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我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原则

1.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矛盾是由于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造成的

自1993年以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销售率水平一直徘徊在95%~96%之间。到1998年年底,产成品库存已达5万亿元人民币之巨, 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出现。一些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闲置。其中,纺织品企业的开工率仅30%,机械等行业的开工率仅40%,家电行业不足50%。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国内出现了“过剩经济”。因为在国内生产能力严重闲置的同时,还有一大块需求得不到满足,其表现是许多产品的进口势头有增无减。统计数据表明,自1995年起,我国每年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超过1000亿美元。1995年化学成品进口173亿美元, 出口和进口相抵逆差83亿美元;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526亿美元, 进口和出口相抵逆差212亿美元。我们统计了外贸逆差较大的一些产品, 这些产品一方面进口数额较大,另一方面国内的生产能力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

进口数额与国内生产能力闲置情况的比较

产品 进口金额 出口金额

逆差 国内同产品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开工率(%)

动力机械31.1 14.4 16.738.1

专用机械

132.5 11.6 120.940.4

纺织机械25.5 1.4 24.152.1

起重机械15.3- -73.4

工业锅炉 2.7- - 8.5

发电机组 6.9- -54.2

金工机械34.9 4.2 30.762.3

通用机械71.6 25.1 46.548.4

资料来源:国内开工率根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行业卷》有关数据计算;1995年《海关统计》。

因此,当前我国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就是说,一方面确实出现了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况,另一方面,从进口强劲这一情况中,我们也看到了国内供不应求、必须依靠进口的一面。我国所面临的市场形势从总体来说是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局面。

2.产业结构升级是维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必要前提

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无不与现产业结构的特征和矛盾密切相关。在现结构中带动经济增长的几个主要因素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势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一般日用消费品生产由于供给弹性大、易于进入,而需求弹性小,消费量变化不大,因此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面临着贸易条件恶化的挑战;需求弹性高的耐用消费品产业由于开发能力不足而使市场扩大受到限制,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投资需求虽然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由于中国国内投资能力的限制,设备投资需求的绝大部分被泄漏到国外,中国国内有能力承担的土建工程投资又由于高投入、低回报、慢运转而使宏观效益下滑。这些因素的迭加,使结构中的矛盾冲突加剧,终于在经济运行的各总量指标上,包括增长速度、就业、物价、货币供应等方面反映出来,经济运行开始受阻,标志着当前供给结构所能带动增长的能力和所能提供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结构矛盾的焦点是一般性加工业数量过大,而高加工度的产业又严重短缺。因此,我国今后产业发展的唯一空间就是技术相对密集的机电产业,包括工艺设备、零部件等。我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期已经来临,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应该是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发展需求弹性高、物耗低而效益高的产业,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生产迂回化程度,纵向扩大经济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开拓市场,拓宽就业领域,为经济增长、带动三产发展提供新的基础。能否完成新一轮结构转换,将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当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主要不是因为国内没有需求,也不是国内缺乏投资机会,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的供给结构和投资的技术能力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自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靠现有能力的数量扩张,补一个个缺口实现的。在目前需求结构高级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供给不能与之适应,经济增长随即受到影响。在80年代,主要是通过补消费需求的缺口,消费品工业的扩张带动了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上半叶,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带动了重工业打头的第二阶段经济增长。到90年代中期,在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财力制约不能继续扩大规模、出口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国内现有供给能力出现富余,现供给结构对经济增长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就随之减弱。

在国内供给能力大大富余的同时,需求缺口仍然存在,不过弥补这一缺口是靠日益增长的进口完成的。国内的需求增长只能拉动国外的供给。至此,改革以来供给随需求的扩张而扩张的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投资技术能力的限制,对于规模大、层次多的国内市场,供给只能满足其中投资能够进入的部分,从而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大大削弱。这是当前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因此,对供给结构进行以升级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调整已成当务之急。

鉴于目前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为了保持稳定,暂且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启动现有生产能力来维持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不失是一个稳妥的应急之策。但是如果把这个过程拉得过长,不仅会因为环境的变化(如加入WTO)而失去主动调整国内工业结构的时机, 而且搞基础设施最终会受到资金循环不畅的硬性制约,而难于持久。因此,国家所发布的今后投资重点当中,包括了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不能单纯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1)由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增长需付出一定代价, 因此实施这一政策的时间不宜过长。

