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市政工程处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完成钢筋的制作和绑扎,模板的固定和摆放以及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等相关工作。另外,还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效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技术加以有效应用。文章围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
1.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
混凝土技术是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混凝土技术有着完备的系统和复杂的操作模式,施工人员要想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必须要深入的了解混凝土技术的特点和规律,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技术要领,不断优化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在完备的掌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和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行业的发展水平。
1.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
混凝土技术有着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大、复杂的特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设备的安装使用和施工场所基坑的挖掘有着严格的事先要求,这些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都会加大混凝土技术的操作难度,也会加大混凝土施工的时长。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是在室外工程活动,所以收到天气的影响尤其明显,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质量。
1.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涵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主要使用集料、胶凝材料等作为混凝土,一般是使用水泥、砂石等进行科学配比填入适量的水,进行充分、均匀地搅拌。在科学规范的要求下保证市政道路中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配比、充分搅拌,安全运输、均匀浇筑,最后对相关构件进行及时的养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增强构架结构的抗压性,控制成本、降低运输费用、养护花销较小,并可以保证长时间大负荷下仍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可大大提升工程效率,保证施工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施工开始前,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周围施工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充分掌握周边的地质条件、水文信息;其次,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把控,保证按计划进行施工,进行技术交底,及时进行安全交底,评估并控制天气、环境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保证应对、预警方案的有效性。再次,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重视对进场材料的管理,选择符合标准等级要求的施工人员,保证施工人员均为持证上岗,在材料进场前检查其质量,对其尽进行抽样检查,不合格材料严禁入内。对入场的材料进行科学、妥善管理,保证专人负责,做好防潮防水措施。在机械化设备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防止其出现变质、老化、故障等问题,对其进行工作状态的确认,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更话、维修,不可继续使用。
3混凝土施工工艺
3.1拌和环节
在拌和混凝土时,为减少配合差错,施工人员应当展开配合比实验室设计,并通过施工现场取样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在其基础上测试混凝土性能。混凝土受空气湿度温度影响较大,应当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气候条件控制配合比,从而做好骨料用量、外加剂、水灰比等混凝土拌合控制工作。搅拌后检查混凝土坍落度,通常情况下,坍落度应>80mm,初凝时间为7h,对此,应快速运输至施工场地。
3.2运输环节
根据场地环境与施工需要选择混凝土运输工具,通常情况下,水平运输以搅拌罐车为主,垂直运输以输送泵为主。合理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在最佳浇筑时间内浇注入模,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分层或成分变化等情况,保证最佳浇筑稠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浇筑环节
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对此,在浇筑前应当检查混凝土属性,检查合格后浇筑。并利用逐车测量方式,检查混凝土坍落度,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在浇筑过程中,采取分层浇筑法,浇筑原则满足纵向分段与水平分层,严格控制每层厚度(<30cm)。根据工程特征与浇筑分层厚度小于振动器高度20cm的原则选择平板振捣器。检查入孔连接情况,防止出现漏水等情况。控制导管埋深,防止出现浮浆侵入等情况。加强施工现场温度控制,尤其是夏季施工,适当减少浇筑层厚度,从而降低浇筑层厚度。可利用埋设水管注冷水降温措施,尤其是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当严格控制,以减少温度应力影响,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3.4振捣环节
路桥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塑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建议采用人工振捣方式,确保振捣到位。其余情况使用机械振捣,确保施工进度与效率。振捣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振捣力度,确保均匀振捣,必要性展开二次振捣,减少浇筑表面气泡数量。
3.5模板工程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合理选择模板材料,要求模板材料表面光滑平整,且具备耐腐蚀性与吸水性等特征。同时根据构件规格选择模板材料,T形、E形等复杂构件,以竹胶板为主;圆形构件以钢模板为主。但使用钢模板前,应当加强表面的光处理,确保模板表面光滑度。二是加强模板合理设计,便于模块安装拆卸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三是防止模板出现变形问题,应加强模板密实度、稳固性等性能分析。四是注重施工中细节问题,固定模板螺栓时,防止混凝土表面受损,确保模板牢固性,减少模板拆卸等麻烦。
4如何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质量
4.1对材料的严格把控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取决于施工材料的质量,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在施工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对各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审核,且不可掉以轻心,熟练的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对原材料的采购、对混凝土的比例配合等都要有着过硬的技术能力,对于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土材料要及时处理,选择最优质的材料。
4.2对管理体系的完善
好的项目离不开好的管理,市政道路工程在实施之前,相关的负责人应该制定一套完备高质量的监管制度,来引导着整个的施工流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制,规范督促施工人员的行为模式,来确保整个工程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也确保着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问题和质量。
4.3对施工现场的严格监管
由于一项市政道路工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一项工程会有很多不同技术的人员参与,为了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相关的部门应该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对施工人员提供及时优质的技术指导,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来确保施工进度的速度。
5结束语
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健康发展,由此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贾潇婷.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34):129-130.
[2]李宝鑫.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99+101.
[3]金诗瑶.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7):118+121.
[4]罗曙光.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1):271-272.
[5]胡维宁.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05):153-154.
论文作者:闫海龙,姜黎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