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株洲 412200)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选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5)与参考组(n=45),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及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及肢体 功能的恢复,控制血压,缩短病程,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梗死;高血压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症,是局部脑组织包括胶质细胞、神经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残疾率与病死率极高。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治疗期间配合积极地降压治疗、护理干预有着重要意义[1]。循证护理为近年来新兴护理模式,即准确、明知、慎重的应用当前获得最好的研究依据。为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颅脑CT、MRI等确诊为脑梗死,符合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中高血压相关诊断 标准[2]。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见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9-76岁,平均(65.38±3.02)岁;脑梗死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分级:轻型12例,中型26例,重型7例。参考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8-75岁,平均(65.44±3.10)岁;脑梗死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分级[3]:轻型13例,中型25例,重型7例。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指导、药物支持、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遵医嘱给予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神经修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科室联合内科、外科医生、护士长共同组成循证护理小组,收集患者病史、临床资料、性格、治疗状况、慢性病等综合情况,并查阅脑梗死伴高血压相关文献、我院已有患者病历资料,制定相应护理方案。(2)循证护理的实施。①早期功能康复。研究证实,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减缓梗死、脑组织细胞凋亡速度,因此在患者发病早期,病情相对稳定后,实施被动、主动康复训练。按摩四肢、定期帮助患者翻身等;意识清醒、状态尚可者,可开始肢体功能训练、精细训练、缩唇训练等,根据患者病情、耐受情况逐渐扩大运动单位及幅度。语言功能障碍者,实施单词、发音、短语等方面训练。②心理护理。脑梗死发病突然,患者突然丧失行动能力、语言能力,可出现极度恐惧情绪,而病房内环境可加重这种负性情绪,因此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对于意识障碍者,医护人员在日常操作时,告知患者每项即将进行的操作;意识清醒者,医护人员注意患者眼神表达,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患者长期忍受疾病折磨,担忧预后及回归社会失败,因此医护人员在日常要加强对患者的开导,鼓励其多想想家人、往日美好生活,激发其求生欲望,增加配合度。③血压管理。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在使用降压药物时,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流速等,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加强饮食指导,联合营养保健科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禁止食用辛辣、生冷、粗糙食物;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形成良好作息。
1.3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NIHSS评分[4]:包括15个项目,总分42分。分数越低则表明患者在状态越好。0-1分:正常或接近正常;2-4分:轻度卒中/小卒中;5-15分:中度卒中;16-20分:中-重度卒中;21-42分:重度卒中。(2)治疗前、后评价两组ADL评分[5]:共14项,总分62分。总分<16分:完全正常;总分≥16分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3)记录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4)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脑梗死发病较急,患者可伴随瘫痪、失语及意识障碍等,患者难以接受,可出现极端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甚至放弃求生,因此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引导尤为重要。研究证实,积极控制血压,保证脑正常灌注压,维持患者脑组织血流量,对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临床已经证实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期间配合血压控制有着积极意义。本次研究中,通过循证护理,总结医院以往临床经验实施早期功能训练、心理护理及血压护理等,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研究证实通过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神经系统尽早修复并建立联系,因此在观察组护理中,我院改变以往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意识障碍者,实施被动护理,而意识清醒、体征尚可者则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显示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康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亦优于参考组(P<0.05),证实了循证护理的有效性。
总之,在脑梗死伴高血压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早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大力,花楠,彭延波.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6):749-751.
[2]单忠艳.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摘要及其解释[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雷旭珍,乔彦生.帕罗西汀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15):2050-2052.
[4]童艳飞,张佩兰.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812-815.
[5]刘亚玮.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6,36(9):2154-2156.
论文作者:荣优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两组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功能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