应从认识上明确,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只是在当前特定条件下的权宜之举,而并非长久之计。这是因为,由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增长的路子会带来结构粗放化、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等土建工程所能带动的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与技术相对密集的其他产业相比,土建所要求的材料加工度低、附加值低,并且自耗率很高,因此单纯为土建服务的基础工业是高消耗、低产出的产业。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得出的结果是,1990年基础工业部门直接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占社会总消耗的45%, 然而只生产出占社会总产出27%的产值。由此可见, 由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与基础工业供给所形成的生产循环会带来生产结构高消耗、低产出,且环境代价大等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居民住宅建设,尤其是公益性的项目都具有投资强度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缓慢的特点。因此,大规模地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并且以此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会出现社会资金周转放慢、资金占压严重等问题,必然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实际上,1993年出现的通胀与各地方大上基础设施建设不无关系。

我国基础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净值已经占到全部工业的56%,如再长时期搞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基础工业增长,就会从资本构成上进一步固化原有结构,一旦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减弱,就会出现新一轮的能力闲置、失业增加等问题。

(2)要处理好近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的关系。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将会涉及到社会资金的分配问题,因此必须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在资金的筹集使用方面处理好短期内保速度与长期保发展后劲两者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前一段时期,各地方大兴土木、搞重复建设,其资金来源的相当部分是靠向现有企业摊派。这是自“六五”以来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急剧下降、在近些年降低到最低点的主要原因。企业的技改甚至生产资金被抽走,企业无力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成为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所以,为保速度扩大投资,搞基础设施建设,决不应挖现有企业,这样做就会断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可更多地考虑利用外资。

4.不能片面强调发展劳动密集型

有人从新古典经济理论中“通过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的观点出发,主张只能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维持我国经济增长,因而反对强调提高技术水平,反对发展资金、技术相对密集产业,自然也反对把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调整结构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困难形势已经说明,单靠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只是一相情愿。抽象的理论教条解决不了中国的实际问题。

我国出口增长主要是由低档劳动密集型产品带动的,服装、杂项制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上升,我国服装出口增长率是世界服装出口增长速度的3倍。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增长将是困难的。 这是因为:第一,供给弹性极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在国内企业之间、在国际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中,我国出口大宗产品如棉织物、皮衣、手表的价格指数从1989年到1995年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第二,我国原料不足促使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以棉花为例,纺织品出口迅速扩大,对棉花的需求随之急剧增长。然而由于我国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棉花因此供不应求,需求拉动棉花价格上涨,终于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在成本高、成品价格下跌的双重打击下,我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并明显地表现出恶化程度随出口增长率的提高而加剧的趋势。问题在于,如果不通过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价值,而单靠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扩大出口,以我国劳动力的规模,(我国人口是巴基斯坦、印尼、泰、马、菲五国总和的2.6倍),就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恶性竞争,使生产者无法承受。

实践也证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不能单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不应发展钢铁、化工等重工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重工业,目前我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根本无法靠扩大内需增加基建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奇怪的是坚持“比较优势”论的人现在也鼓吹扩大基建投资,他们忘了按他们的理论,这些基础产业都不是中国的“优势”,都应让给外国来搞。

二、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在三次产业当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并且结构水平低

从我国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这一方面不利于降低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物质消耗水平,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安排就业的门路和渠道。

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结构水平不高的主要表现是向生活服务业倾斜,高层次的生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比重过低。从国际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生产服务业比重要占到第三产业的30%以上,如1991年日本的金融保险、工商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到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31.1%。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这一水平,如1991年马来西亚的金融、保险、工商服务业的比重也高达32.9%。同年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这一比重分别为24.5%和22.0%。相比之下,我国的生产服务业比重过低。据第三产业普查的资料统计,1992年我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仅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17.5%,咨询、技术服务等工商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其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加在一起所占比重仅为1.3%。但为生活服务的商业、餐饮业比重则很高,1992 年达30%。此外我国的交通运输通信业的发展也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 1992年我国交通运输通信业增加值比重仅占13.4%, 而马来西亚及印度,1991年所占比重就已高达22.7%和22.2%。

