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寡头一方垄断中间产品市场的纵向差异策略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寡头论文,纵向论文,差异论文,策略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07(2010)01-0010-10
0 引 言
产品差异化问题是产业组织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产品差异是指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由于外观、性能、服务、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产品没有完全的可替代性。产品差异的划分方式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横向差异和纵向差异。学者们围绕着这两种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1-15]。
在有关产品横向差异的研究文献中,Hotelling最早建立线性市场模型研究了两个企业的定位决策,指出在线性运输成本的条件下,企业会定位于市场的中心处,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出现产品最小差异化[1]。Aspremont等人认为最小差异化将导致伯川德悖论,指出在二次运输成本的条件下,两个企业会定位于市场的两个端点,以最大化各自的利润,出现产品最大差异化[2]。此后许多相关文献都围绕着最小差异化和最大差异化展开。Jeroen等人在文献[1]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消费者保留价格,并将保留价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指出如果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较高,则不存在纯策略均衡;如果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较低,则均衡结果不唯一;如果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居中,则存在唯一均衡,均衡时两个企业之间的距离介于整个市场长度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之间,出现近似中间差异化[3]。Bockem放松文献[2]中整个市场被完全覆盖的假设条件,指出当市场不能被完全覆盖时,企业将不再遵循最大差异化原则[4]。Economides采用较为一般形式的运输成本,研究了最大差异化原则和最小差异化原则成立的条件,指出最小差异化原则总是不成立,而最大差异化原则只能局部成立[5]。Andersin等人在文献[1]的研究基础上,将企业在博弈的最后阶段所进行的价格竞争改为产量竞争,指出最小差异化原则仍然成立[6]。然而,Pal将线性市场改为圆周市场,则企业会等距离地在圆周上设厂,最大差异化原则成立[7]
在有关产品纵向差异的研究文献中,多数文献得出最大差异化的均衡结果。Gabszewicz等人建立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了纵向差异企业面临收入不同的消费者时的质量与价格决策,指出当消费者的收入差异足够大时,两家企业将通过扩大相互间的质量差距,以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提高各自的利润水平,出现最大差异化[8]。Shaked等人拓展了文献[8]的研究情形,指出当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时,也有类似于文献[8]的结论,而且存在高质量优势,即高质量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9]。Stutton和Motta建立了与文献[8]和[9]研究的情形稍微有所不同的纵向差异模型,他们假定消费者的类型是相同的,消费者不再受单位需求约束,并且企业在博弈的最后阶段进行产量竞争,也得出了最大差异化的均衡结果[10-12]。后来,Motta对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和产量竞争的均衡质量选择作了比较分析,指出企业总是选择提供具有较大差异度的产品质量[13]。
在差异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与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相比,产品的定价(定产)策略更易于变动,属于企业的短期市场行为,而产品的差异化策略则属于企业的长期市场行为[14,15]。上述所有关于产品差异化研究的文献都是假定企业在生产方面是相互独立的,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有时会出现一方在生产上依赖于另一方的情形,譬如一方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上需要一种投入品,而该投入品必须向另一方购买,这可以理解为另一方在该投入品的生产上具有某种垄断力量[15]。本文将在已有的关于寡头企业产品纵向差异化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假定双寡头垄断市场中,高质量企业在生产方面依赖于低质量企业,需要向低质量企业购买一种投入品,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短期市场行为和长期市场行为,具体地说,一是从短期的角度出发,将产品质量视为外生变量,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产量策略和利润状况,并对均衡结果做了比较静态分析;二是从长期的角度出发,将产品质量视为内生变量,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质量与产量决策。本研究假定存在产品质量差异的寡头企业之间在生产上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某种投入品方面存在依赖关系,拓展了寡头企业的产品纵向差异化策略研究模型,有助于比较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寡头企业的产品纵向差异化问题。
1 模型假设
1)行业中存在两个寡头,分别记为企业1和企业2。企业1由一个上游子公司和一个下游子公司组成(企业1是一个企业集团),上游子公司生产一种中间产品,提供给下游子公司进一步加工成最终产品,销往外部市场;
2)企业2在产品生产上需要一种中间产品,该中间产品必须向企业1购买;
