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潜在课程德育功能及其发挥-基于贝塔朗菲“系统论”论文

论潜在课程德育功能及其发挥-基于贝塔朗菲“系统论”论文

论潜在课程德育功能及其发挥
——基于贝塔朗菲“系统论”

严 权

(韩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潮州 521021)

摘要: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教育部首次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其中,“课程育人”是重要的体系之一。学生在学校不仅可以从显性课程获得读、写、算和思想态度的发展,还可以从潜在课程得到没有显现出来的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依据贝塔朗菲“系统论”,道德心理结构中的知、情、意、行是交互发展的统一系统。为促进潜在课程德育功能的有效释放,文章认为,突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强化校风、班风、学风等的建设,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重视人际交往的开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增强组织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 潜在课程;德育;系统论;功能;策略

一、潜在课程德育内涵

潜在课程的研究也不过只有50多年的历史。潜在课程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现了功能主义学派、解释论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最近西方对潜在课程的研究发生了转型,由关注理论的研究转向注重实践的探索,开始探讨潜在课程在不用领域的功能。然而,我国学者对潜在课程的关注比较晚,直到上个世纪 80年代才开始研究潜在课程,而且我国学者对潜在课程的研究往往受到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

潜在课程是“教育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1]。对潜在课程概念的界定,既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归纳和综合。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森(P.W.Jackson)在他出版的《教室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这书中,首次探讨了潜在课程这个概念。他认为教室里的常规(routine)、规则(rule)和法规(regulation)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它们就是“潜在课程”,而且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随后,1972年布鲁姆(B.S.Bloom)在他的《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一书中正式使用了显露课程和潜在课程这两个概念。他认为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文化学的因素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接着,瓦兰斯(E.Vallance)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把潜在课程分为二类。一类是强调潜在课程无意图的、不知不觉的影响;另一类是强调潜在课程的“隐蔽性”或“意图性” [2]。也就是说,潜在课程建设由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转变为有意识的开发。总而言之,潜在课程对学生主要是隐含的、无意的和非预期的影响,是一种非学术性学习的结果。潜在课程,一般来说,包括校园文化、人际交往、校风、班风、学风、组织活动等要素。潜在课程具有重要的立德树人的价值,和显性课程一道共同构成育人的课程体系,它同样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显性课程,如,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课程与其他的学科课程,都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学科课程数学,“不仅仅是对数量、空间和函数关系的理解,而且是一种对待现实的态度。”[3]人文课程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它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陶冶价值。人文课程的对学生的陶冶价值,在于使学生了解历史,参与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以神话、图片、人类的精神作品和人类自身的内涵来充实人们的灵魂,这本身就已具有极大的陶冶价值。”[4]学校里的道德教育并不局限于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课程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都蕴含着大量的育人因素,这就是课程德育。通常情况下,人们比较重视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德育,而且它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然而,科尔伯格(Kohlberg,L.),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有力[5]。学生不仅可以从学校所开设的显性课程中获得读、写、算以及思想态度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从校园文化、人际交往、校风、班风、学风、组织活动等潜在课程要素得到没有显现出来的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这就是所谓的潜在课程德育。

二、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十八、十九大以来我党重要教育方针政策。为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部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开展并实施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工程,首次明确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即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组织、心理、管理、网络、资助育人。其中,“课程育人”在“十大育人”体系中占据首要的位置。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实践中,显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往往受到了人们重视,然而潜在课程育人的重要性却被忽视了。和显性课程一样,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它对学生各种素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潜在课程是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虽然它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但是潜在课程对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显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潜在课程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潜在课程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规范以及履行义务的认知。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等方面。道德认知,是德育的起点,是人们形成与发展自身品德的前提,是人们面对客观事物而确定自己主观态度、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总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开始,道德认知提高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必要条件。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没有正确道德认知,就没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往往从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开始。学校的物质条件、文化传统、集体规范、人际关系、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等等,这些现实的学校环境都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接受人们所公认的或由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与道德观[6]。学校的物质条件、文化传统、集体规范、人际关系、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等隐性课程所提供可感知的、生动的、具体的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对民主、正义、公平、善恶、公私、荣辱、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提升,使学生逐步掌握道德概念、形成道德信念、发展道德评价能力,进而提升道德认知。