2.第二产业缺乏高加工度产业的带动作用

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自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是以第二产业—工业的带动作用最为显著。从1979至1997 年第二产业对经济总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3.4%,其中工业年均贡献率为37%,最高年达51%。 由于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所以,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水平和特征。

(1)我国各产业的消耗水平差距很大。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第二产业中,依据物质消耗程度、技术含量及加工程度,可以把各产业部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消耗低加工度的基础工业、建筑业,一般加工业等;另一类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机电工业部门。据《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在我国目前技术条件下,基础工业、建筑业是我国原材料、能源的两个最大消耗部门。由于基础产业、建筑业生产过程中对材料、能源的中间消耗强度大,所以这两个部门的消耗占到全社会总消耗的很大比重。在全社会各产业部门对能源、原材料的总消耗中,这两个部门就占到62.7%,而同期消费品工业和机电工业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分别只占全社会消耗总量的7.3%和18.3%。此外,1990年农业的消耗份额为6.7%,交通、 通信业为3.3%,商业和饮食业为1.1%。另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基础产业部门的产出与能、材消耗之比为0.6,即每消耗1单位能源、原材料仅增加0.6单位的产出;而机电工业的产出与能、材消耗之比为1.56, 即每消耗1单位能源、原材料可增加1.56单位的产出。也就是说, 机电工业消耗同样多的能源、材料可以创造的产出是基础工业的2.6倍。

同时,以上两类产业对运输条件的依赖程度也相差很远。占工业总产值30%左右的煤炭、石油、钢铁、水泥、建材、矿石等初级加工产品一直占到我国铁路运量的80%,而占工业总产值28%左右的机电产品在铁路运量中所占比重长期在10%以下。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我国基础工业单位产出对运量的需求是机电工业的8.3倍。

(2)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的机电工业发展滞后。

如上所述,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局面实际反映了国民经济素质不高、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升级的突出矛盾。高技术含量、决定国民经济发展后劲的装备及零部件工业发展滞后,制约着工业各行业开发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着国内产品的竞争能力,并使我国经济的物质消耗水平居高不下。

1988~1996年, 我国以机电工业为主的重加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1.3%,同期基础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2.8%, 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低于基础工业1.5个百分点。1995 年基础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比1988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而同期重加工业只上升1.1个百分点。自1993年开始,基础工业的固定资产比重占到全部工业固定资产的50%,恢复到了改革初期的水平,而重加工业的固定资产份额只有20%左右,比改革初期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比重只相当于基础产业的40%左右。

从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结构变化中可对照出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粗放、低度化趋势。日本从1955至1975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机电工业的增长带动的。在1955年的工业内部结构中,消费品工业占54.5%,基础工业占27.2%,机电工业占18.3%。5年以后,到1960 年机电工业和基础工业的比重都上升至30%,消费品工业比重下降至40%。到1965年,机电工业的比重上升至32.2%,比基础工业比重高出近3个百分点。 至1970年机电工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38.9%,比基础工业高出8 个百分点。一份日本的经济史资料说,日本从1955至1965年“这10年间,机械工业生产增长近7倍,金属制品工业、化工工业增长了4倍多”。

3.我国机电产业严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

由于我国机电工业发展滞后,除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进口之外,设备、零部件也严重依赖进口,民族机电工业受到国外产品极大的竞争压力。

我国生产资料的进口结构在1989年前后发生转折性变化,机电设备的进口比重超过了原材料的进口比重,到90年代中期,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在进口的机电产品当中,其中的投资用设备类产品占领了我国60%以上的设备投资需求市场,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投资用设备的进口额都相当于当年国内设备投资的60%以上。同时,零部件进口额在机电产品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1992~1995年进口的零部件在机电产品进口额中占31%左右,到1996年这一比重提高近1倍,达到60.9 %。 1996年,进口的设备和零部件总金额约合人民币3427.3亿元,相当于我国1995年机电工业总产值的22.6%。

