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现象”演变成“黑龙江现象”对策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象论文,黑龙江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阅一下《中国统计年鉴》,不难发现曾一度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被称之为“工业巨人”的东北三省,前些年都跌入了困顿的峡谷,工业生产步履维艰,落后于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据统计(1993年),黑龙江、辽宁、吉林工业增长分别排在全国倒数第二、第四和第五的位置上,经济效益也处于落后地位。然而,在1994年,辽宁、吉林工业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都明显好于黑龙江,位次向前提高了很多。这种经济现象曾引起许多经济学家们的注目和思考,尤其是黑龙江省政府界和企业界的有识之士,面对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一致地呼唤:“摆脱‘黑龙江现象’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一、“东北现象”的涵义及形成的哲学思考
(一)“东北现象”的涵义
所谓“东北现象”是东北三省工业企业生产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工业企业经济发展严重不景气的现象,即增速与效益均处于全国落后地位的异常现象,人们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东北现象”。
众所周知东北区域在实力方面:机械、冶金、汽车、石油、煤炭、化工、发电设备、建材等行业都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区域条件方面:东北三省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经济可谓得天独厚。另外,50年代和60年代,该地区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上述的诸多优势在今天改革开放宽松的经济环境中,却难以发挥优势应有的优势作用。在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三省几乎同期亮出了经济发展的“黄牌”。“黄牌”警告的是:东北工业企业经济的滑坡;预示着:“东北现象”的出现。
经过认真细致、客观冷静的分析,人们可以发现“东北现象”的出现,自有其客观的、历史的、现实的原因。
第一,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多属于基本建设范畴,重工业占2/3,产品多是大型机械设备和基础原材料。当国家压缩基本建设规模时期,实行经济调整时期,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时期,便出现了“船沉调头难”的问题。
第二,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比重高,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多,企业自主经营机制缺乏活力,产品平价调出多,原材料议价购进多。黑龙江省每年因低调出,高调进的差价高达32亿元,辽宁省也因此每年多支出近30亿元。
第三,东北地区骨干大中型企业大多建于“一五”时期和“二五”时期,经过30多年的拚搏奉献后,青春耗尽,开始进入“中老年时期”:企业老化、技术设备老化、产品老化。自60年代初开始,国家的投资逐年减少,企业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改造或开发新项目,2/3的设备落后于全国先进水平。
这些问题是造成“东北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那么从更大的视野,更深层次上去考虑问题,我们还会发现产生此现象更深刻和本质的问题。
(二)“东北现象”形成的哲学思考
“东北现象”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的经济范畴,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理论的认识应该提供在必然中,在全面联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但是,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在自为’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把握、抓住、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也就是说,人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准绳。”这段话对于我们分析“东北现象”具有一定方法论意义。用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东北现象”的产生,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体制冲撞的“排异现象”,造成工业经济内外部矛盾芸生。
东北老工业基础和骨干大中型企业与当前经济形势之间的不相适应的状况,从本质上讲,是旧经济体制的产物在新经济体制轨道上运行因不相适应所产生的一种碰撞摩擦现象,是旧经济体制与新经济体制合拢时产生的“排异现象”。
“一五”、“二五”期间建立起来的骨干大中型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和环境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在计划经济的襁褓乳汁的喂养下成长起来的,它们与计划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项目确定、建厂投资、技术设备这些硬件到原材料购进、产品销售、新产品开发、企业经营战略乃至管理方法、人事制度、分配方式这些软件,都由国家计划统一包办,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在这种体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从现有的生产设备出发,按照国家计划或地方政府的计划组织原材料进行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再按计划销售,人们考虑的中心问题集中于生产环节。
这种体制冲撞的“排异现象”必然造成工业企业内外部出现不可抗拒的层层矛盾: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矛盾(这是一切矛盾的根源);新旧体制效率冲撞的矛盾(配置效率、风险效率、激励效率、保险效率、约束效率等与计划体制的无效率之间矛盾);技术改造、创新与资金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产品生产单一与转轨生产障碍之间的矛盾;企业独立的法人地位与产权不明晰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之间的矛盾等等。
2.“主体人”的呼唤:转变领导观念,树立风险意识,优化管理机制。
东北三省大中型企业亏损程度竟如此令人咋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来自“非经济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多。这些内部的人为因素细分起来可谓多种多样,但主要是领导干部问题。企业领导观念陈旧,缺乏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甚至成为企业内部的“蛀虫”,侵蚀着企业的机体。根据调查,一些企业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大量索贿受贿,有的以各种名义侵吞、贪污公有资财。有这些人在,难怪企业没效益。另外,许多企业,在人事干部聘用上,采取任人唯亲、严重堵塞了管理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领导干部一切主观行为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内容,优化地配置生产要素,选贤任能,科学地组织生产。
3.完善市场经济意识:协调经济、社会与人三者之间关系。
