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晓楠

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晓楠

刘晓楠

身份证号码:130828198xxxx00048

摘要: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标准逐渐提升。由于土木工程大量使用混凝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就是应用混凝土结构技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今行业各个土木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应用并未达到健全的程度,依然存在一些漏洞,例如裂缝、技术等问题,亟待改善。文章将具体分析土木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同时给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当前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常见,其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土木工程主体结构的有效构建,如此也就能够保障其具备更为理想的施工流畅性和便捷性,降低可能在土木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和故障。基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落实,其需要关注的要点内容相对比较多,需要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结合各个施工操作要点进行详细控制,避免最终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威胁。

1混凝土概述以及当工中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1混凝土概述

作为一种复合型材料的混凝土,主要是应用胶凝材料来实现对各种施工材料的有效复合,从而构成一种具备良好性能的建筑材料。这种复合型材料的重点是应用砂石和水,按照标准比例实现胶合,应用有关的设备实现良好搅拌来发挥水泥的性质。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因为同样是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材料,其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制作工艺比较简便,价格低廉。

1.2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因素

(1) 人为影响的因素

具体来说,就是指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责任意识淡薄造成的不必要的影响。一方面是现场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自身职业素质或者职业道德不健全,不按照规范执行;另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在综合考虑并制定施工流程时考虑不全面,施工流程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是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的,而且只要我们加强管理,提高施工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就能够控制好这一影响。

(2)客观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主要就是其水合反应的进行,首先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来保证其完成水合反应,做好养护工作;其次,混凝土的水合反应是放热过程,因此要控制好温度,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一定要控制好温度,避免温度过高使结构内部产生裂缝。混凝土浇注大多在室外,环境与实验室相差较大,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混凝土的施工环境接近理想环境。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2.1混凝土自缩现象

混凝土结构中,硅灰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硅灰的加入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自缩情况,甚至会产生混凝土断裂的问题。另外,混凝土中湿度的逐渐降低会导致水分从内部蒸发析出,从而加快了混凝土的自缩情况,威胁到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2温度变化因素

混凝土是一种性质相对比较复杂的材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的气温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在施工期间,由于季节变化和早晚温度差变大,环境中的温度不断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温差的扩大使得混凝土本身的一些材料出现了热胀冷缩的反应,而且整个结构的内部与外部也会存在一个温差值,造成内外应力作用大小不同,这种温度差造成的不均衡温度分布会导致混凝土的整个结构出现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应力作用的异常情况所导致的,温度变化的幅度越大,开裂现象就会愈加严重,会集中出现导致工程结构面临坍塌和崩坏的危险。要明确的是,这种由于温度差异造成的开裂现象是目前的最主要因素,也是质量监管工作防控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钢筋锈蚀因素

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中工作人员操作不到位,如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使用混凝土材料,有可能会使钢筋产生锈蚀,钢筋出现锈蚀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发生碳化,最后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3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要点

(1)做好各类原材料选择控制。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当前土木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切实做好各类原材料的恰当选择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核心阶段,其需要确保相应施工材料的应用能够符合土木工程项目建设需求,能够确保后续混凝土材料配置具备较高质量。比如对于水泥材料的选择,不仅仅需要单纯关注水泥材料的质量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水泥类型的严格控制,促使其能够优先选择最为适宜的水泥材料类型,一般地热水泥在当前的应用能够发挥出较强作用。当然,水泥材料的强度指标也需要给予充分关注。

(2)做好混凝土配置工作。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促使混凝土材料的配置能够较为合理,降低因为混凝土材料配置不合理带来的明显质量威胁和干扰因素。在具体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好各类原材料的添加比例,结合土木工程施工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其配置完成的混凝土材料具备更强可用效果。当然,合理添加一些外加剂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手段,同样也需要进行有效判断,综合提升其应用效果。

3.2配制与搅拌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科学的配制与搅拌,是一项基础的施工环节。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配制与搅拌工作。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实际的配置过程中,选择0.6%以下含碱量的水泥,并且要求其应当运用一些矿粉掺和料与低碱外加剂等配料,来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之后,再依据其实际的含碱量与配合比等,对混凝土中的外加剂与砂石和水的含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工作。

3.3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温度应力的把控

混凝土的浇筑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当外界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会发生差异,从而会形成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过大时则会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当由于混凝土表面物理特性的影响,会导致水泥的问题无法释放处理,进而加剧温度应力,因此可以加入一定的高效减水剂或减少水泥的用量来减少温度应力,近年来社会上还出现一批大坝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低热水泥,从而降低水热现象导致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温度是导致混凝土内温度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控制周围环境来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如避免在夏天或高温天气下进行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或采取一定的冷却措施.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土木工程建筑物为了提高建筑质量,需要采取强制性降温来缓解温度应力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3.4混凝土结构养护处理

对于具体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为了更好提升其整体施工质量效果,重点加强对于养护结构的有效控制同样必不可少,这也是提升其最终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应该予以详细把关控制。结合这种混凝土结构养护处理技术的应用,其应该首先加强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实时监控,较好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后续的凝结变化状况,并且及时从湿度和温度方面进行防控,避免因为剧烈的变化影响其施工质量效果。一般而言,混凝土结构的养护需要持续28d以上,需要避免其受到剧烈风吹、暴晒以及降雨威胁,做好保温控制,尽量提升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防控,促使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满足相关要求。

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使用对于工程建筑质量有着直接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107~108.

[2]冉阿阳.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6(09):15~16.

论文作者:刘晓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晓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