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玲 江苏省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213000
摘 要:中国文化具有广博的蕴涵和厚重的积淀,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铺路石。将数学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学习心理品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潜移默化,培养民族情怀;有机整合,内化学习内容;活动跟进,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教学 民族文化教育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基本精神的中国文化,兼收并蓄了众多文化的精华,从而具有了广博的蕴涵和厚重的积淀。把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并使之“入于学生之耳,根于学生之心,导于学生之行”,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潜移默化,培养民族情怀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知的人。学生是带着自身的全部丰富性进入到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努力创设机会、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升华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世界文明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从那些变换无穷、淳朴浑厚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课,笔者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立体图形,学生找到了饼干盒、牙膏盒、篮球、柱子,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找到了象棋、火柴盒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品,笔者适时地对他们进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欣赏一组美丽的传统建筑图片,还让他们亲自动手用积木进行有趣的拼搭,深刻体会数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的教学中,学生对“九九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练就火眼金睛”来记忆“七七四十九”,并由此联想“九九八十一”……民族文化教育与数学教育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有机整合,内化学习内容
《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这就是说,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中,得益于民族文化的渗透,学生的数学学习一气呵成,形成体系,收效很好。课堂教学片断实录如下:
师:小朋友们不仅会看、会想、还会说,比老师都厉害!放松一下怎么样?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照片。(PPT自动放映:庐山美景)生:静静地观察。师: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庐山的景色实在太美了!生2:看了这些照片,我的心情特别好!……师:这些照片都是在庐山拍的,为什么景色不一样呢?生:因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异口同声)。师:难怪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知道意思吗?生:横着看是山岭,侧着看是高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到的样子各不相同。师:你可真厉害!说得太好了!最后,老师想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难道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就一定不一样吗?作为课后思考作业,怎么样?生:好!(很兴奋)
学生在欣赏庐山美景的时候,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因为一个问题的引入——“这些照片都是在庐山拍的,为什么景色不一样呢?”将学生的关注点全部聚焦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大家的“异口同声”中,可以知道:孩子们不仅能理解掌握新知,还能活学活用,实现了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美好愿望。对诗句的完美解释,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能自觉内化新知,主动将数学学习与民族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基于这样的深刻感受,最后的拓展延伸,成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延伸到课后,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有效统一。
三、活动跟进,了解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可见,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数学教材的体系为主线,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史料,并将这些内容与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让孩子们既了解民族文化,又颐养性情。
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的教学中,我们充分挖掘“七巧板”这一学习材料的育人价值,大张旗鼓地开展以“七巧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七巧板”的发展由来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七巧板”也叫“七巧图”或“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是由宋代的宴几演变来的,班级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之风。“拼一拼”的活动,能促进手眼协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画一画”的活动,能促进视觉分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创造的机会。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对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建立了更多的敏感,理解也更加深入。师生乐中求学、学有所得。
论文作者:梁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庐山论文; 民族论文; 孩子们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的人论文; 《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2期供稿论文;