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晓巍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7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于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感染预防、压疮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便秘的预防等,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性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肢体肿胀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责任心,采取有效的措施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肿胀护理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四肢骨折患者;影响

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创伤骨科疾病,在交通业的发展之下,四肢骨折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对于此类患者,若没有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那么患者就很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与此同时,此类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也常发生肢体肿胀的表现,这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7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47.2±3.4)岁,在致伤原因方面,45例为交通伤,18例为高处坠落上,9例为重物打击伤,4例为其他。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护理措施

对于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感染预防、压疮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便秘的预防等。

1.2.2 观察组护理措施

对于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功能性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治疗方式与损伤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功能性锻炼指导措施,在骨折后的1到2周之内,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在骨折后的3到6周之内,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的增加训练时间、训练次数以及训练的力度,鼓励患者活动关节位置,开始仅仅活动关节的上下位置,后逐渐变为屈伸运动,并逐渐的增加活动量;在骨折后的7到20周,逐步的加强患者关节负荷训练与活动范围[1]。

第二,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患者多由于突发事故造成,其生活规律在瞬间发生巨大的转变,生活能力与活动能力突然下降,且此类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修养,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沮丧的心理,这是不利于患者后续恢复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伤况予以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塑信心,让他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

第三,生命体征的监测

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观察其神经功能与患肢血流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肿胀、青紫,足背动脉搏动发生异常,则及时向医师汇报。

第四,肿胀的预防与消除

在患者手术完成回到病房后,将其置于功能位置,将患侧抬高30到40°,减轻患侧的肿胀,若患者肿胀情况严重,可遵医嘱为其滴注125ml20%甘露醇注射液[2]。

第五,疼痛的护理

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感严重,为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在手术结束后需采用支架固定好骨折部位,在患者身体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变换体位,防止患侧的充血,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放松技巧,减轻患者的痛苦。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肢体肿胀时间、肌肉萎缩情况、舒适度、遵医行为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肢体肿胀时间、肌肉萎缩情况、舒适度、遵医行为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示意表详见表1.

3 讨论

四肢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无论此类患者采用各种治疗方式,均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严重的负性心理,在患者恢复过程中,也可能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对于四肢骨折患者,不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更要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针对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务必要加强责任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肿胀护理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

参考文献:

[1]徐传园,柳秧珍. 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3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2(16):116-118

[2]沙淑艳,潘美开,邹瑞婵. 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病人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13(24):420-421

[3]方小妮. 曲马多缓释片联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21(19):328-329

[4]胥明梅,曲桂荣,秦艳霞,田英春. 赏识理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康复.2009,14(05):227-228

论文作者:刘晓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分析论文_刘晓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