具备公信力,还缺乏完善的市场定位准则、准入标准和监管规范,其匿名性、跨时空性容易产生、积聚、传染新的重大风险隐患。[13]因此,要通过监管沙箱加强对私人数字货币的参与主体进行数字化监管,保障社会公众的数字货币流通支付安全,对利用私人数字货币进行非法金融活动要坚决取缔,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1、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原则。
(一)数字货币定位的法币与代币之争
根据发行主体划分,狭义的数字货币可细分为法定数字货币(法币)和私人数字货币(代币)。其中,法定数字货币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具有无限法偿性,并保持货币四大基本属性,对M0形成一定替代的法定货币。而私人数字货币是由私人部门发行,不受法律保护,缺乏国家主权信用支撑的交易媒介。业界对法币和代币的定位问题存在一定的市场争议和分歧。一方面,主流观点认为法定数字货币才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真正货币。盛松成(2016)认为未来真正的数字货币是由央行来主导发行的。[1]刘新华(2019)认为尽管私人数字货币被冠以“货币”之称,但其本质上并非任何债务的表现形式,具有非债务属性,故而本质上也不是货币。[2]姚前(2017)从货币价值稳定性、交易费用理论、公共经济学等三方面视角审视,认为私人数字货币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3]区块链“数字货币”机制设计存在货币金融性质的明显缺陷(许金叶,2019),亦缺乏强大的资产支撑(乔海曙,2018),不具备真正货币属性。[4-5]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私人数字货币具有存在货币定位合理性和市场空间。Harvey(2015)认为比特币的信用来自于其使用者,尽管缺乏政府和真实商品在背后的支撑,但也不能阻碍其作为货币使用。Luther&Olson(2014)认为比特币会对现实货币形成替代。Luther&White(2014)将比特币的价值归结于市场需求并看好比特币的未来前景,比特币可以有更长远的生命力。
(二)数字货币发行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争
货币发行铸币权已经经历了无中心化、初级中心化、中级中心化、高级中心化等多个阶段(祁红梅,2018)。[6]当前,关于数字货币发行探索实验中存在“中心化”发行模式和“去中心化”发行模式。两种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尚存在一定争议。支持“中心化”的观点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应遵循“中心化”发行管理模式。若“去中心化”,将直接导致货币当局无法把控货币供应节奏,存在逃税、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金融行为,而“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则有助于解决代币存在的诸多问题(李炳,2018)。[7]卜又春(2016)支持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框架下搭建类中心化架构。[8]人行拟部署发行的数字货币坚持了“中心化”模式,主要采取了双层体系(详见图1),这主要是基于确保央行在货币投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规避出现货币超发问题,确保货币政策稳健发挥。支持“去中心化”的观点认为,“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存在价值。“去中心化”数字货币获得了许多自由主义者的欢呼,与货币自发秩序理论高度一致,并被寄托了颠覆法定货币的梦想(姚前,2018)。[3]在“去中心化”条件下,数字货币直接在个人和单位账户间进行匿名划转,交易效率更高,数据亦不易篡改。
(三)数字货币功能的替代与共生之争
作为新的货币形态,数字货币与原有货币形态的功能替代性问题尤为引起关注。以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具有货币的基本属性,也将形成一种新的货币形态被社会所接受和流通使用。在法定数字货币被接受和使用过程中,不免出现对M0、现有第三方支付等货币功能上的替代与共生问题。也就是说,数字货币会替代现金通货、银行存款及第三方支付服务吗,还是存在一定的共生平衡状态?其一,关于数字货币与现金通货的替代问题。当前,法定数字货币主要倾向于实现对M0的部分替代功能,两者可实现自由兑换,但非完全替代。这主要受制于数字货币对技术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强依赖,当系统出现故障或问题时将会给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带来重大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偏好的社会公众的货币偏好存在一定差异,且人们接受非现金支付的前提恰是银行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与现金的1:1可兑付性,现金的社会需求或会下降,但不会消失(姚前,2018)。[9]其二,关于数字货币与银行存款的替代问题。当采取二元发行机制时,中央银行仅对M0产生替代关系,不会对商业银行存款储蓄产生替代关系。若采取一体化发行机制,两者将形成竞争关系,而中央银行的信用强于商业银行,这将导致央行数字货币对银行存款形成一定替代,也不利于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范一飞,2019)。其三,关于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替代问题。目前,互联网支付为居民消费、转账等小额支付服务带来极大用户体验。诸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满足了居民在生活、生产方面的“付款-转账-收款”的高并发需求,占领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85%以上份额。[10]而法定数字货币具备货币基本属性,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第三方支付的冲击和影响,在创新型支付模式、支付效率、支付场景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会形成对现有第三方支付一定替代。[11]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不难发现,法定数字货币将会在现有的货币体系中形成一种新的补充形态和功能上的部分替代,以实现货币发行流通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优化。
四、数字货币:以发展原则引领发展思路
(一)数字货币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Fig. 2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pletion region in the linear regime.