在国外机电产品一步步占领我国市场的同时,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涌入,“三资企业”在国内的各机电产业部门当中所占的生产比重迅速提高。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计算,1995年在全部机电工业的六个部门当中,“三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已占到这六个部门总产值的27.8%。其中, 三资企业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当中的产值比重为59.97%,在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中的产值比重为39.65%,在金属制品部门为26.62%,交通运输设备为24.62%, 电气机械及器材为24.34%,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比重为11.91%。

从近两年的工业增长态势来看,有两个新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在重工业当中,机电工业对增长的贡献率大大超过基础工业;二是“三资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大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通过“三资企业”在机电工业所占的比重之高可以证实,机电工业的快速增长是“三资企业”在机电工业当中扩张的结果。其结果是,国内的机电工业企业受到严峻的竞争压力。

4.产业构成中缺乏支撑产品开发能力的产业群,因而开拓市场能力很难提高

产品开发能力是由一系列既有专业化分工,又能在创新活动中密切协作的关联产业群作为支撑的。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设计、工艺设备、材料、零部件等多行业共同完成。我国机电工业远未形成这样的体系。由于机电工业升级的问题尚未提到日程上来,加之缺乏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动力,相关产业建立不起来,许多产品仍然停留在靠进口组装生产线和零部件搞组装的水平上。因此,很难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的产品开发。我国已生产了十几年的家用电器,但至今未能掌握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及产品设计技术。一些专用材料、工艺设备、检测仪器长期依赖进口,使进口费用成为固定成本,这样就很难降低产品价格。由于不掌握设计技术,也就无法开发出适合不同收入水平的产品。以电视机为例,到1995年我国农村的彩电普及率仅有16.9%,但是具有十几年大规模生产彩电历史的我国电视机行业,始终没有能力开发出适合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物美价廉的电视机,而要等待农民收入提高,去适应电视机的价格,并且一等就是十几年。这与日本开拓电视市场的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日本的彩电生产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1965年日本开始批量生产彩电时,20英寸彩电每台由2100个零件组成,通过技术创新,到1972年每台彩电的零部件减少到1700个, 到1977 年进一步减少到900个,12年间减少零件57%,价格随之大大降低,买同样彩电, 1972年的价格仅相当于1965年的1/4。

相比之下,我国的彩电工业一方面不能适应城市消费升级的要求,需靠新一轮引进来生产大屏幕彩电,使彩电国产化率在1994年又降至60%;另一方面成本不能大幅度降低,低收入居民的市场也不能开拓。

关键的问题是我国引进的许多产品都没有把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深入下去。引进新产品可以从组装开始,但要组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实现零部件、工艺装备、材料以及设计的国产化。建立起相关产业,逐渐形成自己的生产、开发体系。

5.我国的产业构成有可能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更为不利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具有以上特征,在开放条件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已见端倪,即垂直分工为主的分工格局。这一分工格局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国际贸易当中我国是用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向发达国家换取技术相对密集的机电产品。长期以来基本是用轻纺产品的贸易顺差来补偿机电产品的贸易逆差。

第二,在国内市场上,我们着重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建工程、与此相关的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劳动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加工程度高的加工工业,尤其是机械、电子及装备工业的需求市场基本上已全部让给了国外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

第三,在一些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内部,国内企业负责搞劳动密集的组装等工序,零部件、工艺设备的生产制造及产品开发等技术密集的工序由国外的企业负责,形成产业内的垂直分工。这样国内需求的增长,生产的扩张只能带动国内与土建工程相关产业的发展,安排一些非熟练工的就业而已,大部分需求对技术密集产业的带动作用泄漏到国外。

国内市场是培育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世界各国莫不如此。我国机电工业要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只有先在国内练兵。如果市场全被垄断,产业升级就是一句空话。

6.粗放、低度化的产业结构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破坏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急速扩张,加剧了掠夺式经营。小煤窑、小炼焦、小化肥、小水泥的遍地开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据监测,我国大气、地面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悬浮微粒严重超标,七大水系的40%的河段低于三类水体标准,工业固体废物每年递增2000~3000万吨。粗放、低度化的产业结构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如果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不调整、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不增加,国际分工地位不改善,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可能从根本得到遏制。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对于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如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问题,已提出了许多带有战略性的观点和主张。如关于加速城市化的观点;把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化、全球化潮流的观点,等等。我们认为,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问题,必须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对外开放、制造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