(二)潜在课程可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陶冶

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知为前提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往往是在了解、认识、理解和评价客观事物时,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道德情感是对人们道德需要的反映,它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满足自己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道德情感的产生,往往取决于人们已有的道德认知。学生获得对某一客观事物完整的情感价值,是要以学生获得对这一事物完整的概念认知为前提。一定的道德情感对某一道德行为往往起着巨大的推动和调节作用,它是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7]在道德教育中,学生丰富、深刻、积极且稳定的道德情感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能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情感的培养,往往是在一定的道德活动情境中产生的,不可能通过枯燥无味的说教来实现。校园文化、人际交往、校风、班风、学风、组织活动等潜在课程可以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和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集体交往活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榜样的示范等方式,使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陶冶思想情操。

(三)潜在课程可促进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意志是指为完成预定的道德目的而自觉克服一定的障碍,坚持和改变道德行为方式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8]。道德意志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支持与控制某一行为的内部力量,它在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调控作用。道德意志是调节人们行为的精神力量,它是人们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在确定某一道德行为时,道德意志表现为能够克服各种干扰与障碍,以理性战胜非理性,按照这个目标将道德行为坚持下去,使道德行为具有一致性、连贯性和持久性。对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既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增强意志力量,又要重视实践锻炼,磨炼坚强的意志。校园文化、人际交往、校风、班风、学风、组织活动等潜在课程能够形成典型的道德场景,能够激发学生产生一定的道德动机,确立道德行为目标,完成道德行为,获得积极的道德评价,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四)潜在课程可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行为是人们根据道德要求而表现出来的言论与行动。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推动下而产生外显行为,它是人们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正是在道德意志的支配下人的道德行为经过多次的反复和实践,便可能以固定的方式确定下来,从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人们的道德观念在行为上的体现,它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准。道德是一种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只有通过行动体现出来,才能成为个人的品德。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关键,也是道德教育的结果。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更要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心理环境等这些重要的潜在课程,都包含着学校和社会一定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要求,学生在归属感的驱使下就要不断地调整、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社会和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

三、基于贝塔朗菲“系统论”的潜在课程德育功能释放

(一)潜在课程德育功能释放的理论基础

校风、班风、学风等属于文化层面的潜在课程。校风是学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遵纪守法、文明礼仪和人际关系的综合表现。班风是班级成员的精神状态,表现为班级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意识、情绪状态、价值倾向和行为取向等。学风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的综合体现。积极的校风、班风、学风等潜在课程要素能够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道德环境是分不开的。道德教育存在于“极其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中”[14]。个体对道德认知信息的接受是以情感的活动为初始线索。正是因为如此,进行道德教育才可以设计各种情境,通过人们无意识的联想激发起来的移情效应使人们不断积累、丰富情绪体验。良好的德育环境其潜移默化的暗示教育效果,往往是一些显性课程德育所不能比拟的。

3.重视人际交往的开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心理结构的各个成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系统。道德心理结构中的知、情、意、行是道德形成的基本成为,它们在道德形成中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既相对独立性,又相互渗透,只有促进它们和谐统一发展,道德品质才能发展。道德教育过程,就是道德心理结构知、情、意、行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的质变到新的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在道德心理结构中,哪一种要素是核心,占主导与支配地位,取决于主体与情境、事件的性质及完成事情的难易程度。某一种道德行为,可能与不同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有关联,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这四个因素的整体功能,不要把它们割裂开,也不要只对某一方面施加影响,而忽视其他因素。只有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才能有效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心理结构中的四种成分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德育功效。道德认知是道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道德的善,要依赖于道德认知。“要使一件事情成为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且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11]如果一件事情是合乎道德的,行动者的内心必然要有一个自觉的道德意图。这个道德意图不是凭空而来的,显然它要取决于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对道德情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道德情感的产生依据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激发又会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意志,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体现出来的;道德意志只有支配道德行为的实现,道德意志才有现实价值。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道德认知决定着如何去作出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结构的外部标志与具体表现,它是在道德知、情、意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道德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训练、练习、掌握行为技能,逐步养成合乎道德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结构知、情、意、行循环中的终末环节,也是更高层次循环中的出发点和依据。道德行为既可以检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水平,也可以促进道德认知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增强、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转化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结构功能相关律为潜在课程德育功能的释放提供了理论基础。潜在课程德育功能的释放,首先要优化道德心理结构内部各要素,理顺道德心理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把道德心理结构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加以严密组织,使它们和谐有序。如果忽视了道德心理结构中的一部分要素,而片面强调另外一部分要素,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就难以释放。道德品质的发展是品德各个要素协调统一发展,是品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发展[10]。在道德心理结构中,道德的四种心理成分始终是处在一个互动、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之间不是单独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

