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术后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分析论文_黄莹

胶质瘤术后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分析论文_黄莹

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 分析研究为胶质瘤手术之后患者开展全程无缝隙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胶质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具体是指在常规护理前提之下,在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为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进行上门访视并且举办病友沙龙等,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放疗和化疗结束时的生活质量和癌因性疲乏情况,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50例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0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胶质瘤手术之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缓解患者在放疗以及化疗过程中的身心疲劳,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胶质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胶质瘤属于一类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病变,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变数量中占70%左右。目前临床治疗胶质瘤不但需要实施切除手术,还需要同时配合化疗和放疗等联合治疗,避免病情出现复发,通过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接受化疗和放疗患者会出现癌因性疲乏现象,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本文选取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胶质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放疗和化疗结束时的生活质量和癌因性疲乏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胶质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4岁到69岁之间,平均为55.33±8.25岁;100例患者文化程度分布:大专及以上25例,高中28例,初中34例,初中以下13例;100例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全部符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关于胶质瘤的诊断标准,患者手术之后需要接受放化疗;手术之后患者意识清晰,可以正常交流;患者和家属全部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100例患者排除标准:不了解病情;意识不清不能够正常交流患者;将1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之后4周接受放疗6周,放疗总计两位60Gy,之后接受化疗4周,每次化疗之间间隔4周;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建立研究小组,成员包括胶质瘤诊断治疗专家以及护理专家,在实施研究之前,由医生和护士长依照胶质瘤诊断治疗原则,查阅文献和资料,建立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之后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培训,讲解全程无缝隙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方式;编写胶质瘤健康宣传手册,其中主要包括胶质瘤疾病基本知识、治疗方式、不良反应、突发症状等,护理人员在手册中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方法、用药情况和随访内容,在出院之前发放与患者;利用短信和电话形式和患者保持沟通,由专人在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期间通过电话和短信形式提醒其治疗时间,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接听和解答;依照患者的实际需求以及家庭具体情况,在患者接受放疗之前1周以及结束放疗1周、化疗之前1周以及化疗结束之后1周,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在访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身心情况实施评估,其中具体包括伤口情况、生命体征以及心理情况等,提高患者对于康复的自信心,缓解由于放疗和化疗带来的不良情绪;组织病友沙龙,由胶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为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工作,由治疗成功的患者讲解康复体会和治疗经验,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配合度[2]。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在放疗结束以及化疗结束时,由护理人员上门对其开展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分;癌因性疲乏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以及认知疲乏,患者得分越高说明疲乏程度越严重[3];生活质量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功能领域、症状领域以及总体生活质量领域,患者得分越高显示生活质量越好[4]。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所得数据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实施t检验,所得P值用来判断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50例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值见表1;研究组50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值见表2。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对比 分

组别 放疗结束时 化疗结束时

研究组36.33±2.2438.14±2.03

对照组45.16±3.4747.24±4.28

t19.50117.811

P<0.05<0.05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对比 分

组别 放疗结束时化疗结束时

研究组10.03±1.61 9.51±1.48

对照组8.09±1.11 7.27±1.02

t9.27710.440

P<0.05<0.05

3 讨论

胶质瘤手术之后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由于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躯体疲劳大于由于担忧肿瘤复发以及预后等带来的心理疲劳,因此,在患者接受放化疗期间,护理人员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为患者开展适时的心理干预,使其感受到关爱,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暗示,使其积极配合放化疗和护理工作,继而提升生活质量[5]。通过对本文所选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结果表明,研究组50例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胶质瘤手术之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以及生活质量,将责任制护理向家庭延伸,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任琳,任学芳,郎黎薇,等.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3,03:19 - 21.

[2] 林育敏,陈荣娇. 心理护理干预对胶质瘤术后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J] . 中国实用医药,2014,15:188 - 189.

[3] 黄玉群,吴绮丽,李苏女.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 当代医学,2013,14:127 - 128.

[4] Mustian KM,Morrow GR,Carroll JK,et al.Integrative nonpharmacologic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The Oncologist.2012,12(1):52-67

[5] Gupta D,Lia C G,Grutsch J 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2,34(1):40-47

论文作者:黄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胶质瘤术后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分析论文_黄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