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手段。新时期,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网络化、一体化以及科学化等的趋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起点,是关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指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必然指向。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些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革命的深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创新和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复杂化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时社会矛盾的转变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结合社会改革的实际,推动和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要在改革中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确立新思想、新观念,实现社会思想观念的正确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创新的开放型的系统工程,在新时代,只有采用新的手段、运用新的方法,才能保证培养“四有”新人根本任务的完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创新和发展。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加快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正在以越来越急迫的步伐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才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不仅表现为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应该具备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理应对人才资源开发、对个体素质的优化及需求予以积极的回应。[2]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比以前更为繁重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方面,还是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方面,其深度和广度大为拓展,环境更复杂,内容更广泛,如爱国主义教育、科技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意识教育、诚信教育等等, 这些都需要进行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发展的可能性
第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社会革命的不断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保证。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改革的步伐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快,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党的十九大以后,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党的战略目标服务,便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需要不断充实新经验新内容,并创造性地运用一些适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方法。
第三,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不仅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营造出浓厚的教育氛围,而且可以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先进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备建立全社会或某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模型。这样既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又便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是一定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决定一定的方法”。[3]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改革的深化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不仅显得必要,而且成为可能,并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宏观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大众化。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这一新型载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全社会广泛的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第二,微观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如前文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保证。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整体上表现为吸取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逐步实现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这种科学化不仅表现在利用科技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吸取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以考察和进行科学决策,将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理论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其保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运行的方式上必须与管理、服务等业务工作结合进行。这种结合必须是有机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业务工作的各项措施中,落实到岗位工作运行的每个环节中。这就是在克服以前那种“两张皮”的现象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方法的一体化。
第四,实践上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人的现代化相适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和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了追求现代化精神文化生活的心理需求。随着影响人们思想的社会环境日趋现代化,人们的心理追求必然日趋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张耀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 .
[3]郑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4.
[4] 陈万柏. 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和功能[J]. 求索,2005,(5).
作者简介:王春晓(1995.05——),女,山东省德州人,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
论文作者:王春晓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方法论文; 社会论文; 表现为论文; 科学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新时期论文; 《知识-力量》5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