5.要努力建立自身的信誉。信誉是说服力的基石。如上文中提到的问题,如果前期在别的施工方面我曾圆满解决过相关的问题,那么这一次的沟通就会顺畅很多。因为有了前次的经验,PMC 方会潜意识认为我是可以信赖的,这样我的方案就会赢得很多信任分。

(二)潜在课程德育功能释放的策略

立德树人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加强潜在课程建设与潜在课程育人的研究,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成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秧歌剧距离真正、大型的大歌剧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是我们不可磨灭秧歌剧对我国歌剧发展的影响。它是向新歌剧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渡桥梁,是不可替代的。

1.突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的形成是道德心理结构知、情、意、行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只有提高道德认知,才能有理性地指导道德情感的培养;只有坚强的道德意志,才能养成自觉性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反之亦然,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力量又有助于加深道德认知;加强道德行为的实践,同时又可以促进道德认知提高、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锻炼,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任何德育实践与改革,如果不进入到课程层面的建设与研究,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只有加强对潜在课程的研究与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课程育人功能的释放。建设好校园文化、人际交往、校风、班风、学风、组织活动等潜在课程,才能使学生得到没有显现出来的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文章认为,为有效促使潜在课程德育功能的释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有固定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其他社会化结构所没有的典礼、仪式、校规、校训等,这些便构成了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包含教师群体所代表的文化,也包含学生群体所代表的文化,当然也包含课程所代表的文化。这三个构成因素或相互对立或相互支持,只有当这三者相互补充、协调一致时,才能对学生的道德认知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是潜在课程的主要资源,它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网络文化这些都是主要的德育资源。道德教育“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12]。校园文化总是时时刻刻熏陶着人,规范着人,建设校园文化是促进潜在课程德育功能释放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提高。关于道德认知,“它们本身在道德上也许是不偏不倚的,或者是不道德的,或者是道德的。”[13]校园文化总是渗透着一定的德育目标,教师的言传身教总是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到有序逐步提高学生过程。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就是让学生获得道德印象、掌握道德概念、提高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能力、产生道德信念以及形成道德观念的过程。学校的组织、制度总是具有一定的价值、规范与态度,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组织、制度的约束和影响,从而逐步地被社会化,接受服从、柔顺的训练以及对阶级结构的维持。学校的这些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认知的熏陶和感染。

2.强化校风、班风、学风等的建设,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系统”一词,相当流行。“系统”这个概念不仅融入到人们日常的思维、言谈之中,而且已经普及到不同的科学领域。为此,专门出版了大量书籍,举行了会议、讨论和开设了课程。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科学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人冯·贝塔朗菲,这位著名的理论生物学家提出来的。最近一些年来,产生了很多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工程等命名的职业和工作,这些在不久前人们还一无所知[9]1。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很复杂,传统的方法与手段不能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人们需要运用整体或系统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质上存在“系统”问题,即关于大量“变量”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不容争议的[9]6。“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观点的内涵就是,整体所构成特征不能简单地由孤立的各部分的特征来说明。虽然我们可以设想某个总和是逐渐形成的,但作为具有相互关系的部分的总体的系统必须设想为瞬时间形成的[9]45-46

校风、班风、学风是重要的培养道德情感的环境。校风、班风、学风等德育环境能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学生无论在哪里,这些校风、班风、学风都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的暗示影响。校风、班风、学风的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暗示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它具有潜隐性、持久性、广泛性等特点,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将伴随受教育者终身。这些影响是暗示的、隐藏的,不像显性课程那样具有明显的规定性,学生不会产生一种高不可攀的畏惧情绪,或者是被牵制、被牵引的反感情绪。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等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德育环境,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得到一种自由,一种解脱,让学生在无精神压力、无思想负担的环境中自主活动、自觉参与,有意无意中得到感化,能够时时刻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实现全球空间正义的思想和愿望,这也为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价值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在价值层面达成普遍的共识,这种价值共识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自身标准为依据所倡导的“普世价值”,而应是建立于尊重民族性和文明“个性”基础上的“共同价值”,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2]习近平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概括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诉求和精神追求,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构建的精神纽带。同时,以共同价值的凝练与打造为价值基础,促进全球空间正义的实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价值目标。

结构功能相关率是“系统论”的基本定律。结构功能相关率是关于结构与功能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转化的规律。该定律认为,结构与功能这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结构功能相关率中的结构,反映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依存方式,是从内部反映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则表现出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反映出的结果。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没有结构就无所谓的功能;反之亦然,功能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结构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系统就是在结构与功能两者之间不断地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演化。