(3)车间内设集气罩、除尘器密闭除尘。针对车间内污染物扩散和飞扬,最常用、最有效的办法是设集气罩捕集煤尘,经除尘器除尘净化后排到胶带上,回到选煤系统中。
发布会当天,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会者参观了安特威展厅、新产线、研发试验区等,全面感受了安特威的智能化生产,柔性生产线,一键一码生产,标准化工装、夹具以及全数字化检验等先进的生产方式,让参观者深感赞叹。
2、坚持金融发展稳定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对当前货币金融体系产生不确定性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盛松成(2016)认为代币的去中心化、不稳定性和匿名性特征会冲击目前的金融秩序。[1]姚前(2018)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我国银行系统和金融结构的冲击可控。[12]因此,在发展数字货币过程中,需要遵循坚持金融发展稳定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金融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管理,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3、坚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原则。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数字货币是一个庞大的货币体系分支,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根据现有学者的主流观点,大多倾向于将数字货币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其中,广义的数字货币泛指一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形态,包括了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加密数字货币等;而狭义的数字货币主要为利用数字加密技术承载的纯数字化交易媒介。以下所讨论的数字货币发展争论问题主要侧重于狭义范畴。
(二)数字货币发展的基本思路
1、加大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货币属新型货币形态,其发行、流通、回笼、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数字货币相关的法律、制度、系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在法律建设方面,加大对法定数字货币进行法理学研究,对涉及《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刘少军,2018)。[14]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大数字货币的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管理、支付工具管理、反洗钱管理、监督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体系建立。在系统建设方面,加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展经济金融统计、反洗钱和风险预警系统等监管类系统建设,以适应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数字货币高度依赖强大的技术支撑。当前,数字货币的相关技术顶层设计和底层架构还存在诸多不成熟、不适用、不完善的问题,亟需加深对数字货币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迭代。一方面要攻关数字货币核心基础技术,包括了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数字账本技术、可控匿名、加密算法、芯片技术、量子计算技术等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做好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防范数字货币的技术风险,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通过监管科技遏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的非法活动,并防范病毒、黑客等攻击,应做好技术突破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提升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图1: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双层体系流程图[5]
2、加深数字货币关键技术突破。
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数字货币作为未来数字经济金融活动的微观内核,其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数字货币研发的核心命题就在于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姚前,2019)。[12]以比特币、ICO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为例,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市场投机、资产泡沫、洗钱、非法集资等诸多市场乱象,导致了资金“脱实向虚”,带来了金融风险隐患。因此,数字货币的发展要从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更高效地将数字货币流通到实体企业当中,解决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过程中的痛点问题,而不是成为市场投机炒作的工具。
3、加速数字货币应用场景落地。
基于VMI模式的供应链集成同样会带动信息流的整合,库存信息将不仅仅在生产站段内流动,还需要通过供应链向物资供应段、供应商传导;同样,供应商的生产供应计划也会通过供应链向物资供应段、生产站段流动。通过信息流的整合,物资供应段在向供应商提报需求计划时能够综合考虑现有库存和在途库存,通过调控生产需求计划保证生产站段库存容量及到货频率。物资供应段在调控生产需求计划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并预测库存总量、库存资金占用的变化,以保证站段生产持续性为第一原则,少批量、多频率地向供应商提报生产需求计划。
4、加强数字货币政策影响评估。
理想的数字货币凭借其自身所具备的公平性、匿名性、可传递性、可追踪性、不可伪造性等诸多优势,必将使法定数字货币创造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和业务模式(姚前,2018)。数字货币具有现金通货、互联网支付等在支付场景中的比较优势,在支付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成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整个支付业务的竞争和创新。在推进数字货币场景应用落地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借鉴监管沙箱的机制使其能够在银行票据、信用卡、跨境支付结算、在线转账、小额零售业务等应用场景先行先试,简化支付流程,成熟后再进行全国推广,发挥出数字货币的市场竞争优势。