接下来对均衡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对本文提出的转移定价策略进行评价。为此,将该转移定价策略与Hirshleifer提出的边际成本转移定价策略[18]进行比较。为了叙述方便,称本文提出的转移定价策略为转移定价策略I,称Hirshleifer提出的边际成本转移定价策略为转移定价策略Ⅱ。
命题1 对企业1而言,采用转移定价策略I优于采用转移定价策略Ⅱ。
证明 由于在转移定价策略Ⅱ下企业1的利润的推导过程与前文相似,故这里直接给出结果而省略其具体的推导过程。在转移定价策略Ⅱ下企业1的利润为
综上可知命题2的结论2)成立。证毕。
命题2表明,中间产品的均衡转移价格大于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随着企业1的产品质量由低到高变化(当然在容许取值范围内),均衡转移价格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与企业2的产品质量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中间产品的均衡销售价格与企业1的产品质量无关,只与企业2的产品质量有关,具体地说,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水平低于0.5时,二者是正相关的;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水平高于0.5时,二者是负相关的。下面对企业2的产品质量水平高于0.5时,中间产品的均衡销售价格与企业2的产品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做出较为直观的解释。企业1的总利润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在最终产品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另一部分是在中间产品市场上获得的利润。与此相应,企业2的产品质量变动对企业1的获利性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对企业1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获利性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对企业1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的获利性所产生的影响。给定,当发生变动时(>0.5),不妨设增加,如果企业1保持w不变,仍为原来的均衡水平,则可以证明:在最终产品市场上,企业1的销售量增加,销售价格提高,因此,企业1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利润增加,而在中间产品市场上,企业1的销售量下降(因为企业2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量下降),因此,企业1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的利润下降。最终,企业1的总利润是增加还是下降,取决于最终产品市场上利润增加的幅度与中间产品市场上利润下降的幅度的相对大小。在上述条件下,的增加对中间产品的销售量影响很大,使其大幅度下降,导致最终产品市场上利润增加的幅度小于中间产品市场上利润下降的幅度,结果企业1的总利润下降。因此,针对的增加,企业1的最优反应不是保持中间产品的销售价格w不变,而是应该降低w,因为w下降会引起企业2的产品价格下降,使得企业2的销售量有所回升,进而使得中间产品的销售量有所回升,但由于变动比w变动对企业2的销售量,进而对中间产品的销售量影响程度大,故中间产品的销售量与变动前的相比还是下降(由下面命题3的结论5)可以看出),结果企业1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的利润与变动前的情形相比下降,但下降幅度与发生变动而w保持不变的情形相比要小一些。在最终产品市场上,w下降会引起企业1的产品价格下降,实际上,企业1会通过下调w,使自己的最终产品价格降低到变动前的水平(由式(9)可以看出),但可以证明企业1的最终产品销售量不随w的下降而变动,结果企业1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利润与变动前的情形相比增加,但增加幅度与发生变动而w保持不变的情形相比要小一些。最终发生变动w也随之发生变动后企业1的获利性,与变动前的相比,由于中间产品市场上利润下降的幅度还是大于最终产品市场上利润增加的幅度,故企业1的总利润还是下降,这是基于下述理论事实:给定,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水平高于0.5时,关于是单调递减的。
由式(11)和式(12)易知命题3成立。命题3表明,企业1的均衡产量大于企业2的均衡产量。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系数低于某个临界值时,企业1的均衡产量与本身的产品质量正相关;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系数高于某个临界值时,企业1的均衡产量与本身的产品质量负相关。企业1的均衡产量,随着企业2的产品质量由低到高变化时,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企业2的均衡产量与企业1的产品质量负相关。企业2的均衡产量,随着本身的产品质量由低到高变化时,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综上可知命题4成立。证毕。
命题4表明,企业1既有提高产品质量的动机,也有降低产品质量的动机,取决于本身和企业2各自现有的产品质量。具体地说,命题4的结论1)表明,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较低时(∈(0,1/3]),企业1的利润将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因此,企业1有把自身产品质量提高到与企业2的产品质量一样高的动机,这是由于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在较低的质量水平范围内给定时,随着企业1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最终产品市场上,企业1的单位产品利润增加(由式(9)易知其成立),销售量增加(据命题3的结论2)),故企业1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利润增加,而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由于中间产品的外部销售价格不变(见式(8)),销售量下降(据命题3的结论2)),故企业1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的利润下降,但由于最终产品市场上利润增加的幅度大于中间产品市场上利润下降的幅度,故企业1的总利润增加。