号召抵制权威学术期刊的著名科学家并非Schekman一个人。 在2012年,著名英国数学家William Timothy Gowers 组织了一场针对荷兰Elsevier公司出版的《CELL》的抵制运动。 反对出版公司只顾商业利益而不顾学术传播的做法。

目前就青少年依恋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已有研究中对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工具较为混乱,信效度不高;对于如何界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旨在采用信效度较高的测量方法对青少年的依恋水平及学业成绩进行界定,系统探讨青少年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后期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改善青少年的依恋水平,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学业成绩的目的,促进青少年健全发展。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基本行为方式,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活动。交往是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交流思想感情,现代信息社会,信息的交往越来越重要,交往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也越来越重要。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交往中形成,又通过交往表现出来,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人际交往这类潜在课程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契合了学生善于模仿、易受影响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通过榜样示范,凸显“身教”的育人价值。道德意志的培养离不开人的内在约束,而内在约束意识的培养又离不开外在的人际交往的约束,“内在的约束即外在约束的内在表达”[12]47

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受到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意志的培养不能自动作用于人,也不能仅仅依靠间接经验传授于人,而必须在人际交往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它、体悟它,才能得到锻炼。离开了人际交往,道德意志只是处于静态中进行。缺乏深感兴趣的外部活动,这样势必导致学生内部思想情感活动窒息。离开了人际交往,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发展,道德意志也就不可能形成。人际交往对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际交往都具有教育作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时应注意教育性,必须使人际交往的德育目的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特点及水平一致。当然,在道德意志锻炼过程中,一方面要组织好外部行为的人际交往锻炼意志,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内部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意志的提高。

4.增强组织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2013年,中国水务公司坚持水务产业方向不动摇,努力开拓市场,积极降本增效,资本运作和业务开发齐头并进。根据公司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水务公司日水处理能力超过900万t,其中年度内新增170万t,主营业务收入超32亿元,资产总额突破220亿元,公司在建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公司信用等级AA+。这些数字意味着,中国水务公司在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基础上,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个爱护着弟弟的好姐姐写下了这样生动感人的文字。小弟的“无法无天”和爱笑,都非常符合小小孩的年龄特点,小作者如果没有满怀爱意地细致观察,是发现不了这些细节的。文章重点写了小弟喜欢音乐的特点,但与叶圣陶爷爷文章不同的是,还写了自己与小弟相处的快乐。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这样的真情实感是不会自然流淌的。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但不受限于名家的写作内容,小作者正在尝试去做到,真棒!

组织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参与道德活动所起的作用来分有社会实践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与学生会组织活动等。这些活动具有趣味性、自主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外教育史上,凡是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都不是只停留在道德认知上,而是特别突出道德实践。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组织活动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组织活动,就没有所谓的德育。组织活动是按照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组织和实施的,它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品德是在各种组织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组织活动是培育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组织活动实现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转化的过程。道德教育“就像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14]。 学生的思想品德通过各种活动形成和发展,当然,学生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又可以调节以后的活动。组织活动,不仅使德育得以实现,而且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要求,对其发展方向起着规范和保证作用。学生在组织活动中,客观的道德规范、道德要求总是时时刻刻约束、影响活动的主体。同时,在组织活动中也实现着受教育者主体向它的客观结果方面转变。学校里的组织活动具有德育功能,它是按照德育目标要求组织起来的,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在校内外生活和学习的全部时间和空间,都是进行道德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为此,学校德育要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健康状况合理安排组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种道德活动相结合的合力网络,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有效形成。

参考文献:

[1] Assor A.& Gorden D.The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of Hidden Curriculum Research [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87(19):4.

[2]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83.

[3]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2.

[4]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社,1991:115.

[5] Kohlberg L,Hersh R H.Moral Development:a Review of Theory [J].Theory into Practice,1977(2):9.

[6] 田慧生.论学校德育场的德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4):36.

[7] 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55.

[8]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41.

[9] 冯·贝塔兰.一般系统论[M].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10] 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1.

[1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8.

[12] 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3.

[13]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14] 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 2019-04-13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GJ084)、广东省教育厅创兴强校项目(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GJ056)

作者简介: 严权(1967- ),男,湖北荆门人,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德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0768( 2019) 03-0080-06

[责任编辑:卢红学]

标签:;  ;  ;  ;  ;  ;  

论潜在课程德育功能及其发挥-基于贝塔朗菲“系统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