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王久成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王久成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能源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大规模发展电网已经是21世纪的主要趋势之一。当然,人们使用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如手机、充电宝、无线WiFi等,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电网的运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电力企业需要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效率。电力供应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输电线路。如果输电线路发生异常,不仅会使电网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甚至会使整个电力系统瘫痪。因此,保障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必不可少。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

引言

对于输电行业来说,经济的发展使得电量的使用快速增加,供电企业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增大。如果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输电检修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提升,就会不适应当前的实际市场环境,因此当前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如何尽快的提升其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当前实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也是当前电力企业在今后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当前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输电线路进行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部分是使用定期检修的形式,而定期检修倾向于检修人员的经验维修。此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检修费用较高、周期性较短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发展,也不利于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发展。从目前的形势上看,电力系统在实现大跨越的趋势下,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高压构建正在形成,并在“两网”的改进中,不断深化改革,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而电力系统使用新的输电线路检修方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重要因素。电力系统在不断更新与调整的过程中,虽然也存在检修人疲劳应付的情况,但是在整合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实现了检修一体化提供的技术性支持。输电线路相关设备与检修设备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并且实现了传感技术、识别技术、采集技术等方向的主要应用。例如:视频在线监测,无人机巡视,红外监测等主要应用,为输电线路的实时性监控提供了便捷的诊断手段。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水平落后

即使电力部门已不断创新新型科学技术于检修工作的应用,但信息技术的水平依旧较低,特别是部分输电线路的检修过程仍处于人工的操作模式,不能高效地将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检修过程。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构建系统的科技化、智能化的管理操作,帮助检修工作在制度中得到有效提高。

2.2缺少专业人才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项相对较繁琐且技术性强的工作,一般而言,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素质高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才能完成,且工作人员必须能熟练操作高新设备和运用专业技术。然而缺少专业人才是大部分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的运行检修管理队伍都是由一些非专业人员组成的,其中还包括一些专业素质较低且学习能力较低的老员工。此外,电力企业的运行检修管理队伍成员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也较薄弱,所以,他们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就导致了许多线路故障的长期存在。再加上我国的输电线路不断扩展,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进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因此,这样的运行检修管理队伍人员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

3.1构建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对输电线路实施运检一体化工作期间,需要加强管理力度,企业建立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对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强化,促使输电线路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下。对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可以对检修工作计划做出进一步评估,促使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得到进一步优化,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收集,针对输电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作出相应核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运行策略,对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数据做出深入研究,将输电线路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消除,确保输电线路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

3.2创建完善的设备信息档案库

随着电网线路的复杂度加大,输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信息档案库,这样才能一目了然地帮助管理工作人员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发生这样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对隐藏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快速地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数据的推测与预算,减少对应的工作程序与工作量,实现一体化的管理维修措施。构建核心人才,实现检测系统应用与维护专家、线路状态评价专业、状态检修策略专业、带电作业核心技术人才和实践技术操作专业等方面的人才应用。

3.3建立一体化承包模式

从实际运行情况可知,当前采用分片承包的模式已经逐渐的不能符合电力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使得今后电力企业运行检修管理得到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首先,应该改革并且调整其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以及承包模式,使得不同的承包区域之间能够就运行检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更加频繁的交流,使得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的解决相关的电力问题,或者对其检修承包服务进行一定的改革,禁止分区承包,鼓励发展一体化承包,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承包单位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逃避责任的情况,对其实际电力维护检修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好处。当实现运行检修一体化承包之后,就可以在管理前期对其维护检修进行一定的投资,根据实际检修情况制定一个更加完善的运行维护的系统,对其后期的运行情况的信息化提供帮助。同时在进行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只有实现运行维护一体化的承包模式,才能使得其不同区域之间也能实现更加频繁的交流,对其实际电力运行检修的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

3.4提高人员素质

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需要不断深入管理、维修人员的素质得到基础提高,特别是需要能够及时应对多元化输电线路问题并进行整改,以此完善检修工作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不断深化电力企业人员的基础素质,帮助工作人员能够在系统化培训过程中拓展工作认知、深化工作态度。同时,需要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帮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科学、熟悉的应对多元化的输电线路问题。如果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时出现技术问题或思想问题,应进行及时的奖惩,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运维思想,进而拓展工作和管理的水平。

结语

在我国电网改造的重要时期,要想在雨后春笋般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在原有的检修模式上,构建一体化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机制。使用新型的思想理念并统筹发展,向着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化的方向进行转变。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库,加大输电线路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海波,黄江林.试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J].通讯世界,2016(03):110-111.

[2]郑龙.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22):246-247.

[3]李连铮.一体化管理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0):42-43.

[4]郭明委.试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中的一体化管理模式[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1):290.

[5]李愿,闫清.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18):186.

论文作者:王久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王久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