1.农村工业化与现有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自改革以来,乡镇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乡镇工业自发展之初,其技术主要来自原有工业企业(主要是国有的城市工业)及相关科研单位,产品在技术层次和行业分布上与原有工业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原有工业的技术进步缓慢,技术改造投入持续下降,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科技力量散失,这样原有工业的技术优势大大降低,于是就出现了新兴的乡镇工业与原有工业在同层次技术和产品领域内过度竞争的局面。所谓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雷同等问题莫不与此直接相关。问题的焦点是已有工业(主要是城市工业)不能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技术升级,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不能从比较优势已转向乡镇企业的生产领域退出,使新进入企业与原有企业总是在同一狭小产业空间内进行过度竞争。

今后农村还要有1.6亿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 其中的相当部分要进入制造业。要解决重复建设、供大于求的问题,城市、农村工业必须通过有序竞争,发挥各自优势,进入不同产业领域,各自占据不同层次市场,形成新的分工体系。这是摆脱目前产品供大于求行业困境较为积极的出路。

农村工业与现有工业建立有序竞争、“分层”发展是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前提条件。已有工业与新进入的农村工业都压缩在同一产业空间进行过度竞争,已成为近些年来农村工业资本固化、劳动力转移速度锐减、农民收入增加减缓的重要原因。

同时,通过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分层发展,为农村工业让出发展空间,也是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必要前提。加快城市化进程,建立小城镇是以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先决条件的。东部地区建设小城镇、“农民城”的经验表明,城市建设资金的筹措和积累,只有制造业的领先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兴起才有可能。

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来看,农村和城市工业各有千秋。目前从总体上来说,农村工业以及其他集体、民营经济的优势在于经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技术进步动力较强;城市工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及装备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从现实情况来看,乡镇集体企业步入高新技术产业者为数不少,但除合资企业以外,在技术资金密集的战略产业当中,如电子、汽车、机械、石化等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城市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起一种机制,使原有企业能够不断通过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来实现产业升级,为后发展企业尤其是农村工业让出发展空间。这种机制不建立,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能力供大于求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济波动就不可避免。

目前,三资企业以外的各类国有、集体、民营企业从生产经营的领域来看,可分为三类:第一,为数不多的高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第二,相当数量的有一定规模、生产家电等成熟产品的企业集团;第三,生产轻纺等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从政策上我们应该扶植第一类企业,通过改革,促进、引导这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和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如技术入股、技术认股权等);对第二类企业,应鼓励它们发挥规模优势,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形成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变数量型增长道路为创新型增长道路;对第三类企业,应在政策环境上鼓励它们加强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资金,具备随市场变化随时调整产品结构的能力。

2.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摆脱目前经济困难,还是从开拓未来制造业发展空间的角度来看,放弃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促进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已成为关键之举。

在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如何提高现有企业技术水平、促进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对这一问题国内意见尚未统一。其中,有争议的问题包括:我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要不要发展技术密集产业促进结构升级;“市场换技术”战略能否走的通;跨国公司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只谈一下能否完全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来实现中国产业的结构升级。

对跨国公司来说,把中国作为市场的意义远远大于作为加工基地的意义。因此,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就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竞争的问题。从全球范围来看,提倡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打算让技术也随着贸易自由化而自由流动。从已有的经验来看,跨国公司向外扩散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占领当地市场(所以更多的西方国家不是把东亚地区称作“新兴工业地区”,而是称作“新兴市场”)。对于中国来说,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占领我国市场的企图更为直言不讳。因此随直接投资而来的所谓“技术转移”就带有先天的局限性。一般来说,操作性技术是可以随直接投资而在发展中国家起到示范作用。这就是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所得到的技术。例如,工人在跨国公司的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作业所学到的生产知识,通过跨国公司销售网、销售方式可以增加对推销技术的了解等等。但是创新性技术,即对于提高竞争力起着核心作用的产品开发技术,跨国公司则竭尽全力加以垄断。并且还会对竞争对手所开发的技术通过抢注专利、低价倾销方式予以打击。实际上,跨国公司这一企业组织形式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防止技术的扩散。

美国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技术开发活动的差异 (亿美元,%)