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需要足够的标本,为解决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标本资源问题,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动物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探索出人体解剖学有效的教学模式[3]。同时,在进行动物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动物及他人的生命与价值,触发其对人生价值、死亡及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考,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形成深厚的生命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内化为人文精神,增进对患者及其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提升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
数字货币有望成为未来货币的重要补充形态,也会对现有的货币体系中的货币发行、货币流通、货币结构、货币乘数、政策传导、审慎调控等方面产生新的问题和不确定性,也可能会给货币政策带来新的风险,需慎重考虑(张伟,2019)。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的正向作用。通过数字货币在发行、流通、回笼等过程的可追溯性,解决现有货币政策诸多痛点难点问题,以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姚前,2018)。[12]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私人数字货币对现有货币体系政策的影响进行评估论证和加强管理。准确把握和控制私人数字货币的使用范围和替代应用场景,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避免其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传导造成负面影响。
5、加快数字货币国际地位树立。
上述两类检查方法对肠壁增厚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值得说明的是,开展B超检查时,发现腹腔积液12例,肠道蠕动消失18例,肠蠕动速度减慢32例。详细见表1。
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法定数字货币也必将会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产生新的深远影响。我国要加快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树立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化地位。一是加快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进度,扩大其在国内外应用范围,逐步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是要将央行数字货币发展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协同并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贸易、支付结算、投融资、汇兑等方面的运用,发挥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形成央行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双向助推形成合力;三是要注重与国际社会在数字货币领域的交流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前沿技术、架构设计、打击洗钱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盛松成,蒋一乐.货币当局为何要发行央行数字货币[J].清华金融评论,2016(12):61-64.
[2]陆岷峰,徐阳洋.老年群体投资理财行为偏差及矫正措施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115-124.
[3]陆岷峰,杨亮.博弈视角下的商业银行风险事件管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04):69-73.
[4]陆岷峰,周军煜.中国银行业七十年发展足迹回顾及未来趋势研判[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05-19.
[5]陆岷峰,徐博欢.互联网金融伦理秩序研究[J].武汉金融2019年(05):74-76.
[6]陆岷峰,徐博欢.逆全球化影响下人民币国际化不确定因素与成长之路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1):76-84.
[7]陆岷峰,徐阳洋.关于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4):32-41.
[8]杨亮等.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形成逻辑、风险问题与治理路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74-83.
[9]陆岷峰,徐阳洋.构建商业银行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基础[J].济南大学学报,2019(2):137-145.
[10]徐博欢等.金融劣根性的内涵、表现及治理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0-16.
[11]陆岷峰,徐博欢.关于资金逐利性与资金调控方式的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3):11-18.
[12]陆岷峰,李蔚.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商业银行的担当与实施路径[J].福建金融,2019年(06):04-12.
[13]陆岷峰,周军煜.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9年(08):05-14.
[14]马经纬,汪祖刚等.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与解决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8):01-07.
[基金项目] 江苏省望云智库省级项目“关于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9FT018)
作者简介:
陆岷峰,男,汉族,江苏金湖人,南京大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教授,望云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江苏银行总行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
汪祖刚,男,汉族,湖北阳新人,金融硕士,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望云智库首席运营官,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金融系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现供职于江苏望云思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科技
标签:数字经济论文; 数字资产论文; 数字货币论文; 比特币论文; 南京大学论文;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论文; 望云智库论文; 江苏银行总行论文;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金融系专业指导委员会论文; 江苏望云思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