在前两个问题基础上,如果更进一步进行分析的话,则涉及到完善市场经济意识的问题。然而,市场经济、社会和人三者发展的一致性,是完善市场经济意识的起点与归宿,也是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和人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以社会进步为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市场意识的完善,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东北三省在改革开放中,人们的总体市场经济意识与关内、尤其是南方相比有一定差距。正如人们形象地用“乘着火车往北走,越走越保守”。这句话不无道理。东北三省表现在以其现实力量促进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推动个人独立性与社会性结合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人们的主体性,创造性以及自由意识、平等意识、价值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文化意识没能随市场经济的冲击发生全方位的、质的变化。因此,树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意识,发展市场经济,其根本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人本身。应当始终把“人”放在全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二、“黑龙江现象”弥漫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近年来,黑龙江省虽然经济出现好转,但是,仍未摆脱经济的落后地位,经济落后的压力日趋严重。因此,要充分估价和分析现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现状。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比重大,大中型企业多。重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7.5%,其中采掘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的28.6%,居全国第一位。大中型企业511户,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2.4%,固定资产占4/5,产值占2/3,利税占3/4。因此,大中型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及评价
1.从投入产出关系分析企业经济效益
黑龙江大中型企业进入80年代后至90年代初,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482亿元,增长了2.4倍;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29.9亿元,增长了近1倍;但利税总额却减少了6.5亿元。“七五”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投入较大,表明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相对经济效益指标与绝对量增长呈逆向变动趋势,产值利税均递减比“六五”时期低2.3个百分点,而资金利税率年均递减则比“六五”时期高3.9个百分点。“八五”时期,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截止至1993年底,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额达39.97亿元,亏损额占利税额的6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4%的41百分点,高于辽宁省22%的39个百分比,实现利税额为—12.56亿元,这一指标低于西藏的0.45亿元。利润亏空仍列全国第一位。
2.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主要原因有:
1.产品指令性计划高,价格偏低,成本补偿不足。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省(地、市)逐渐减少产品指令性计划,逐步向指导性计划过渡。而我省大中型企业承担国家计划产品仍保持20种,产值占大中型企业总产值的4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煤、木、油的价格只相当于实际价值的50%、30%、50%(据92年统计)。黑龙江省煤、木、油等采掘业已过了收益高峰期阶段,失去了矿山地租中级差收益,生产成本逐年增高,投入产出比不断加大,正沿着收益递减的轨道下滑。
2.企业技术改造欠帐多,产品更新换代慢,缺乏竞争能力。
黑龙江省60年代以前建厂的大中型企业占60%,受当时反修战略和实行沿海倾斜政策的影响,国家投资南移,造成黑龙江省企业技术改造历史欠帐严重;再受地方财力和企业留利水平、折旧率低的限制,技术改造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设备落后,技术老化、产品更新换代慢,深加工的产品少。黑龙江省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工业结构没有实质性改变;大中型企业产值主要集中在上游产品,上、下游产业的产值比约为2:1。黑龙江省采油与石化制品的产值比;采煤与煤制品,电力、蒸汽等产值比,木材采运与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产值比,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3%、54.1%、17.9%。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加工工业产值明显偏低,综合利用差,加工水平低,这既影响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也限制了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实现,同时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3.产品生产周期长,占有资金多,对外依赖性强。
经济效益不佳是困绕黑龙江省经济紧运行的主要原因,而经济效益不佳主要来自重工业。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产品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多,对计划调节和省外市场依赖程度高,在国家压缩投资和新增投资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进一步造成全省产品积压和资金占用增多。投资压缩特别是预算偏低,资金不足导致企业互相拖欠贷款,形成沉重“三角债”,使资金周转不灵,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难度。不少企业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大量向银行贷款,支付利息的负担越来越重。由此影响了产销良性循环的形成。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由受资源的单一制约转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层制约,必然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和“三角债”,资金周转断链,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效益下降。
4.企业文化意识淡薄、管理创新薄弱。
伴随工业企业经济的滑坡,企业管理也跌入低谷,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困境的综合症弱化了企业管理,难以发挥企业文化的活力。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企业文化建立与健全是企业经济效益整体耦合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对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调查,许多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有的企业只提出几个字,即认为“厂风”就是“厂内文化”,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整体认识。没有形成一种规范性的文化氛围。由于企业文化意识淡薄,直接影响管理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使我们认识到:黑龙江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影响,摆脱其效益低下的困围必须构建经济发展的新对策。
三、摆脱“黑龙江现象”的对策分析
(一)摆脱“黑龙江现象”的宏观经济对策
1.增长极的选择,增长极中心体系的建立。
所谓增长极即是某一地区起主导的支配作用的企业或产业,它依托于城市、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通过推动因素的扩散效应,改变整个经济空间的发展进程。应用这一理论在黑龙江经济对策选择上就是发挥地区优势,努力发展主导产业。
