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泥工业发展问题探讨(注: 本文曾得到广州地理研究所蔡人群教授的帮助,在此谨表谢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此论文,广东省论文,谢意论文,广州论文,工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泥是经济建设三大主要材料之一,在建国以来国家制订的历次产业政策中,水泥均作为基础工业而优先发展。40余年来,广东的水泥工业发展亦十分迅速,1996年全省水泥产量已达5 283×10[4]t, 实际生产能力已达 8 400×10[4]t,成为仅次于山东的国内第二大水泥生产省。1996年水泥产量较建国初期(1949年)增长1700倍。目前,水泥工业已成为广东省经济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探索和研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水泥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1.1 历史、现状特征分析
广东省水泥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主要时期, 即“一五”—“二五”时期、“三五”—“五五”时期,以及“六五”以后时期。
“一五”—“二五”时期(1953~1962年):为广东水泥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水泥产量年均增幅11.1%,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占(表1);水泥产量占全国总产的比重由1952年的5.3 %上升到1962年的7.2%(表2)。主要原因是解放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水泥的市场需求亦不断增长;主要特征是地方小水泥陆续兴建,尤以“二五”时期为甚。始于“二五”时期,投产于1963年的广州水泥厂,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第一台湿法回转窑,其生产工艺和技术均开省内水泥行业之先河,堪称为这一时期广东水泥工业代表。“二五”末的1962年全省水泥产量达43×10[4]t,较解放初期(1949年)增长近10倍。至1965年,省内水泥产量已达99×10[4]t,较1949 年增长近30 倍(注:谭杨波,庄容干主编,广东工交四十年,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1991.150~151)。
“三五”—“五五”时期(1966~1980年):水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主要原因是受国家政策因素影响。该期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对省内普通立窑进行全面改造,使省内全民所有制水泥企业机立窑比例达90%以上,成为此间国内水泥机立窑最多的省份。水泥生产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五五”末的1980年,省内水泥产量为386.6×10[4]t, 较1965年增长近3倍,平均增幅9.5%,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7 个百分点(表1);省内水泥产量占全国总产的比重亦由1965年的6.0%下降到1980年的4.8%(表2)。
“六五”以后时期(1980~1995年):为广东水泥工业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期。水泥产量年均增幅达1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5 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占全总产的比重亦由1980年的4.8%上升到11.2%, 一跃而成为国内仅次于山东的全国第二大水泥生产省。自1994年始, 连续3年产量突破5 000×10[4]t/a,实际生产能力达8 400×10[4]t/a。其主要原因:一是广东所处对外开放前哨位置和国家政策的区域性优惠倾斜,大大促进了省内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省内水泥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二是市场的需求,乡镇工业的崛起以及我国固有的行政上的条块分割,又刺激和促成了各行各业争办水泥,从而带来了一个水泥工业发展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据统计,目前省内有20多个部门和行业办水泥。仅1985~1994年间,省内水泥企业数目净增140余间, 平均每年新上项目约14间,无论其规模或速度都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至1996年,省内水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60 间, 职工人数逾20 万,水泥产量达5 283×10[4]t(占全国10.8%),并形成了一批年生产规模逾120×10[4]t (如广州水泥厂、珠江水泥厂、英德水泥厂等)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1994年水泥工业产值已达76.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7%。 水泥工业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省内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其本身也已成为省内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表1 建国以来广东省水泥产量增长速度与全国对比(%)
时期 1953~19571958~1962 1953~1962 1966~1970
"一五""二五"
"一五"~"二五" "三五"
全国19.1 -2.7 7.7 9.5
广东16.2 6.1 11.1 8.6
时期 1971~19751976~1980 1966~1980 1981~1985
"四五"
"五五" "三五"~"四五" "六五"
全国 12.4 11.511.212.8
广东 14.3 5.9 9.523.7
时期 1986~19901991~1995 1981~1995 1949~1995
"七五""八五" "六五"~"八五"
全国 7.5 17.8 12.6
15.4
广东 13.1 20.8 19.1
17.4