年份1982年

母公司国外子公司

总额 金额 比重金额比重

R&D开支

419.0 381.691.13.7 8.9

技术转让费收入 55.9 51.592.24.4 7.8

年份1992年

母公司国外子公司

总额 金额 比重金额比重

R&D开支

858.0 721.184.0

13.9 16.0

技术转让费收入142.6 128.089.8

14.6 10.2

资料来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世界投资报告(1995)》,第230页。

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了垄断创新性技术,跨国公司的技术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投资国的母公司。长时期以来跨国公司的这一做法始终没有改变(见上表)。

这里列举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倾向,并不是想否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带来一些技术。这里要强调的是,必须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所能起到的实际作用。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直接投资的实际效果来看,直接投资项目大都只是需要非熟练劳动力,技术完全“黑箱化”于生产设备中,其技术无从了解。并且,在东南亚的直接投资企业中,一般不设技术开发部门,这一点与在我国的外资企业相同。

四、下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对策

结构升级的内容应该是发展那些有助于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的装备工业、关键零部件工业及新型原材料工业。应该把技术改造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组成部分。技术改造投资自然也要遵循市场的选择。要改变技术改造融资不畅的问题,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应该减轻企业的负担,使那些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具备一定的发展能力。引进技术必须与自主开发技术结合起来,应该认识到,不自主开发就永远引不来先进技术。应建立消化引进技术的动力机制,再也不能继续走“轮番引进”的老路。为了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为使企业有能力承担巨额开发技术费用,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战略。应明确,发展大企业的最主要目的是在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

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停产半停产的同时,各类关键零部件及设备等中间产品大量进口的现象说明我们把这一部分需求的供应甩到了国外。这不但削弱了经济增长,而且严重影响了产品开发能力和供给对需求的反应能力,造成增长后劲不足。如果我们能够培育这一部分供给能力,就能带动经济的强劲增长。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把当前的进口产品国产化了,并不意味着进口因此而减少,更高一级的技术产品会成为新一轮的引进对象。引进递进的过程,实际就是结构升级的过程。

根据各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在占社会总需求60%的设备、材料需求当中,需要由进口解决的约占21%左右。另有16%的零部件需要进口。也就是说,我国为了维持现有生产,中间投入的37%以上是靠进口解决的。

以上对中国产品和投资品的需求都是有效需求。如果把这些产品由进口转入国内来生产,对我国经济增长可以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

(1)增加可以得到实现(销售)的产值。 如果把目前需要进口的包括零部件、原材料及机电设备的一半转入国内生产,每年至少可以增加销售产值5000亿元。

(2)形成以上零部件、机电设备的销售产值, 按目前我国机电行业单位产值所需固定资产投资大体1:1的比例,可以诱发5000亿元的直接投资。按我国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的大致比例,这些投资可以带动3000多亿元的建筑工程投资。

(3)新的工艺设备、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占领、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改变国内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状况,大大提高产销率并改善企业经营效果。

(4)更重要的是, 由于关键零部件及机电设备制造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这就为纠正国内生产结构缺陷、加强国内产业关联度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从调整结构入手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收到更为动态、长远的经济效果。

我国虽然引进了国际上所有的新型耐用消费品,但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靠组装进口件搞生产。就连国产化率最高的彩电,如果把二次、三次配套所进口的元件、材料加总起来,实际的国产化率也从未超过50%。因此,我国的新兴产业实际与国内产业关联度不高,甚至许多相关的配套产业都没有建立,所以我国的机电工业总是成不了气候。如果把这些决定产品开发和竞争能力的基础性产业发展起来,就能起到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在近期,像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电子工业基础件、各行业的专用机电一体化设备,集成电路、轿车专用机床等等国内市场需求常旺不衰的产品可优先考虑。

重要的问题是要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现在消化吸收技术、搞国产化缺乏组织和机制保证。搞消化吸收应有统一规划,避免重复与分散,规划应把技术攻关、技术有偿转让、投资布局、技术改造、新产品扶持措施结合起来考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打破行业界线,组织联合攻关。技术攻关小组应“官、企、学”结合,采取项目招标,项目组长负责制,责、权、利一致的原则。

国家有关部门应从政策环境方面创造条件,如投资方向、重点的调整,制定技术消化、创新的鼓励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等等。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