从黑龙江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可以选择能源、机械、建筑建材、医药、农林牧、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黑龙江能源储藏丰富。因此,选择能源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另外,要加速煤化工业、电力工业、金属冶炼工业等工业发展,形成以能源工业为中心增长极体系,并形成具有带动作用的工业体系。
——机械工业是黑龙江省基础力量雄厚的产业之一。建国以来,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发展很快,一五时期国家的156项重点工程中,在黑龙江省有10项机械工业,为黑龙江省机械工业打下了基础,到现在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具有雄厚实力的机械工业,是国家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之一。扶植其发展,必将会发挥更大的潜力。
——建筑、建材工业属于投资前景广阔的行业,尤其是随着内外房地产、基建、交通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建材的需求必然趋向旺盛。因此,利用我省能源优势,发展建筑、建材业。一方面产生国内“进口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基础性的产业。我省具有发展农牧业得天独厚的绝对优势。在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同时,积极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促进相关产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高科技产业是黑龙江省发展的薄弱一环,应充分发挥黑龙江的科技实力,有选择兴建获利高的新兴高科技产业,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形成竞争优势。
2.加快产权制度变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资产经营方式。
要把大中型企业搞活,必须解决产权不明晰、政企不分开、政资关系混淆的问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把现有企业改造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原有产权制度,建立新型资产经营方式,是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八五”乃至“九五”期间,我们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力推行股份制,使9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股份公司体制。
3.积极倡导和推行人才战略。
经济发展的无限扩张性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资源稀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稀缺)性尤为突出。因此,在全部经济发展中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成为至关重要的战略课题。积极倡导和推行人才战略是这一“战略课题”的重要内容。
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人才的争夺成为竞争一个重要内容,这是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合理地利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建设中作用已经提到意识日程。因此,必须制订全方位的人才战略。
黑龙江省地处边远地区,经济落后,成为吸引人才的障碍;而南方和关内省份,积极利用经济优势,招引四面八方的人才。所以,在人才短缺的今天,我省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大力度吸引社会有识之士,使之结盟于龙江,为龙江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二)企业活力生成的逻辑框架。
1.深化改革,逐步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进一步落实企业自主权。在过去放权让利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把定价权、外贸权、技术决策权、资产所有权和《企业法》赋予企业的各项自主权落实到企业。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企业内部改革要积极围绕转换经营机制进行。充分地健全劳动分配制改革,真正发挥劳动者的潜能,推行“一企多制”、“企业破产”等试点。
——加速配套改革。一是建立健全以待业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2.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
落实“科技兴省”战略,坚持先改造后建设的原则,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集约化路子。
——建立科技进步机制,增强企业技术改造的动力。一是各级财政和有关部门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金”、“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基金”、“科研成果储备转化基金”、“高校科技开发周转金”;二是企业缴税留利中提取一部分专用基金用于技术改造,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三是实施全省技术改造“1132”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2211”工程,由此形成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产品创新和联合改组五位一体的技术进步机制。
——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改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突破口”,重点放在改造老技术、老设备、老工艺上,在“提质降耗”上下功夫。技改要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对那些边际效益等于零的产品,尽量回避生产。尽可能开发边际收益递增的,且市场需求看好的产品。技改要与技引结合起来,引进高起点技术,在消化、吸收上下功夫;引进外资或与外国合作,搞“嫁接改造”,加快技改步伐。技改要与提高人才素质结合起来,重视对科技人员的再教育,提高创新能力。
3.建立和培育具有独自特色的企业文化。
具有独自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生成的一个重要内容。她能够促使员工形成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内核”。因此,企业文化是当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4.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行为的准则。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行为目标,即在资源配置当中实现最优化的组合,生产出最多的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浪费现象(降低成本);二是盈利的驱动使得企业追求的目标明确。
总之,“黑龙江现象”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事情,而是实际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重合、交织而袒露出的一种必然现象。只要全省人们齐心协力,敢于正视矛盾,并抓住经济好转的良机,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如果积极采取经济发展对策,就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迎头赶上全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东北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东北历史论文; 东北发展论文; 经济学论文; 黑龙江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