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骏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泰州市 214500
摘要:公路工程是我国最基础的交通设施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非常常见,因此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应用也非常广泛。在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时,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提升软土地基强度和承载能力。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还需要加强地基检测工作,做好施工监督,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建设高强度地基,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地基基础。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施工将造成很大影响,增加其质量隐患的产生。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存在的渗透性较差,因为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多,具备的渗透性差,所以,无法对地下水进行排除,从而导致地基基础具备的承载能力受到影响。实现软土地基的优化处理,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当其产生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仅会降低公路工程的质量,也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掌握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将促使其工程质量的提升。
1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能高、而承载力与抗剪的强度却很低,并且还能呈现出软塑、流塑形态的黏性土质,因为其大部分都是由大量的淤泥土经过长时间的冲刷、沉淀等原因产生的土层。而软土地基极其非常容易诱发建筑物的基础塌陷,进而给建筑物本身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则是压缩性能比较高,鉴于软土地基一般都是由淤泥土质经过沉积而形成的,所以它的内部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缝隙,一旦出现有外在压力大于其自身的耐受值后就会使其土层发生较大的改变以及沉降问题,因此会使建筑物的地基发生下沉的现象;软土地基还具有显而易见的触变性能,其在受到外力的阻挠时,它本身原有的形态就会产生变化,因此致使地基本身的承载力和使用强度逐渐降低。
2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填垫层技术
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其中比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是换填垫层技术。这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工期短,造价低等优势。换填垫层技术主要是将含水量高的土壤进行换填,使用抗腐蚀性好强度高以及性能稳定的材料来代替软土。这种施工技术对细节处理方面要求很高:首先,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填垫层技术处理时,应该对原有地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换填材料或者换填土壤,通常情况下换填用的材料主要由砂砾、卵石以及煤渣等;最后,再进行换填是需要对换填密度加以控制,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设备等方式对换填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碾压和夯实,确保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也是软土地基处理当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伴随着注浆技术的产生,代表我国公路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机械化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注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注浆设备,根据高压工作原理,在软土层中注入浆体,浆体固结后会提高软土的稳定性。应用注浆技术时,需要使用相应的钻孔设备对软土地基进行钻孔处理,使得孔洞深入路基底部,这样一来将体会直达路基深层,达到良好的固结效果,使得浆体和软土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2.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方法的应用也比较常见,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软土地基设置排水通道,建立竖井等竖向排水体。然后进行预压处理,将孔隙水排出,让软土地基固结沉降,提升地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具体施工中,可采用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或者塑料排水板法施工。前者操作灵活,施工方便,一般袋装砂井呈梅花形布置并给予适当荷载。后者将塑料排水板置于软土地基当中,发挥排水作用,在路堤自重作用下实现预压,加速排水固结,提高路基承载力。同时还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遵循要求施工,提高软土路基处理效果。
2.4挤密桩法
该方法的施工原理是,通过桩孔形成侧向挤压来挤密桩间土,再用灰土夯实回填桩孔,该方法适用于松软砂土和黏性土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成孔操作之后,要将充足的砂石、灰土等填料填入孔中,将其捣实形成比较大的桩体。进而产生横向挤压力,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压实和处理。软土地基受横向压力作用后,土体密实度会进一步增强,同时还会提升整体承受能力,实现对地基变形和沉降的有效预防。成孔灌砂操作中,砂桩能防止基底振动液化,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选用填料时,石灰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且吸水后膨胀性较好,满足挤密桩法施工需要,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在有些软土地基处理中,也可以使用强夯法。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选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和工程质量。
2.5复合地基法
复合地基法在实际应用期间,其具体的执行流程是将一些结构体比较强的结构装置到天然的软土地基中,保证能实现结构体和天然土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确保都能承担上部结构的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该方法不仅能使软土地基得以置换,促使其密度符合一定密度,也能保证其获得良好的建设成果。在对复合地基法进行使用期间,还需要注意到相关问题,如:对结构体的装置方法、材料等科学选择,确保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满足地基的置换作用和密实程度,也能在不同发展程度上促进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和强度的提升。
3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
为了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下面将结合工程实例,以换填法为例,对该方法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某公路工程全长32.5km,其中K8+540—k9+210段为软土地基,含水量大,承载力低,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经过详细的施工现场勘查,结合工程建设质量和目标,决定采用换填法进行软基处理。施工单位首先开挖软土地基部分,用自卸车辆将软土地基运出施工现场。然后选择合适的填料,加强填料质量控制,确保砂石、矿渣等质量合格并进行混合料拌和,重视含水量控制,确保质量合格。然后进行砂石垫层施工,将其加工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分层填筑和碾压,每层厚度在15~20cm之间。并加强每层填筑和碾压质量控制,确保换填层质量合格,压实度满足要求。
施工任务完成后,由具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单位,组织工作人员按要求开展质量检测和验收。采用环刀法和贯入测定法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详细获取现场施工基本信息,做好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各项指标合格,地基承载力合格,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同时也有效预防沉陷、裂缝等质量缺陷发生。不仅提高路基工程质量,也为后续工程施工和车辆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
结束语
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而是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作为施工人员,应深入现场调查,详细掌握公路工程现场基本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把握施工要点,加强质量控制,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更好发挥作用,促进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盼.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交通世界,2017(33):46-47.
[2]许健.软土地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施工处理[J].公路工程,2017,42(05):197-201.
[3]党荣,徐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7(29):71-72.
[4]袁贵普.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7(22):140.
[5]姜树栋,宋新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7,49(06):79-80+88.
论文作者:蔡杨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土地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公路论文; 方法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