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49)
【摘 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土木工程建筑整体建设施工质量有着较深程度影响,只有不断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力度,才能有效保障土木工程整体建设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The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ave a deep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overall construction, only to strengthen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Civil Engineering;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107-02
1.引言
混凝土材料是一种非均匀质合成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应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将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始终,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科学性、严谨性,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设想,延长土木工程建筑的应用年限,保障土木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规范标准。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水泥材料应用前技术人员需要对水泥材料的凝结时间、三氧化硫和水热化性能进行检测,保证水泥材料综合性能可以切实达到应用标准。水泥材料需要存放七天之后才能应用,保证水泥材料质量的均匀性以及性能的稳定性。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水泥进场台账管理,对于刚生产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水泥材料,一定要保证水泥材料温度降低到常温状态中,这样才能正常的应用水泥材料。如果试验检测中水泥材料质量不能达到实际应用标准,需要及时与厂商进行沟通对水泥材料进行更换。
2.2 碎石
施工技术人员在对碎石材料进行选择时必须要慎重,碎石生产工艺大都是采用了反击式的生产方式,需要对进料场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控,尽可能的保障碎石生产质量。粗集料的物理特性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集料检测频率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部门要求的检测频率落实,在进料阶段需要加大检测频率,尽可能的做到每一车集料都进行质量检验,切实保证进场集料的质量。
2.3 砂
要选用级配等级比较优越,粒径清洁度较为良好,粒径尺寸在五毫米范围内的砂料,并且对砂的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一定要严格避免应用海砂,这一内容需要有收料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实验室需要对砂子的含泥量与泥块含量进行时常性、不定期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良问题必须要将砂料清除施工现场,不能将有问题的砂料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去。
2.4 外加剂
外加剂应用也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如果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控制外加剂应用种类、数量,没有考虑到不同外加剂之间的反应,会导致外加剂应用起到相反作用。不仅不会提高混凝土材料综合影响,还会对混凝土材料原本性能造成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加剂应用前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反复试验,并且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最终确定外加剂应用方案。
3.模板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的美观性与模板质量有着非常紧密联系,如果模板表面平整度较差,板缝之间连接不紧密,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中就会导致漏浆、漏水等情况出现。如果模板的刚度性能没有达到要求,实际浇筑过程中还会导致模板出现严重的变形情况。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对模板支架稳定性进行检查,如果浇筑施工中支架出现了松动情况,最终将导致混凝土浇筑结构出现了变形、麻面等问题,浇筑施工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
4.配合比要求
水泥用量需要进行有效控制,水泥用量不仅关系到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与混凝土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也有着直接联系。适当的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有效强化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洁度。含砂率也是需要格外注重的内容,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到砂料级配以及粗细程度。最佳含砂率具体指的是在砂石骨料级配规定的要求下,选取能够符合混凝土质量和易性要求的砂最佳含量。为了使得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得到有效强化,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细骨料的含量需要略高于最佳含沙量一些。在上文中也提到了外加剂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外加剂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性能。外加剂的应用不能过于盲目,混凝土施工中不能应用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有时混凝土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多种外加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里了解外加剂之间是否会出现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外加剂性能发生改变,使得外加剂应用不仅不会改善混凝土材料综合性能,还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造成损害。
5.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5.1 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材料拌合过程中需要达到以下三个要求,要保证混凝土材料制备用料计量的精准性,混凝土材料制备过程中振捣一定要透侧,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塌落度是否符合标准。稳定性是否良好。如果不能对以上内容进行严格控制,那么混凝土材料制备会出现水泥砂浆分布不均这一问题,对灌浆工作开展造成非常不良影响,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会在混凝土结构表现出现比较严重的“胎记”色差,或者是在混凝土材料振捣过程中出现离析情况。各种物料应用都需要经过精准的测量,要加强原材料含水率的控制,根据预先制定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进行材料拌合,混凝土材料要具备良好的均一性,避免材料应用时出现色差情况。
5.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中,无论是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浇筑,或者是采取中间向两端对称的浇筑方式,还是逐层水平层次的浇筑方式,实际施工中都需要对施工内容进行分段、分层,从而加强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材料没有初步凝结的可塑时间范围内,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拼茬。如果发现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因水分蒸发量较大出现“假凝”情况后,需要应用振捣棒进行二次振捣,使得表面“假凝层”液化后在进行后续浇筑施工工作开展。
5.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落实养护工作,养护工作开展要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由专业人员承担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方法包括了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养护工作人员需要应用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包裹,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检测,等到强度达到相应标准后才可以拆卸模板。
6.结语
从原材料质量、模板、配合比以及混凝土生产等众多环节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避免混凝土施工中存在违规性操作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保证土木工程整体建设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5(10).
[2]汤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7).
[3]王纯皓.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5(23).
论文作者:刘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水泥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外加剂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