表2 广东省主要年份水泥产量与全国对比(%)
年份
1949
19521957
1962 1965
1970
全国
66.0 286.00 686.00 600.00 1634.00
2575.00
广东
3.28
15.09
31.97
43.0698.83148.97
广东占全国%5.0 5.3 4.7 7.2 6.0
5.8
年份
1975
1978 1980 19851990
全国
4626.00
6524.00 7986.00
14595.00 200971.00
广东290.17369.08
386.571120.23
2070.91
广东占全国%
6.3
5.7 4.87.7
9.9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全国
36788.00
42118.00 475600.00
4900.00
广东3937.615019.005317.92
5283.23
广东占全国%
10.7
11.9
11.2 10.8
资料来源:广东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广东省统计年鉴(1997)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1949~1989)(工交能源部分)。
1.2 空间布局变化特征分析
随着省内各地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省内水泥工业的空间布局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山区水泥在省内地位日益突出。建国初,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几乎囊括了省内所有的水泥企业,产量一直占全省总产量的95%左右;随着省内其它地区水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60年代该区水泥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已下降到60%~70%,70年代中期后又下降到 50%~60%,1995 该区水泥产量仅占全省总产的53.8%;与此同时,石灰岩资源丰富的广大山区水泥工业则几乎从零开始,逐步发展和壮大,60年代水泥产量就已占全省总产的近1/5,70 年代后又进一步增加到全省总产的1/3,至1995 年产量已占全省总产量的36.5%,并还有逐步提高的趋势。表明近20年来,省内水泥工业的布局有由传统的市场指向型逐步向原料指向型过渡的特征。除早期的生产中心广州外,又在珠江三角洲内其他地区及山区先后形成了三水、东莞、增城、恩平、英德、曲江、蕉岭、云浮等一批水泥集中产区,使省内水泥工业的空间布局由区域性高度集中逐步演变为大分散、小集中的新格局。粤西和粤东沿海,由于石灰岩资源相对贫乏,水泥工业发展规模一直不大,近年虽然水泥产量逐年增长,但在省内地位却不断下降,尤其是粤东沿海水泥产量不足全省1%(表3)。
表3 广东省四大地区水泥产量占全省比重变化(%)
地 区 1971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珠江三角洲65.1 53.4 52.8 57.1 55.0 53.0
粤东沿海 0.4
1.3
1.3
0.9
0.7
0.5
粤西沿海 12.4 13.2 13.3
9.5 10.4
9.2
山区 22.1 32.1 32.6 32.5 33.9
36.5
注: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门、东莞、惠州等市;粤东沿海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市;粤西沿海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等市;山区包括:韶关、清远、梅州、河源、肇庆、云浮等市。
2 水泥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不合理
人类百余年的工业生产实践表明,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同其生产规模的大小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一般地,企业生产规模大,则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应降低, 企业的总体效益则会上升。 统计资料表明,1996年本省共有水泥工业企业660间,总体设计生产规模为8 400×10[4]t/a(该年实际产量为5 283×10[4]t), 平均每间企业设计生产规模为12.7×10[4]t/a;其中设计生产能力在20×10[4]t/a以上达大、中型企业规模的有80间,最大的为珠江水泥厂、广州水泥厂及英德水泥厂,分别为120×10[4]t/a以上。设计年生产规模在20×10[4]t 以下的企业有500余间,其中以8×10[4]~16×10[4]t/a之间的企业居多,8×10[4]t/a以下的企业也还有不少,最小企业仅2×10[4]~3×10[4]t/a。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水泥企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生产规模一般应在20×10[4]t/a左右;若加之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的综合治理,则其生产规模应更大。目前本省水泥企业的平均设计生产规模仅12.7×10[4]t/a,绝大多数仅 8×10[4]~16×10[4]t/a,可见企业规模结构尚不够合理。 小水泥比重过高,不仅直接影响着省内水泥整体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因其物耗、能耗指标偏高而使水泥整体成本上升,从而影响着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企业规模问题是阻碍省内水泥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企业空间布局方面,依据工业布局理论,水泥工业是一种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工业,是一种原料、燃料需求量大,产品运输量亦大的一种工业类型。目前省内水泥工业的布局从整体看仍具有明显的市场指向型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面积占全省23.4%,水泥产量却占全省的53.8%,仍然是省内水泥工业的主要产区和企业集聚区。这种布局从目前看不仅存在着原料的长距离运输缺陷,更由于企业规模偏小,运输条件差(企业各自运输原料)而使这种布局的缺陷加大。
2.2 产品供需脱节
