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效果探索论文_徐杰

徐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11)

【摘要】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10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后者给予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大大降低了患儿的血清蛋红素水平,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白蛋白;蓝光照射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096-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期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多发于一周内的新生儿,临床表现主要有患儿的皮肤、黏膜以及巩膜等出现黄染的现象[1]。该病病死率十分高,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儿的神经系统将会受到极大的损伤,大脑的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2]。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探讨,将我院2015年1月到10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治疗,效果显著,现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到10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患儿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3~40d;其中20例阻塞性黄疸患儿,18例溶血性黄疸患儿,10例感染性黄疸患儿,2例其他类型患儿。观察组50例患儿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在2~40d;其中22例阻塞性黄疸患儿,20例溶血性黄疸患儿,6例感染性黄疸患儿,2例其他类型患儿。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等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使用蓝光双面光疗箱进行照射治疗,其蓝光照射的波长是425~475nm,灯管长度在20~25cm之间,并且距床面在38~42cm之间,必须按照要求规范严格操作;②每天三次,每次口服四分之一袋的茵栀黄颗粒,连续口服5d进行治疗[3]。

观察组给予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蓝光照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②在蓝光照射之后,将1g/kg的白蛋白溶于15~20ml 10%的葡萄糖溶液之中,每天一次进行静脉滴注,要注意对于滴数的控制,保持先慢后快;连续滴注5d进行治疗[4]。

1.3 临床指标

①显效:患儿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现象等各项症状和体征在经过治疗后明显得到改善或者完全恢复正常,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含量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现象等各项症状和体征在经过治疗后得到一定改善,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含量也有一定的下降;无效:患儿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现象等各项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或者痊愈之后复发,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②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轻微腹泻、轻微发热以及皮疹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50例患儿中显效33例(66%),有效15例(30%),无效2例(4%),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患儿中显效15例(30%),有效25例(50%),无效10例(20%),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下表。

②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5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4%),其中出现1例轻微腹泻患儿,1例轻微发热患儿;对照组5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发生出现不良反应11例(22%),其中出现3例轻微腹泻患儿,3例轻微发热患儿,5例皮疹患儿。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患儿的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各种因素引起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升高。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幸存者大部分都会出现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5]。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正确判断黄疸的性质,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本次研究,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蓝光照射有效降低了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白蛋白可以使胆红素排出体外,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明显较低。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大大降低了患儿的血清蛋红素水平,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盛晓燕.复合乳酸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27(15):156-157.

[2]颜志远.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疗效及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10): 201-203.

[3]于晶晶.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4,22(10):158-160.

[4]黄颖.分析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5,18(15):411-412.

论文作者:徐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效果探索论文_徐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