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 316111
摘要:中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单单起源于民国时期,具有起步晚,缓慢发展的特征。因为建筑技术水平与设计水平低下,那么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也比较落后。这些年来,建筑物起火的情况频繁出现,原因多种多样,给人民的财产安全导致了严重的损失。所以,防火必须要从设计、维护方面双管齐下,从设计源头把防火设计做好,从维护方面时刻做到合理的预防和管理。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策略
引言:
建筑行业里面无法或缺的专业研究内容是建筑防火设计是,因为建筑火灾隐患多,扑救难度大,疏散困难,火势蔓延快,所以,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显得特别主要。怎样减少与避免建筑物火灾的产生,把火灾导致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变成建筑消防设计的关键内容,下文简要论述了目前建筑防火设计的若干问题,希望对我们产生更切合现实的消防理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常遇问题
1.1 不合理的建筑布局
在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多外来人口,对住房需求展现供不应求趋势,所以大部分建筑物都使用“见缝插针”的形式,其防火设计关键凭借消防设施,而没有把建筑布局纳入防火考虑之中,所以造成建筑距离小,当出现火灾时会非常容易形成连锁反应,假如救火不及时将会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
1.2 安全疏散不完善
依据现代化建筑火灾产生特征,其火势蔓延快,火情发展快速,建筑物中容纳的人口很多,复杂的构造,当出现火灾时,人们会神经紧张甚至失去理智,你推我挤,在拥挤的状态下大家毫不相让而向出口冲,无法避免踩踏事件,其实这甚至是增加人员伤亡数目的关键因素。
1.3防火、防烟分区设计不好
建筑物在实施设计防火、防烟分区时,并没有选择耐火性相对高的防火、挡烟基础构件,或者说没有实施科学的分区设计,这样当出现火灾时,火势便会快速的蔓延到各处,并且火情愈来愈危险,安全疏散不成功,消防困难,对人们的生命与财产都会导致非常大的威胁。
1.4对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标准不合理应用
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经过中,已暴露出很多的应用处方式防火设计标准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种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在各地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召开专家论证会解决。不可以单单依靠他们以前的经验作判据,还需要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提升火灾危险性评估的合理科学性。当前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功能化防火设计的监督检验与管理工作不够到位,让一部分功能化防火设计工作现实上没有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
2、优化建筑防火设计的策略
2.1增强建筑防火设计新规范新标准的学习
建筑安全设计的先驱者是建筑设计人员,同时也是技术标准的执行者,增强建筑防火设计新标准新规范的学习,能够提升建筑防火设计的合理性。建筑防火设计的新标准、新规范的颁布是随着中国建筑的发展而发展的,因为现代建筑的防火设计越来越复杂,为了增强建筑防火设计的标准化,需要设计人员实施仔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建筑防火设计,综合思考消防设施中建筑与设备的安全度,使消防投资合理地降低,仔细贯彻实施新标准、新规范,从而达到建筑防火设计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对建筑本身和相邻建筑物的应用作用与安全有特别大的影响,总平面布局在满足城市规划与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布置建筑部位、防火距离、消防车道与消防水源等。科学布置建筑,建筑之间留有充足的防火距离,用以消除或减少各建筑之间和四周环境的互相影响,避免火灾蔓延。建筑物间的防火距离要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规定的要求。当防火距离由于场地因素满足不了国家相关消防技术标准时,能使用下面补救措施:(1)拆除一些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应用价值低的与新建筑相邻的之前陈旧建筑。(2)设置单独的室外防火墙,在设置这墙时,要兼顾通风排烟与破拆扑救。(3)改变建筑物的生产与应用性质,使建筑物的火灾危害性降低。
2.3加强建筑构件耐火设计
第一,增强混凝土构造的耐火设计。在火灾中,不管是水平构件,还是垂直构件,单面受火作用是最常见的。为了让楼板具备规定的耐火功能,就一定要确保钢筋不过早地改变物理力学功能。所以,一定要掌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构件耐火功能的影响,就是混凝土中温度梯度的改变。第二,增强刚构造的耐火设计。钢材属于不燃烧材料,然而在火灾条件下,裸露的钢结构会在十几分钟内出现倒塌破坏。所以,为了提升钢结构耐火功能,一定要对钢材在高温下的功能实施系统的设计,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加强建筑构件的耐火程度,避免火灾的蔓延,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三,优化钢结构耐火构造的耐火方法。现浇法通常用一般混凝土、轻质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是最可靠的钢结构防火方法;喷涂法是现在钢结构防火保护应用最多的方法,能分为直接喷涂与先在工字型钢构件上焊接钢丝网,之后在钢丝网上喷涂防火保护材料,从而产生一种空层的方法,进而提升耐火功能。
2.4划分建筑内防火分区
为有效阻止火灾在建筑物的水平、垂直方向蔓延,把火灾限制在必然区域内,在建筑内把防火分区划分好是特别重要的。为了出现火灾时,把烟气控制在必然区域,为了把排烟口的排烟效果提高,最好的方法是防烟分区的划分。高层民用建筑(一级,二级耐火等级)防火分区为1500m2的最大允许面积;单、多层民用建筑,耐火为一级,二级的等级时,防火分区为2500m2的最大允许面积;为三级的耐火等级时,防火分区为1200m2的最大允许面积;为四级的耐火等级时,防火分区为 600 m2的最大允许面积;地下室为500m2的防火分区允许面积,当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淋体系时,增加1.0倍的防火面积。防烟分区不能大于2000m2,防烟分区要使用挡烟垂壁、隔墙、构造梁等划分;不能跨越防火分区。
2.5设计完善的消防给水设施
首先要保证消防给水体系的安全作用,再者要尽可能选取最经济节省的供水方法。假如依照职能范围实施区分,能够把其划分成独立式给水体系和集中式给水体系2种。最好是能够使用集中式给水体系,相邻建筑公用相同消防水池,可是推广难度却特别大,最关键的因素是开发商很难协调沟通,有关管理部门要就这问题实施牵头组织,及时解决管理和费用方面的问题,便于让不一样的开发商与用户都可以接受。
2.6加强报警系统与自动灭火装置,确保消防、安全通道的畅通
第一,在火灾报警体系方面,要在敞开火灾封闭的楼梯间单独探测范围,并火灾探测器每隔2-3层设置一个,用于及时得知火灾消息。第二,为了防止火灾以后的烟雾所带来的危害,建筑内部一定要配置相关的灭火器,这是由于建筑的紧急出口处具备一定的封闭性。此外,建筑内部要保持畅通的安全疏散通道,为了使火灾伤亡减少,建筑设计一定要思考安全疏散,关键的是,设置科学的逃生通道标志,疏散通道上要设置紧急照明、疏散方向的指示灯与安全出口灯。帮助处于危险中的人群指引逃生方向,能帮助被困人员及时逃脱危险。另外,要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及时灭火,解救被困人群,使由于火灾形成的损失降低。
3、结语:
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设备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建筑项目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项目。建筑的防火设计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筑设计者在实施设计时要本着负责的态度实施,以遵守建筑设计的防火标准为根本原则,在确保建筑的应用功能的前提下,改善建筑的防火安全体系,仔细处理好防火分区的距离问题,把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系统的布置做好。
参考文献:
[1]姜兰兰,谢飞.某大型商场建筑防火设计评析[J]. 科技风. 2013(07)
[2]明艳玲.小议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特点和步骤[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8):201-202.
论文作者:岑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耐火论文; 建筑物论文; 分区论文; 构件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