简言之,广东水泥工业产品有三大特点:其一,立窑水泥多、转窑水泥少。囿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长期以来,省内水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偏重于立窑水泥。1965~1995年30年间,省内立窑水泥产量增长了83倍,同期转窑水泥产量增长仅8倍。1965 年转窑水泥占全省水泥总产量的比重为40.6%,而1995年则下降至6.3%。 近年虽然有计划地纠正了这种偏差、加快了转窑水泥的发展,但1996年转窑水泥产量占全省水泥产量的比重也仅达8.9%左右(产量为473.0×10[4]t)。其二,普通硅酸盐水泥多、特种水泥少。以1995年为例,省内生产的水泥品种结构中,硅酸盐水泥占8.2%,普通硅酸盐水泥占84.8%, 矿渣硅酸盐水泥占1.6%,特种水泥占0.4%(其中白水泥占0.3%、道路水泥占0.04%),火山灰水泥占4.4%,其他水泥占0.6%。其三,低标号水泥多,高标号水泥少。1995年全省水泥总量中,405#的占55%,525#及以上占8.2%,425#以下占36.8%。
从市场的角度,目前省内水泥市场最为紧缺的是高层建筑发展所需的高标号(525#以上)水泥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水利等)所需的特种水泥。由于省内水泥工业产品结构与市场脱节,致使省内水泥市场高标号水泥(525#水泥以上)、特种水泥供不应求,每年需从省外大量运进填补,而省内小水泥生产的低标号水泥却严重滞销,产品大量积压,企业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
2.3 生产技术水平和职工素质低
近年来,虽然对省内一些国有大、中型水泥企业先后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扩建,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但就整体而言水泥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仍不高。目前省内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仍是立窑和湿法工艺,这在发达国家自70年代后期始就属逐步淘汰工艺。80家大、中型水泥企业拥有的375台煅烧设备中,约7成(265 台)属国内一般水平;达国际水平的仅3台,不足1%。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尚且如此,为数众多的乡、镇、村办小水泥,其设备状况就可想而知。生产设备陈旧和生产工艺落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素质方面,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水泥企业共有职工18.5万人,其中文化程度达大专以上的占总人数2.5%,达中专程度占4%,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却占60%。职工文化素质偏低,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需要,企业发展后劲也显不足。
2.4企业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出现滑坡
众所周知,广东是一个煤炭资源贫乏的省份。工业生产所需的燃料主要依靠北煤(晋煤)南运和西煤(贵煤)东调;同时广东的石灰石原料品位也不高(一般CaO含量45%~55%),且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粤西沿海)每年不得不从周边省份调入原料(主要是广西)。因此,广东水泥工业发展有着先天不足;加之职工工资及物价相对周边省份高,因而省内水泥生产成本要较周边省份高出许多。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省内全部独立核算的大、中型水泥企业平均生产单价为293.35元/t,而邻近的湖南为258.63元/t、湖北为226.64元./t、河南197.23元/t、山东为188.46元/t、广西为246.6元/t、全国平均水平为242.62元/t 。同全国平均水平比,广东高出近20%;同我国另一水泥大省——山东比,则高出近55%。企业生产成本高,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紧缩银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气候环境下,省内水泥工业陷入困境,经济效益屡屡滑坡,亏损企业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北方低价水泥大量涌入,省内水泥企业受到进一步冲击,以致于1995年出现全行业亏损,亏损总金额达15亿元。1996年情况虽有好转,但亏损率仍在80%以上,尤其是生产规模在10×10[4]t/a以下的企业亏损率几乎达 100%,许多企业被迫停产。
3 水泥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3.1 加深改革力度,调整发展方略
建国以来,广东水泥工业的发展基本沿袭着以大量投入资金和消耗资源、粗放经营、低收益的传统发展方式,其特征就是追求产品的产量和速度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对资源的利用亦是重开采轻保护。这种发展模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转变其经济增长模式已势在必行,也只有实现这一转变,才能促使水泥工业持续发展。为此,当务之急就是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规模经济、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改变企业目前这种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经营局面,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织企业间的重组、联合和兼并,逐步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或集团企业,以提高省内水泥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改革,应注意同我国目前金融环境相适应。我国目前金融环境总体特征是“控制银行信贷规模”(银行信贷是企业改造资金的传统源泉)和“民间游资相对充足”。因此,省内水泥工业企业的重组、兼并和联合要注意依托证券市场募集民间游资,以弥补企业改造和技术、设备更新资金的不足。这是促进省内水泥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已有10余家水泥企业先后成为上市公司,如山西的大同水泥、福建的福建水泥、江西的江西水泥以及河北的翼东水泥等。这些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先后募集了大量的起动资金,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目前广东省内尚未有一家水泥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这与广东水泥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亦极不相称。从长远看,发展规模经济,走向证券市场,募集民间游资以促进企业发展,仍将是我国今后相当时间内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途径。