命题4的结论2)表明,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居中时(∈(1/3,2/3)),如果∈(0,),则企业1的利润将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因此,企业1有把自己的产品质量提高到水平的动机,这是由于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在居中的质量水平范围内给定时,如果∈(0,),则随着企业1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最终产品市场上,企业1的单位产品利润增加,销售量下降(据命题3的结论2)),由于单位产品利润增加所引起的企业1利润增加的幅度大于销售量下降所引起的企业1利润下降的幅度,故企业1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利润增加,而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的利润下降(与结论1)的分析类似),但因最终产品市场上利润增加的幅度大于中间产品市场上利润下降的幅度,结果企业1的总利润增加;如果∈I,则企业1的利润将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下降,因此,企业1有把自己的产品质量降低到水平的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1在中间产品市场上的利润将下降,而在最终产品市场上的获利性分析,由于要涉及到复杂的表达式,故这里不再做进一步的分析。命题4的结论3)表明,当企业2的产品质量较高时(∈[2/3,1)),企业1的利润将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因此,企业1有把自己的产品质量提高到1-水平的动机,具体原因分析与∈(0,)的情况相类似。
命题6表明,企业1的均衡利润大于企业2的均衡利润,即不存在高质量优势,相反,存在低质量优势,这是由于企业1对中间产品的生产具有某种垄断力量。
2.2 产品质量是内生的
在产品质量是内生的情况下,研究双寡头企业的质量与产量决策。假设企业1仍然采用非中心化结构,企业1与企业2之间具有完全信息,两个企业首先进行质量竞争,然后进行产量竞争。具体地,它们之间的三阶段博弈顺序如下:
阶段1 企业1的总部与企业2同时选择各自的产品质量;
阶段2 企业1的总部制定中间产品的内部转移价格和外部销售价格;
阶段3 下游子公司和企业2同时决定各自的产量。
根据动态博弈求解的逆向归纳法,博弈阶段3和阶段2的求解与产品质量是外生的情形完全一样,现在只需求解博弈阶段1。为了研究方便,接下来放松前面对和的假设条件,即假设0<≤且+≤1,这不影响对博弈阶段1的求解。实际上,由随后的讨论可以看出,存在唯一的产品质量均衡,均衡质量既不满足关系式=也不满足关系式+=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0.3时,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容许取值范围内,以下同),企业1的产量和利润均增加(这与命题3的结论2)和命题4的结论1)相符);当=0.6时,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1的产量下降,而利润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与命题3的结论2)和命题4的结论2)相符);当=0.7时,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1的产量下降,而利润增加(这与命题3的结论2)和命题4的结论3)相符)。
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0.1或0.4时,随着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在容许取值范围内),企业2的产量和利润均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与命题3的结论5)和命题5的结论相符)。
4 结束语
产品差异化已成为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取得非价格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假定双寡头垄断市场中,高质量企业在生产方面依赖于低质量企业,需要向低质量企业购买一种中间产品,研究了两个企业的短期市场行为和长期市场行为。具体地说,一是从短期的角度出发,将产品质量视为外生变量,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产量策略和利润状况,并对均衡结果做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企业都有提高或降低各自产品质量的动机,取决于双方现有的质量水平;二是从长期的角度出发,将产品质量视为内生变量,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质量与产量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唯一的产品质量均衡,均衡质量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化,而是表现出较小的差异化。此外,无论从短期的角度还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都不存在高质量优势,相反,存在低质量优势,这是由于低质量企业对中间产品的生产具有某种垄断力量。总之,在本文的假设条件下,所得的结论能够为现实企业做出正确的质量和产量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本文的结论是在双寡头企业具有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得出的,在应用范围上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信息不完全的情形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收稿日期:2008-05-12;修订日期:2009-09-22
标签:转移定价论文; 销售策略论文; 产品差异化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寡头市场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市场策略论文; 企业利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