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程度进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发展中,将智能化技术与之相结合,就能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就电气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特征体现和应用作用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具体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有助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程度提高。
关键词: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
1前言
我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中,在技术上的提高,对经济效益的扩大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就有助于电气工程的整体自动化程度提高。通过从理论上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上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提供支持。
2人工智能的概况
人工智能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其又称机器智能,其核心为计算机,经多学科共同作用,使其具备了推理、规划、交流、感知及操控等能力。它的本质为对人脑思维及处事方式等进行模拟,但其仅为无意识的机械物理操作,缺少创造性。目前,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探讨了其应用意义及具体应用内容。
3电气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特征体现和应用作用
3.1电气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特征体现
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有着鲜明特征体现,能有效实现无人超控,系统控制是通过鲁棒性变化以及下降时间和响应时间进行调节的,减少了人力的投入。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在数据处理的一致性特征上也比较突出,智能控制器能对所有数据经过处理估计得以应用,在数据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层面有着鲜明特征。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不需要控制模型,这样就能减少应用程序,从而在效率上有了提高。
3.2电气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应用作用
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发挥高效性作用,在系统控制的精度层面也相对比较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通过高速CPU芯片以及RISC芯片的应用,这就能对系统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国,是通过多系统共同控制的,系统的完善性就比较突出,在实际的调节上也比较简单化。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中应用中,数据的直观性比较突出,从而能有效将抽象数据具体化,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适应范围也比较广泛。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对自动化统一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等。
4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应用的优势
4.1避免外界因素影响
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器在构建模型时会因为设置参数的变化,数值类型的变化而产生无法确定的影响,而采用智能技术的控制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不必构建精准的动态模型,智能自动化模型的构建不需要特殊设置参数和数值类型等运行环境,从而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影响。
4.2便于数据处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以对相关参数和数据及时有效的进行分析处理,极大的提升了智能函数的性能,智能可以按照合理的数据进行语言和响应信息的设定,而且还可以采用文字、语言、图形、;图像或动画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换。智能控制器可以按照设置的参数进行简单的修改和扩展,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操作更加容易和快捷。
4.3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电气工程会涉及到机器、线路、变压器等多种设施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作效率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会极大的减少线路、变压器的使用,利用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控制,让机器从事人类无法完成的复杂的工作,减少工作程序,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降低误差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5电气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电气自动化当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在行为能力以及感知能力方面有着体现,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下,技术应用也逐渐成熟化,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智能化技术在诸多的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为应用企业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智能化技术的作用发挥主要是依靠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而对人们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在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上也有了提高,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实现了网络以及多功能化的发展目标。
6人工智能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6.1在电气设备方面
人工智能优化设计了电气设备,由于实际优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对相关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不仅应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对电磁场、电路、电器及电机等知识有充分的掌握与了解,此外,还应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以往设计多采用人工手工制作法,未能适应电器工程自动化的发展需求,因此,人工智能优化设计得到了各个企业高度关注,经实践可知,其缩短了开发周期,保证了设计质量与效率。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遗传算法,二是专家系统,前者应用频率偏高,其利用自动化模型实现了设计,不仅先进,而且精准;后者根据故障的征兆特点,充分考虑了电气设备故障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有机结合了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进而优化了产品设计,使其更加合理,大幅度提高了其整体性能。
6.2在电气控制过程方面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便是电气控制过程,其直接关系着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因此,实践中对电气控制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因控制过程过于烦琐,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一旦操作不当,则会引起设备故障,从而降低了其运行效率。而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技术,保证了操作精准性,通过界面化形式,简化了控制流程,同时及时、完整保存了有关信息、数据,可自动生成报表,节约了人力、物力,增强了数据查询的便捷性。现阶段,常见的控制方法为模糊控制,其优点为操作简便,此外,还包括专家系统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6.3在故障诊断方面
电气设备运行中极易出现各种故障,传统诊断方法是利用气体样本分析法实现的,此方法缺点明显,如:占用了大量维护人员及时间,效率偏低。虽然对设备展开了实时监测,但因其故障具有突然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诊断难度。为了有效处理故障,实践中需要采用高效的诊断方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损失。人工智能诊断方法采用模糊理论、神经网络及专家技术等,凭借先进技术保证了诊断效果及效率。
6.4在电力系统方面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广泛应用着人工神经网络及专家系统,前者拥有灵活的学习方法及分布式的存储方式,满足了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此外,其合理分类了模型,借助季节性时间模型,有效预测了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状况,全面分析了可能出现故障的环节;后者作为程序系统,融入大量经验、知识及规则等,使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分析了电力系统问题,通过模拟专家决策过程,实现了有关问题的有效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社会对智能化需求日渐增多,人工智能有效地赋予机械以人类的思维、感知和行为能力,使得机械实现自动化运作模式,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上述背景,人工智能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不断创新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李深,梁玉萍.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238-239.
[2]杨辉勇.智能控制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福建建材,2015(9):183-183.
论文作者:张安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技术论文; 人工智能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智能论文; 作用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