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要形成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推动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全面进步。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的主要思路进行分析,并从多方面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思路;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中,要形成精细化的全面管理模式,在整体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制度化、管理化的模式,全面创新,推进工程质量的全面进步,更加深入的实现建筑工程整体功能的实现。
1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思路
1.1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难以全面确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管理理论和经验。建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其实施必须由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来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外建筑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都比较先进,因此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
1.2吸取先进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地总结国内外的管理经验,吸取目前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并对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综合和整体。总之,要想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控制措施
2.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针对潜在工期制约因素,我们制定实施以下针对性措施,措施大体可分为组织、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每周召开工期专题会议,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业主指定专业分包和劳务作业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内容主要为:总结前一阶段工期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提交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根据前期完成情况和其他预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后期计划并下达部署。
2.2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一是做好工期计划。依据合同总工期要求编排合理的总进度计划,对生产诸要素(人力、机具、材料)及各工种进行计划安排,在空间上按一定的位置,在时间上按先后顺序,在数量上按不同的比例,合理地组织起来,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确保达到预定的目的;总进度控制计划由总承包依据与业主签定的施工承包合同,以整个工程为对象,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对施工过程作出战略性的部署,确定主要施工阶段(混凝土结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装修、验收等)的开始时间及关键线路、工序,明确施工主攻方向;劳务分包商根据总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所施工专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在工序的安排上服从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和规定,时间上既保证又留有余地,确保施工总目标(合同工期)的实现。
2.3深化设计及设计变更。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施工的依据,每道工序施工前均应有详细的设计蓝图以指导施工。针对深化设计及设计变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提前做好钢结构的深化设计基础工作,提前向业主报送订货计划,督促订货、加工和组织进场。施工中应深入研究工图纸,及时掌握潜在设计变更项目,并提前同业主、设计沟通,督促尽早实施变更。对于某些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材料成本高的设计项目或材料,本着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的原则,建议业主尽早变更为工艺成熟、施工速度快的设计方案。
2.4 质量标准的有效控制。一是主控项目。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1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6)每500m3混凝土留置3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二是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3)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规定。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一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裂缝,除了采取保温等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外,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择尤为重要。2)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3)粗骨料选用5~31.5mm连续级配花岗岩石子,含泥量<1%,;细骨料用中粗砂,含泥量<3%,配制混凝土,以减少水及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4)在混凝土内掺加一定量的磨细Ⅱ级粉煤灰和减水剂,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粘塑性,在满足可泵要求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5)按以上原则选取合适材料,先在实验室试配,最终得出现场施工最优混凝土配合比。二是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养护管理。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温保湿养护,保温养护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保温养护还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过高,防止产生贯穿裂缝。保湿养护能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表面干缩裂缝,再者能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1) 混凝土养护方法。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养护方法采用砼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砼内外温差小于250C,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保持砼内外温差小于250C,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以防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并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在浇筑过程中,对已浇筑的区域终凝后,立即进行覆盖保温保湿,并进行浇水养护。2) 混凝土最高温升计算。根据规范要求,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 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显然,本工程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引起结构整体开裂,影响结构的防渗漏性能和耐久性,造成安全隐患。
3结语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过程中,要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控制,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制度化建设、安全管理、综合管理等多方面的应用,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综合管理的全面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伟雄.浅谈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10(7).
[2]李兴怀.从4M1E因素谈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1(1).
[3]刘伟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
[4]张理帆.探讨建筑施工监理质量控制[j].科学之友(下旬),2010.
论文作者:王耀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期论文; 水化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