3.2 控制总体规模、注重结构调整、建立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
如上所述,本省水泥工业结构尚不够合理,阻滞着其持续发展。只有加强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省内水泥工业“由大变强”。鉴于目前省内水泥工业生产能力远大于现有产量,约1/3的生产潜力尚未发挥, 因此,从宏观调控的角度,今后一定时期内(至少本世纪末以前),省内水泥工业生产总体规模不宜再扩大,新建或扩建立窑项目应予以限制,而把精力主要放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加快转窑水泥的建设以及企业的结构调整方面(包括企业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贯彻“上大改小”和“限制、 淘汰、 改造、 提高”的方针, 重点改造和建设一批日产水泥1000t、2000t、4000t的企业, 逐步淘汰设备落后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年产8×10[4]t以下的立窑。
在空间布局方面,应注意依据交通运输状况、资源配置以及企业生产特点,组建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鉴于省内水泥工业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布局特征,省内水泥工业的发展应采取“分区建设熟料基地、分散磨制水泥”的办法,把散装水泥作为发展方向之一。在控制各区总体规模的前提下,根据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和设备状况,组建一个或若干区内水泥熟料生产基地;通过区内企业的结构调整及生产上的分工和协作,优化全省水泥工业的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此外,鉴于目前省内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高标号水泥需求量大的市场特点,这些地区的水泥工业尤应注意高标号水泥的生产和发展。
3.3 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石灰石资源
本省灰石资源有两大特点。一是储量大但品位不高。目前省内已探明灰石储量为25.1×10[8]t,保有储量为24.2×10[8]t,但其中D 级储量为13.7×10[8]t,约占保有储量的57%,而利用价值较高的A+B+C 级储量合计只有10.5×10[8]t,占43%,且本省灰石矿CaO含量一般为 45%~55%(而周边的一些省区如广西、湖南的石灰石矿CaO 含量一般在55%以上);二是灰石原料区域分布不均。省内的灰石矿主要分布在交通相对不便的粤北、粤西山区,而省内水泥企业则大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这种远原料产地近市场的生产配置方式及近年来企业上马过快,致使省内区域性原料供求失衡日渐显著。自80年代末始,粤西地区的水泥企业就不得不依赖广西运进原料。近年省内灰石原料的调入量逐年增加。但另一方面,人为的资源浪费和破坏在省内相当严重,尤其是众多的小水泥企业,不仅由于其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低而单位产品原料消耗多,而且在资源的开采利用时,缺乏规划,挑精拣瘦,乱挖滥采,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致使一些本来不错的矿山最终资源利用率仅有20%~30%。
鉴于省内灰石资源的特点及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后要强化矿山建设和管理、杜绝乱挖滥采、使资源能有计划、合理地得到开发和利用;要推广预均化技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高、低品位的石灰石资源搭配使用,并严禁“挑精拣肥”和专吃“精料好料”,以提高省内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延长资源使用年限。
3.4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之一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发展的质量。从广东燃料资源贫乏、原料品位不高及生产成本高的实际出发,也只有依靠科学技术,降低物耗能耗,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成本,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此,必须加速设备更新改造;大力推广和发展预分解工艺和技术;依照国家建材局推广的14项综合节能技术,加快企业的改造;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
3.5 加强环境意识、防止污染
水泥工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之一,其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工业生产粉尘排入大气,造成空气污染;2)燃料废渣排放量大,造成土壤环境污染;3)乱采乱挖灰石,造成水土流失。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省内水泥工业仅每年排入大气的水泥粉尘就大约有77×10[4]t(相当于2~3个大型企业的年产量)。如此巨量的水泥粉尘进入大气,对周围空气的污染可想而知。因此,发展水泥工业,必须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CK
〔1〕 谭杨波,庄容干主编,广东工交四十年,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199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